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大運河:文化遺産的價值闡釋與展示”主題論壇召開
“數字大運河:文化遺産的價值闡釋與展示”主題論壇
中國網9月25日訊 大運河是人類歷史上超大規模水利水運工程的傑作,在世界上所有的人工運河中,中國大運河開鑿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使用時間最久,而且目前仍在使用,被《國際運河古跡名錄》列為世界上“具有重大科技價值的運河”。兩千多年來,大運河溝通南北,貫徹古今,衍生了歷史文化,燦爛了華夏文明。新的時代,她仍帶著新的歷史使命奔流不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保護傳承利用中,風采依舊。
闡釋和展示對於推進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開發舉足輕重,而對文化遺産進行數字化的闡釋和展示,近年來越來越受到業界廣泛關注。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面向‘十四五’,文物事業將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保護利用為導向,以數字互聯為牽引,牢牢把握當前數字化建設重大機遇期,順應新變化、開闢新路徑、提升新能力,開創新時代文物事業發展新氣象。”數字化闡釋和展示能夠提升公眾對於大運河歷史文化的認識,為大運河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是現階段大運河文化帶保護與傳承的關鍵議題之一。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9月24日下午,北京市文物局在北京“京杭對話”活動期間,組織了一場以“數字大運河:文化遺産的價值闡釋與展示”主題的文化遺産數字化論壇。
本次大運河文化遺産數字化論壇是由北京市文物局會同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員會,通州區人民政府和中國傳媒大學共同主辦,由首都博物館和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合作承辦。
大運河文化屬於獨一無二的“活”的文化遺産。與會專家認為,在對其進行保護、傳承、利用的過程中,應該跳出傳統式陳列敘述的概念,要從多個角度,以多個維度,在新的文化和科技背景下進行研究和思考。
大運河沿線有很多重要的考古發現,它們是大運河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考古學作為文化遺産保護與開發的根基,在大運河文化遺産價值闡釋和展示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論壇開始,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原院長、中國文物學會大運河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張廷皓先生就從文遺考古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考古學在大運河文化遺産價值闡釋和展示中的意義。
對文化遺産進行系統化的監測,是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世界遺産監測中心主任,趙雲研究員從文物監測的角度,介紹了大運河遺産監測的國家級總平臺——“大運河文物監測預警總平臺”及“大運河文化遺産數字資源總平臺建設”等的情況,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框架下的文物監測體系進行了詳盡的闡釋。國家基礎地理資訊中心的朱武教授同樣從文化遺産監測的角度,介紹了大運河文化遺産監測的實踐與思考。
在遺産的數字化展示方面,南京博物院圖書資訊部主任張小朋,結合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陳提升工作中數字化手段的大量運用實踐,以文化遺産的機構保護和大眾傳播為切入點,描述了智慧博物館的建設內容和方法,為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的數字化保護和開發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方案。首都博物館副館長黃雪寅向嘉賓們總結了大運河遺産的地域特色與非地域性國家歷史文化資源價值,以及目前數字化展示的普及程度及存在的問題,介紹了自己對大運河文化多維展示和解讀的思考,從更為宏觀的維度來分析大運河文化展示和闡釋所存在的問題。中國傳媒大學博物館館長潘力則從闡釋與展示視角看大運河數字傳播的通達路徑,對科技賦能時代、如何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探索運河發展與未來這一課題進行了有益探索。
北京電影學院數媒學院書記、副院長葉風教授為大家解讀了文化遺産與數字媒體敘事之間的結合點,使得大運河文化的敘事性價值更為具象和立體。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的張烈教授則是立足實踐,從文化資源,傳播目的和傳播手段,多維度介紹了文化遺産展示中的藝術與科技。張烈教授認為,需求是文化遺産傳播的動機之所在,科技發展則為數字化傳播提供了無限可能,而在整個闡釋和傳播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創造性地利用科技對展示文化遺産的多維價值。
數字化的方法給大運河的保護和利用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可以對運河及其關聯的古城的歷史帶來新的詮釋和理解。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周小棣教授以大運河常州段和淹城遺址為例,分析了數字化導向的古運河城址保護。通過數字化分析,將長江下游水網地區治水理水歷史及運河文化發展脈絡完整呈現,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淹城遺址公園提升指明方向。
曾經的運河兩岸商賈如雲熱鬧紛繁,而今仍是中國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的精神家園。此次“數字大運河”論壇的舉辦,並不止停留在“論”的理論層面,而是致力於和各大文遺保護開發機構的交流合作與借鑒,力求深入擴展文化遺産數字化開發的方式和渠道。論壇意在探索解讀大運河文化遺産數字化保護利用的深遠內涵,利用數字技術對文化遺産進行保護,以推進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擦亮“千年運河”金名片,提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同時也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帶來了更多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