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政府將發動機排量在1.6升及以下汽車的購置稅從10%減半到5%。減稅政策意在提振汽車銷量,有效期截止到2016年年底。
但是,國內汽車市場真的需要刺激措施嗎?
沒錯,乘用車銷量6到8月連續三個月下跌。可是9月銷量增長了3.3%,在減稅前就開始出現轉機了。上月,多數中國和日本品牌保持了增長,其他今年夏天遭遇銷量下滑的跨國品牌也開始出現恢復勢頭。例如兩大豪華品牌奧迪和寶馬9月銷量增幅均不錯。即使是通用汽車公司,雖然同比銷量下跌3.3%,但也出現了恢復態勢,9月銷量較8月增長近19%,連續兩個月出現環比銷量增長。
這些公司銷量恢復是因為調整了産品結構,加緊推出緊湊型SUV等需求旺盛的産品。這些表明市場反彈將會持續。
減稅不但沒有必要,而且很可能對中國汽車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造成損害。
首先,干擾市場的正常增長軌跡,使車企難以制定前瞻性計劃。幾年前的情況也是如此,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時,中國也推出了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的政策,結果是當年的乘用車銷量增長了53%。2010年政府將小排量汽車的購置稅從5%提高到7.5%,乘用車銷量仍然增長了33%,但當2011年購置稅恢復到正常的10%時,乘用車銷量的增幅放緩至5.2%。
其次,短期的刺激措施將會推遲了中國汽車行業的整合。中國目前仍然有數十多家本土輕型汽車製造商,多數公司僅生産小型轎車和微面,他們通過獲得政府補貼來生存。為避免浪費資金,這些小型和生存線上的車企應該關閉或被併入其他企業,但最新的減稅政策將讓這些企業再度得到喘息的機會。
中國的汽車市場在沒有政府支援的情況下已經轉危為安,強勁的稅收刺激短期內會給國內的汽車銷量較大的提振,只是代價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