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文藝批評”的批評 學者:缺乏出清淘汰機制
為什麼現在“大師”滿天飛?為什麼文藝精品相對較少?文藝批評的缺失帶來了怎樣的傷害?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報社主辦的第33期“藝海問道”文化論壇日前在京舉行。論壇以“文藝批評的現狀與對策”為主題,圍繞“文藝批評的現狀與問題”“如何促進文藝批評的繁榮”“文藝批評的‘才’‘膽’‘識’‘力’”“文藝批評如何助力藝術院團的創作”“文藝批評的媒體責任”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旨在通過理論研究、專家評論與媒體推進的有效結合,促進文藝批評的發展,繁榮文藝創作。
“現在的評論,捧場多、表揚多,真誠認真的分析、批評少,缺乏‘出清’‘淘汰’機制,大量低劣之作混跡於世、塞人耳目,淹沒、遮蔽精品力作,這和輿論場、評論場的缺失大有干系。”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韓子勇直言,為什麼現在“大師”滿天飛,就是因為很多評價是缺乏理論基礎的,甚至就是包裝出來的。例如季羨林先生就多次説自己不是什麼國學家,就是研究印度學的。為什麼目前精品相對較少,就是因為整個社會的審美能力偏弱。”他認為,營造好的文藝創作風氣,也需要紅紅臉、出出汗,在這個過程中來一場思想的凈化、認識的澄清,這樣才能好的説好、差的説差,把差的壞的作品的土壤和空間壓縮掉。
韓子勇還指出,要在人才隊伍、機制措施、平臺等方面給予文藝評論、批評一些支援。比如目前各種文藝評獎的評委多以創作者為主,雖有回避要求,但仍顯內部性過強;對綜合性藝術作品,要少一些政績觀、多一些藝術觀,多開展商榷、討論、爭鳴,促進修改完善。
“一談到批評,我們會産生一種對抗性的誤解,覺得批評是因為不足而産生的,我認為應當把這種誤解消除,正確地認識文藝批評。”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表示,“文藝批評第一要樹正氣,第二對作品要有全面的認知,對創作中出彩的地方予以肯定,‘意’到而‘筆’不到的地方進行重點點評,這樣不僅能增長藝術創作人員信心,也為作品的繼續打磨指出了問題和方向。”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祝東力則提醒,社會輿論應該對文藝批評有更多的包容度。在體制、在理論、在各個方面,文藝批評都需要創新,所以希望社會環境有更大包容度,要允許試錯。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李樹峰提出,要提高文藝批評的站位,以強烈的新時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滿懷對藝術家和藝術品的熱愛,真心實意地、宵衣旰食地投身於文藝批評,去掉“面子”要“裏子”,不為應景為真知。
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二級巡視員黃小駒認為,文藝評論的發展要重點把握三個方面:一是不要用西方理論裁剪中國人的審美;二是在發展理論評論時,把重點放在權威專業的批評上;三是不僅要有針對具體作品的文藝評論,更需要引導創作方向、學術思潮的文藝評論和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