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陶慶梅:戲劇也需要一場深刻的供給側改革

發佈時間: 2020-12-23 09:38:10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作者: 陶慶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近年來,在各種藝術基金的推動下,國內的戲劇演出市場呈現出新的繁榮局面。在以國家大劇院、天橋藝術中心、首都劇場等核心演出與製作主體的推動下,北京的演出市場非常活躍。但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繁榮的演劇事業一記重創。年初開始,所有演出場所一律停擺;夏季,雖然中國在世界各國中率先擺脫疫情,迎來經濟恢復,演出場所也逐漸開放,但是,在國外疫情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我們發現,開放的場所中並沒有太多本土原創的劇目可以滿足觀眾的需求。

話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1

正如同在經濟領域所需要推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樣,我們的戲劇生産也面臨一場同樣深刻的“供給側”改革。如何在藝術基金的支援下,以産業鏈的完整構造,推動本土原創劇目的創作演出,形成社會效益與市場效益的統一,進而推動戲劇市場高品質發展,成為我們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2020年12月17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髮起的培源平臺項目,在疫情困擾之下迎來了其啟動一週年的時刻,給了我們思考這個問題一個很好的契機。

培源平臺的全稱是“培源·青年戲劇人才培養及劇目孵化平臺”,最初設計想面對的問題,或許就是和我們平常看到的現象一樣:許多很有創意的劇本,由於各種原因,諸如投入創作的演出時間不夠、劇本通過後沒來得及打磨等等,好的創意並沒有在舞臺上得以實現,演出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那麼,我們有沒有可能創造出一些機制,使得這些劇本還沒有立在舞臺上的時候,給它更多滋養,既讓創作者不留那麼多遺憾,也給觀眾帶來更多高水準的演出?

因此,培源平臺可以説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針對“劇本”這一創作源頭髮起的一項創新性的資助項目。從它的全稱即可以看出,它以劇目源頭——劇本為出發點,但其資助的核心並不只是一部作品的修改,而是致力於劇目形成與人才培養的體系性建設。這種項目創意,在目前文化藝術基金支援項目中是很少見的。正是因為太新鮮,也就太有挑戰——怎麼做更有效?我想既是在考驗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想像力,也是在考驗培源平臺運營方寬友文化的執行力。2020年年初突發的新冠疫情,不期而然地給項目的推動蒙上了一層陰影。所幸,項目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受到致命打擊。甚至可以説:它不僅適應了疫情防控的客觀條件,還在疫情逼迫下主動將網路線上的力量運用到項目過程中,加速了項目的傳播。線上線下的合作,使得項目在疫情期間加速運作,並因為主動推動線上傳播,獲得全新的觀眾群體。

話劇《水流下來》

2

培源的成績從以下一組數據中即可看出:劇目徵集期,共收到來自全國95個城市342位編劇的367部舞臺劇劇本(含戲曲類作品97部);所有編劇中,25至35歲之間的年輕作者225位,比例超過65%。截至2020年12月中旬,共開展各類孵化活動66場,其中線上公開課8場,劇本朗讀活動13場,專家研討活動22場,片段展示4場,導演工作坊2場,特別活動2場,正式首演15場。在這一過程中,共進行各類孵化活動的線上直播32場。截至歲末,有5部作品完成首輪商業演出,11部作品已簽約或進入簽約階段,總體撬動社會投資超過2000萬元。

之所以能在如此短暫的一年中取得這樣的成績,在我看來,這取決於培源在設計之初的一個理念——將産業鏈的概念貫穿在整個項目執行的始終。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之下,作品的孵化就是立足於對戲劇生態的全面培育,來帶動一部作品的形成。形象一點説,為了培養一棵幼苗,不僅要給這個幼苗施肥澆水,而且要從一棵幼苗生長所需的完整生態出發去尋找培養它的有效方法。

這是一個包含全産業鏈的開放平臺。從全部報名的367部劇目裏選出72部進入復評的過程中,參與選擇的就不僅僅是業內專家學者,還涵蓋了媒體、製作、劇場、票務等不同類型的代表。這樣,在這個過程中的每一部作品的形成,不僅只是來自創作者的個人思考與才華,也不僅只接受業內專家的意見,而是始終要接受來自産業鏈條上不同環節挑剔的眼光。創作者要不斷面對來自戲劇製作、宣發與劇場等等環節的質疑,在回應這些質疑的過程中,不斷打磨自己的作品。

