優選匯 | 是漫步雲上,是熠熠星光——《文學的日常》中的“詩與思”
編者按:日前,由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發佈成果。
第二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圍繞“因網而生,向美而評”的主題,緊扣2017年以來的網路文藝開展評論,創新精選重要網路文藝作品145部,評論範圍包括網路演展、網路影視、網路遊戲、網路文學等網路文藝各門類各領域。自2020年10月啟動以來,收到國內百餘家高校院所和報刊網站來稿700余篇,通過初評復評、文章查重,57篇文章入圍網路票選,終評參考網路投票推選出30篇優秀評論文章和2家優秀組織。
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活動旨在切實貫徹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網路文藝評論工作、加快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等明確要求,倡導批評精神,有效團結凝聚壯大網路文藝評論隊伍,推動構建良好網路文藝生態,每兩年舉辦一屆。
即日起,中國網文化頻道將轉載發佈30篇優秀評論文章,以饗讀者。文章均為作者來稿版本,未經編校,不代表本網觀點。
是漫步雲上,是熠熠星光
——《文學的日常》中的“詩與思”
董曉可
作家的世界或許並不神秘,但“愛屋及烏”的本能,還是讓我們對那方“文學秘境”充滿了好奇與想像。作為讀者,我們不能同東坡居士漫步“蘇堤”領略“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勝景,也不能同村上春樹一起跑步。這,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但值得慶倖的是,在一個電子媒介時代,這一切獲得了另一種方式的“補償”。今年4月,由海峽衛視、優酷視頻聯合出品的人文紀錄片《文學的日常》,給了我們走近作家,領略其獨特現實生活與精神世界的契機。該節目以影像為載體,聚焦馬原、馬家輝、麥家、阿來、小白五位中國當代作家,通過“朋友—作家”間兩天一夜的拜訪、遊覽與閒聊,來走入作家的“烏托邦”世界,探求文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生發萌芽,感悟作家對世道人心的思想反芻,以期實現“把文學滲進日常”和“把日常過得文學”的互文呈現。
一個人、一座城與一本書,塵世中的精神家園
所謂“文學的日常”,顧名思義便是從作家的日常生活走進文學,在展現一個個有溫度的作家形象的同時,來關照作家在塵世中的精神家園。
文學內核的生活化表達,這是《文學的日常》的最大特點。它往往通過一位作家、一座城市與一本書的故事,將作家的世界呈現出來。在作家馬家輝與友人焦元溥的街頭漫談中,我們看到了香港灣仔的煙火人間對作家精神人格的塑造,看到了成長其中的孤獨小孩對社會人生的獨立思考,及至在《龍頭鳳尾》之中所呈現的“中年馬家輝,一人即江湖”的對於“市井哲學”“江湖人生”的別樣理解;在麥家與史航漫步于浙江富陽的街頭巷尾之時,故鄉記憶中的痛苦遭際與分裂家庭所造就的童年壓抑以及其後漫長歲月裏“獨在故鄉為異客”的感受在隱隱作痛,這在後來演繹為《人生海海》中對於平凡人生大海般容納人間悲苦的傾情訴説;在作家小白與台灣友人高翊峰探訪《租界》等諜戰小説的原發地上海浦江飯店等地時,大上海的幽暗、壯觀、華麗漸次呈現,1931年的故事樣態:暴力、陰謀、愛情、信念、謊言,在黃浦江畔一一上映,讓人在日常生活中有種文學的身臨其境之感……《文學的日常》通過作家與地域、生活與作品間的互動,為我們展示了作家敞開的精神世界。家輝的幽默,麥家的憂鬱,小白的神秘,不同作家的不同精神輸出,給與了我們對於生活嶄新的思索。
作家馬原説:“對本質的任何探求,比不上從頭頂輕輕飄落的一片樹葉,比不上墻角偷偷開放的一朵野花。”這位上世紀80年代先鋒文學“五虎將”之一的作家,往往給人一種冷峻、隱秘的形象。然而在鏡頭下,我們卻看到了他歸隱林間、漫步雲上的別樣生活。2007年,馬原被查出罹患肺癌,這一噩耗促使他深刻思索人生,進而到雲南姑娘寨開啟了“避世生活”。在友人吳嘯海的拜訪中,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他作為文學家的溫情與浪漫。林間條條小路,通向了一座座小屋:“加繆屋”“福克納屋”“卡夫卡屋”等,均以文學大師來命名。屋中環形書廊和八根支柱的結構設計,使其呈現為博爾赫斯意念中的“天堂——圖書館”的模樣,這便是“九路馬堡”。山腳下,馬原以一家四口的名字,營造了一方名為“灣格花原”的小天地,並在此相繼完成了三本童話。在漫步雲上的日子裏,他把日常活得像文學那樣詩意、質樸,不僅生命得以延續,也“把自己活成了小説”。
