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商雖然看起來很熱鬧,但是無論是在天貓還是京東,汽車始終沒能像其他産品一樣賣得風生水起。可以説現在我國汽車電商的狀態,正處在理想很美好、可惜現實很殘酷的尷尬境地,因為始終還有諸多的瓶頸沒有解決。
最緊要也最關鍵的就是試駕的問題。
我們平常上天貓買個零食、甚至買個手機電視什麼的都很正常,看看圖片看看評價就可以入手了,因為這些産品就算圖文略有不符,問題也不會太大。但是買車就不一樣了,我想再有錢的土豪,再買車之前總還是想試乘試駕親身感受一下,體驗感很重要。
可是目前,汽車電商根本無法給消費者體驗。消費者在這些電商網站僅僅可以實現買車的第一步:看看參數看看介紹。如果真要落實到決定銷售的關鍵環節——試駕,電商就沒轍了。無法提供試駕,消費者最終還是得回歸4S店。
新浪汽車推出的“我試試”平臺,正是要將汽車電商缺失的環節連通。借助“我試試”的平臺,消費者在産生了試駕需求之後,再也不用非得去4S店試駕,而是可以直接通過“我試試”進行網路預約。這樣,消費者在試駕結束後如果産生了購買需求,仍然可以回到電商平臺進行購買。因為試駕過程本身並沒有與4S店産生直接聯繫,所以就避免了電商客源因為試駕而被4S店中途劫走的情況。
當然,解決電商的試駕問題只是表面的突破,“我試試”的這種模式對於汽車電商更深層次的意義,還是在於能夠掌握潛客。沒有人會因為無聊而大費周章的去預約試駕,除非是真的想買車。“我試試”獲取了這些極有價值的潛客資訊,就相當於已經把銀子提前握在了自己手中,這時候要考慮的就是是要把這銀子給4S店呢?還是天貓呢?當然,如果“我試試”接下來自己有野心把銷售這一塊也做起來,那自然就能達到利益最大化了。
就現在的狀態來説,汽車電商的生態圈仍然沒有完善。雖然“我試試”的出現已經能夠彌補汽車電商在試駕環節的空缺,但相比傳統4S店,汽車電商在後續的金融服務、上牌服務甚至送貨服務方面都還有許多的問題要思考。所以,現在的汽車電商平臺依然任重而道遠,只待建立起健全的銷售和售後服務體系,那麼打破以傳統4S店為核心的汽車生態圈自然指日可待。
很欣慰的是,從“我試試”的出現,我們已經看到汽車電商開始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做實事了。接下來我們就靜觀其變,等待汽車電商突破蛻變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