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細帶串起分散的古跡
2020年12月,一則“馬首回歸圓明園”的新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再次掀起公眾探尋“三山五園”歷史文化的熱潮。
對北京而言,“三山五園”從來都不僅是知名的旅遊景點,更是人們回眸歷史文化的窗口,汲取文化自信的端口。
在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三山五園”的整體保護與利用成為北京極其重要的文化篇章。想要精心做好這篇文化大文章,顯然需要一條條紐帶來連接。
這紐帶,靠文化、靠科技、靠學術,更需要民心期盼。
記者在採訪中欣喜發現,與學術研究的不斷深入同步,“三山五園”正在以獨特的方式走進尋常百姓家,轉化為鄉愁,浸潤到課堂,甚至成為引發年輕人思辨的源頭。
您聽説過京西稻嗎?
這是一種産自北京市海澱區的優質粳米。隨著“三山五園”考古研究的深入開展,土特産越發有了文化味兒。
前不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對圓明園內澹泊寧靜遺址新發現的“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進行考古研究後建議,進一步恢復源自“三山五園”鼎盛時期京西稻原生地稻田面積和景觀,通過再現北京西北郊“禦苑-水鄉-田園”的歷史風貌,尋回數百年前的北京鄉愁。
今天,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關注“三山五園”蘊藏的巨大育人資源,越來越多的孩子真心愛上了“三山五園”。
在北京,很多中小學長期圍繞“三山五園”的歷史文化開設“校本課程”,鼓勵同學們通過踏勘、攝影、微視頻等方式,展示學習成果。
“三山五園”還成為了推動大中小學“一體化”聯動的引擎。綜合“三山五園”數字館、文獻館、非遺文化體驗和文化講堂等學術資源,北京聯合大學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三山五園’數字體驗之旅”延學體驗項目。孩子們得以走進高校,在“微體驗”中欣賞美景、觸摸歷史、感知文化。
疫情期間,很多老師不約而同線上上教學中圍繞北京歷史文化專題開設“自選動作”。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門舉辦“文昌運盛看北京”系列講座,一批學術大家從書齋走向“雲端”,迅速引起孩子們的極大興趣。
由此發端,“北京版”中高考試題也開始通過“三山五園”傳遞“指揮棒”,聚焦學校教育主渠道等改革動向。
2020年,北京中考一道大題為:“同學們圍繞‘三山五園’選址的自然地理條件展開討論”,讓孩子們倍感親切。
“三山五園”的端口效應還在逐漸放大。日前,一組組經過3D復原的圓明園建築群出現在清華大學課堂上。80多歲高齡的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向年輕人發問:西洋樓的蓄水樓用什麼動力裝置驅動噴泉?
“簡直就是一個偵探破案的過程。”郭黛姮説,那是中國學者在一位研究巴洛克建築的義大利教授幫助下,通過蔣友仁給朋友的信、一本外文水利機械書籍的配圖、圓明園西洋樓銅版畫等多條線索推斷出來的。
很難説,這一課講的到底是歷史、是文化、是考據、是建築、是思維、是國際化、是數字技術、是交流激蕩、還是中國故事……
這,恰是“三山五園”的獨特魅力。她的建築、植物、湖泊、甚至一塊石頭無不承載著歷史,無不承載著鄉愁,都有著獨一無二的迷人故事,讓人們對文化發展的期盼落地為實。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8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