像凡人一樣生活,像詩人一樣寫作,像哲人一樣思考。《文學的日常》就是以這種“作家世界”與“地域日常”的互文方式,來探尋作家在塵世中的精神家園。節目通過對作家“我在”世界的打開,讓文學回到生活最初的模樣,以文學照亮日常,在日常中審視靈魂。
詩意棲居地,生命大哲思:看見文學的力量
文學,在當下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力量與精神燭照,這是《文學的日常》所傾力打造的另一“高地”。
在作家阿來與友人謝有順對成都“城市第一帖”的杜甫草堂的拜謁中,我們深深感動於文學作為日常生活“詩意棲居地”的情感慰藉力量。在杜甫的成都生活中,共寫就了200多首詩歌,詩歌氤氳在其生活現場,成為了其日常生活的生命存在。他在詩歌中感受身邊環境的自然、歷史、人文之美,並將苦楚的生活活成了一闕詩意的傳奇。這便是文學慰藉心靈的情感價值。麥家説,文學像月光,能慰藉我們孤獨的心靈花園。在這個匆忙、躁動的時代,很多時候我們缺乏靜下心來感悟身邊細小、美麗事物的耐心。《文學的日常》正是通過探訪生活中的點滴溫暖與感動,讓我們在“文學時刻”敞開心扉,打開內心深處久違的“詩意之地”。
文學更為深邃的價值,在於其對世界的悲憫與對生命的哲思,這也是《文學的日常》所深刻探討的主題。在馬家輝對香港“開埠史”的娓娓訴説中,我們沉浸于其“歷史的賭局從來不按常理出牌”的“無間道式”的洞悉,也欽佩于他“把爛牌打好”的睿智。而在墓園的遊覽中,又震撼于圍墻上“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的生命無常的警策文字;在阿來暢談《雲中記》中關於汶川地震所引發的“生命的頌歌”的感悟中,“死亡”“哭泣”“受難”“安魂”等沉重話題浮現在我們面前,“面對災難,是否可以保持人的莊嚴與尊嚴”等深刻問題無時不在引發我們思索;而跟隨馬原在“世外桃源”的步伐,我們有了“和古樹相比人類是多麼渺小”的謙卑。並從他“死後要變成一棵樹,用樹冠和爸爸媽媽拉拉手”中收穫生死與情感間的生命啟迪……
《文學的日常》正是通過這些看似波瀾不驚的漫步與對話,讓觀眾漾起一波波情感的漣漪,開啟一段段思想的旅程。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它以文學獨有的治愈性與思想性,引發我們對於生存狀態與精神追求的“嵌入式”思悟。從而,見出文學的詩意價值與尊嚴力量。
以人文照亮日常,“淺映像”時代的溫情捕捉
當下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使得愈來愈多短促、浮泛的“淺映像”作品涌現出來,並給予我們現實隔離、深刻磨平的錯覺。作為一檔富有人文性的紀錄片,《文學的日常》以其虔誠的溫情捕捉,呈現出生動的價值。其匠心集中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打開”。《文學的日常》通過別具一格的“打開”方式,實現了獨特的“傳播—接受”效應。首先是作家情感的打開。紀錄片以“借助一個朋友撬動作家日常”的方式,在友人不經意的交流碰撞中,實現作家心扉的敞開。在麥家對夏目漱石畫作的“孤獨”品鑒中,在馬原“我是我啊,我是我”的深情表白中,均可見出節目對“解鈴人”角色的精心安排;其次是文學世界的打開。它以自然風光的映襯、古典音樂的插入、作品片段的朗讀等方式,實現了文學寧謐、溫馨世界的開啟;最後是觀眾心靈的打開。紀錄片以趣味性與貼近性,實現了觀眾與文學世界的深情凝望,進而見出情感的詩意與人生的意義。
其二是“深入”。《文學的日常》借由層層深入的細節捕捉,凝聚了共鳴的力量。首先是生活的深入。它以一路風景的選擇、故事化的語言、漸進式的對談等方式,來深入文學現場。從而使得雲南姑娘寨的仙境、香港灣仔的煙火、四川成都的詩意等作家生活“第一場域”在觀眾眼前得到真切展示;其次是審美的深入。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景的互映,真實與虛構間的生活韻味,“平面閱讀”與“高雅閱讀”間的沈思,均使得文學的審美意義得到了栩栩如生的凸顯;最後是思想的深入。節目在娛樂盛行的時代,以文學來開啟慢節奏、深思考的生活方式,給觀眾以無盡的思想啟迪。
何謂文學的日常?人間便是日常。《文學的日常》以其“淺映像”時代的溫情捕捉,實現了文學的人文照亮。她讓人漫步雲上,打開心靈世界的美好。她又如熠熠星光,照亮了我們思想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