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火與土的神奇“窯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15 15:49:52 | 出版社: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火與土的神奇“窯變”——宋代鈞瓷

鈞窯,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名窯”之一。主要産于我國河南省的禹縣,禹縣古屬鈞州,其窯口故名“鈞窯”。鈞窯始燒于唐而興盛于宋,禹州一帶的鈞臺和八卦洞被證實是宋代鈞窯“貢瓷”的燒造之所。因“靖康”戰亂而一度停燒,金大定年間恢復燒造並得到相應之發展,一直延續到元末。

所謂鈞窯也是個很大的“窯係”,除河南禹州之外,尚有臨汝、郟縣、新安、鶴壁、安陽等。河北的磁縣以及山西的渾源也有燒造,而最遠者,為內蒙古的呼和浩特,是為中國陶瓷的最北“邊界”。鈞瓷是以銅為著色劑,高溫下通過“窯變”産生斑斕的紅或玫瑰色彩,是長沙窯與邛崍窯銅紅釉的繼承和發展。

鈞窯的主要産品為花盆、盆托、盤、碗、洗、盞托、爐、缽、尊等,其中“御用”鈞瓷多在底部刻有“一”至“十”的數字,用以區別器物的“從大到小”。而這個“玄機”在倣品中也常能見得到。由於受當時技術的限制,鈞瓷在施釉時會出現不規則的“流動”現象,燒成後的效果被稱作“蚯蚓走泥紋”。現代倣品中要麼沒有這種特徵,要麼就是這“蚯蚓”的“動靜”太大了,很不自然。

九十年代我到過河南禹縣的神垕,在下白洼的古鈞窯遺址流連忘返,得鈞窯瓷片標本若干枚,然最大者不過手指甲蓋一般。如今能展示給朋友們的這些鈞窯瓷片標本,還賴後來地方收藏界朋友們的“友情出讓”。

下一頁民間最喜“紅綠彩”上一頁“魯山到段店,一日進萬貫”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用瓷片講述陶瓷背後的故事:片面之瓷》
· 古瓷文明留給我們最後的晚餐
· 雨過天青雲破處 這般顏色做將來
· 印滿花紋的綠色瓷片
· “雪拉同”與“葉青姬”
· 巧如范金 精比琢玉
· 天地之間的“千峰翠色”
· 直把杭州作汴州
· “南青北白”話定窯
· 含英咀華説“鬥茶”
· 色白花青 光照見影
· 乳汁羊毛化卵白
· 烈焰成就的第一縷“釉下彩”
· 邛窯一紅動天下
· 如夢似幻説絞胎
· “魯山到段店,一日進萬貫”
· 火與土的神奇“窯變”
· 民間最喜“紅綠彩”
· “黃沙吹盡始見金”
· “盤點”出的青花至尊
· “中國白”裏説德化
·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 亂花漸欲迷人眼
· 幸得一缺補金甌
· 後記:以往知來,以見知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