一直以來,我們似乎有一個心照不宣的觀念,即戲劇創作具有藝術屬性,我們經常説要尊重創作規律,也多指的是尊重作品的藝術屬性。但作為一部要搬上舞臺演出的作品,它又天然地具有産品屬性。具有産品屬性的作品,不太可能封閉在創作者個人的意識之中,它必須與産業鏈各個環節相碰撞。

在培源平臺推進的過程中,這種不同環節、不同目光相碰撞而形成的軟性而又帶有制約性的意見,逐漸形成了合力。在最開始的背靠背的選本過程中,不同産業鏈的專家開始還只是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作品,但由於不同類型的專家滲透在不同組別中,經過匯總之後形成的復審劇目已經顯得意味深長。培源更大膽之處在於,在劇目的復審階段,形成了專家評審與機構評審兩個不同的榜單,讓産業鏈不同環節的眼光直接相遇。這兩個不同的榜單既有重合,也有不同。而復審環節的集中討論,就是靜態的藝術要求與動態的市場需求之間激烈的碰撞。對於戲劇專家來説,這是一個理解市場行為、理解當前戲劇市場邏輯的好機會;而對於市場機構主體來説,可以通過戲劇專家的意見,理解一個項目從較長時間段來看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可以規避一些風險。同時,這種激烈的討論全程開放在網路之上,接受觀眾的有效監督。

因為有了戲劇生態的眼光,選出來的劇本可以説是對不同標準的平衡,避免掉絕對的冒險,但這個以生態視角培育作品的過程並沒有結束。在接下來從紙上文本到舞臺演出的過程中,一方面是全産業鏈的參與——業界63位專家與34家在京頭部出品機構深度參與,孵化24部劇本;另一方面,培源將這一過程繼續拆解,通過機構參與意見、組織劇本朗讀、形成演出片段等等環節,讓作品在變成演出過程中不斷地聽取各種意見。

在孵化《冰川在末日到來的那天沒辦法全部融化》這一劇目時,培源還聯合出品機構厚浪文化推出了導演招標,在全國範圍內招募了8位導演選擇劇本的不同片段展演。對於創作者來説,每一個來自不同視角觀看的意見,都是通過他者的眼光思考自己的作品,甚至是重新理解自己作品的窗口和通道。

經過這個很複雜也很微妙的過程,以劇本的打磨為基礎的劇本朗讀、海選導演,既是從産業鏈視角看待一部演出,這個過程本身又包含了對於産業鏈的建設。我相信一部作品的孵化完成,並不是一個項目的終結。一部經過多方視角打磨、多方力量參與的作品及其創作者,很可能在戲劇産業鏈之外已經具備了更開放的延展空間。這是培源下一階段的構想,也是考驗培源平臺能否更大範圍地承擔擴展戲劇市場的任務。

話劇《春逝》

3

近年來,國內戲劇演出市場面臨著國外演出大量進入的衝擊。從戲劇史的角度觀察,在2005年前後,積累多年的民間戲劇創作力量促成了市場的繁榮期,也形成了“開心麻花”“北方公園”“央華”等知名的民間戲劇品牌。2015年後,隨著國家藝術基金激活了院團戲劇創作,並且大規模帶動了海外演出進入中國市場,此時的本土原創戲劇反而因越來越同質化的創作傾向出現衰落,外來的演劇逐漸成為中國市場的頭部産品。面對這樣新的市場狀況,我們不能簡單回到之前戲劇市場的成功經驗,而是更需要以自己的原創能力,與網路、影視等文藝形態形成新的産業迴圈,為戲劇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從這個角度看,培源在孵化的各個環節極為重視網路的力量,不僅僅是技術手段的參與。網路技術、網路文藝與網路資本更早地介入戲劇生産,擴展戲劇的外延空間,可能是一個更具創新性的戲劇市場的新起步。

無論是戲劇創作還是戲劇市場,都是需要廣泛力量參與的。我希望培源即將開啟的第二期,能堅持這種廣泛的産業動員與社會動員,不斷根據中國本土戲劇創作與生産的獨特條件,創新孵化形態,推動本土戲劇市場的擴容,培養更為強壯的本土戲劇力量。

(作者:陶慶梅,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