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中立.“雕塑系列”雕塑. 2010年 ⊙ 2010年羅中立展出了他耗時三年半時間完成的雕塑作品,如《巴山夜雨》、《承包地》等。作品先後在重慶以及北京的“建構之維”展覽中展出,作品的色彩由其用油畫顏料涂繪,這些組合雕塑作品來自其油畫主題人物形象風格。(源於華龍網)鮑棟:跟風做“畫家雕塑”,但對雕塑語言幾乎沒有理解,從繪畫的平面性到雕塑的空間性的轉換非常失敗。 杭春曉:藝術家“串列”不是不可以,但還是用“旦角”的腔調唱“生角”,最終是不倫不類。 劉禮賓:前幾年有個不好的風氣,就是畫家做雕塑,不管自己的作品是否適合“雕塑化”。在這個風氣過後,羅又再一次讓觀眾想起了前幾年。於是觀眾悲哀地看到:大巴山下起了色彩雨。 蒲鴻:繪畫與雕塑還是有差別的。文藝復興時期,天才論盛行,這使得一個藝術家同時兼備平面造型和空間造型的能力,如米開朗基羅。但隨著學科的細分,專業能力的限制實則在使天才型的藝術家愈發不可能。羅中立在做新的嘗試,但不是所有嘗試都是成功的,嘗試需要冒險。他的新雕塑缺乏空間感,而雕塑上的油彩也遠不如其油畫上的筆觸質感富有表現性和張力。 王春辰:這類作品是一種現象,即將二維的作品變成三維的雕塑越來越流行、越來越普遍,很多人都有創作,但如何走進雕塑的空間意識與立體語言,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也許作者的立意本來也不想讓它們像雕塑,就像一幅立體的畫。但作為雕塑的立體語言造型,是否就是直接過渡過來,成為這批作品的焦點,或者説,作為架上的繪畫思維與作為立體空間的思維有何差異、有何共性,不一定非得是空間感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否就是繪畫的直接延伸,就成為可以探索的實踐與理論問題了。 趙子龍:羅中立繪畫中那種鄉土的、民間的、樸實的、粗獷的、稚拙的氣質曾經在文革結束後的一段時期契合了時代精神,為歷史選擇,卻也因此成為符號。時隔三十年,中國的社會背景、文化語境、時代精神都業已發生巨大改變,而藝術家將當年符號化的繪畫由二維簡單轉換為立體的雕塑,支撐其生效的已不再是符合時代的精神價值,而是懷舊、紀念、權力和市場。並且,經轉換後的雕塑,淪落在雕塑、繪畫與民藝之間,既失去了原初繪畫的感染力,也沒有在空間、形體方面取得進展,又不具備民藝的精神性、工藝性,最終似是而非,曖昧而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