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洹.《希望隧道》. 裝置. 2010年 ⊙《希望隧道》是張洹聯合UCCA共同策劃的一個社會公益項目,本項目呈現的是被地震摧毀的火車殘骸及變形的軌道,以及火車從事故地點輾轉西安、上海再到北京的紀錄片。(源於新浪網)鮑棟:對一種空洞的物質的力量的炫耀,暴露了藝術家在方法上的粗楞,讓人們只能驚嘆其所花經費的數額。 崔燦燦:張洹這件作品屬於典型的“高成本、低常識、搞場面的宏大巨作”,將在地震中被破壞的火車頭搬進美術館。藝術的智慧成了可有可無的“庸俗點子”,而“點子”本身又毫無創意。張洹這件作品有喪失藝術修辭的必要性的嫌疑,作品中既沒有對環境惡化的思考、又缺乏對受難者心理感受和瞬間生命消失的緬懷,只是無關痛癢的説了句“自然很可怕”。倒不如將這些錢捐座小學,更為有效和真誠。 劉禮賓:成功變成了自信之後,藝術家無論如何慈善,都掩蓋不住創作的貧乏。 李笑男:這件大而不當,內容空洞的作品氣質讓人很難同張洹早期的作品建立起聯繫。創作思路的轉型在藝術實踐中同時意味著機會和風險。但這件作品,如果借用作品的名字,讓人看不到機會,看不到希望。 柳淳風:張洹的《希望隧道》就像流行樂壇的口水歌一樣,空洞乏味。海歸派中不乏這樣的合格的機會主義者,將祖國變成工廠,再通過在海外註冊的公司和國籍將偽劣的産品賣掉,造就了一個成功的商人。 魯明軍:姑且不論《希望隧道》在語言向度上的陳舊與老套,即便就作者更為看重的社會和公共意涵而言,其非但沒有更深地介入其中,反而抽空了可能的所指,而顯得異常空洞、乏味。 孫冬冬:與藝術家本人著力營造的人文關懷相比,如何從地震現場拉回火車殘骸更能引發觀眾的興趣,不禁令人想問藝術家本人的社會能力到底有多大?假如這也是作品的一部分的話,那麼我覺得這恰恰是這件作品無法令人感動的原因,因為我只看到了張洹本人,而沒有看到所謂的希望。 楊衛:《希望隧道》是藝術家張洹2010年展出的一件作品。他將在汶川地震期間被摧毀的一輛火車殘骸買來,幾乎是原封不動地將其車頭和末尾一節組裝成作品,希望通過這種還原帶給觀眾一種悲劇的震撼,結果卻是事得其反,使人們走近這個龐然大物的時候,感到的只是一種大而無當的空洞,以及資本在藝術品生成過程中的強大力量。如果説杜尚的現成品藝術是通過思維轉換來使物來顛覆物的原意,從中突顯出人的非凡智力,那麼張洹的《希望隧道》儘管動用了強大的資本,但仍只是將物進行一種笨拙的還原。 朱小鈞:作品製作和轉換過於簡單,機械移植並不能凍結破壞和摧毀發生的瞬間。從觀念到語言的蒼白,顯現了藝術家創造力的單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