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最喜“紅綠彩”——金代的釉上彩瓷 從色彩學的搭配上看要是把這大紅大綠“摻和”到一起,似乎不太高雅。南方管這叫“菜”,北方稱之為“怯”,民間則有更損的形容詞兒,叫“紅配綠,賽狗屁”。也是的哈?打對面過來一姑娘,上身穿件大紅襖,下邊配一條水綠色兒的褲子,如果兩邊再抹上了個紅臉蛋,得嘞——怎麼瞧怎麼是個傻丫頭…… 可這“傻丫頭”正是咱民間最喜慶的色調,它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老百姓要的就是這份“熱鬧”,要的就是這個“刺激”。因此,在遼闊的北方地區的民間窯場中,有人就率先燒制出了一種大俗之中飽含著大雅的瓷器,它就叫做——“紅綠彩”,其成熟期是距今約800年前的遼金時代。 這種叫“紅綠彩”瓷器的出現,不僅可以看作在陶瓷的製作上,是唐宋以來似有霸主地位的“貴族文化”逐漸向民間“世俗文化”的轉變,更重要的是,説明瞭它開蒙于新石器時代先民們用紅色礦物質顏料在陶器上的繪畫,繼承併發展了長沙窯彩色瓷器的燒造工藝,而且天衣無逢地填補了宋代“五大名窯”與後世出現的青花瓷器之間的“空白”。使中國古老的陶瓷歷史,得以保存下來了一條完整的“基因序列”。 了得嗎?這個有點像孩童愛不釋手的花楞棒一樣的“紅綠彩”瓷器,它可是開啟了人類能夠在陶瓷製品上盡情地、浪漫地用多種色彩“發揮想像”的先河,人類的陶瓷歷史打這兒起,就進入到了色彩絢麗的時代。所以您真別小看了這位金代北方的“傻丫頭”,正是她用自己的“怯刀尺”(北方方言“胡亂化裝”的意思)才為後來的瓷都景德鎮釉上彩瓷的興起鋪平了道路,她毫無疑問的是後來那些叫什麼“素三彩”、“五彩”、“鬥彩”、“粉彩”甚至“琺瑯彩”等諸多彩色瓷器的“祖奶奶”。現在誰還敢説它“怯”了?誰説“它奶奶的”保不齊有人就敢跟你急! 這個所謂“紅綠彩”瓷器,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是一種低溫釉上彩,它是以紅、綠(還加上少量黃色)顏料在燒好了的白色瓷器上繪畫出圖案,二次入窯再以接近900度的氧化氣氛下燒成的。“紅綠彩”中的紅顏色是取材于一種叫“青礬”的礦物質結晶,“青礬”也叫“綠礬”,學過點化學的都知道這玩意學名叫“硫酸亞鐵”,用途很是廣泛。在陶瓷彩釉的製作上,將“青礬”經過煅燒、加工、去除雜質等工藝,便可製作成“礬紅”顏料,簡單説來陶瓷史上的“礬紅彩”就是這麼著誕生的。因為在“礬紅料”的製作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鉛粉和牛膠,鉛粉是助熔劑,牛膠為粘合劑,在繪畫時是用平涂的方法一點點抹于白釉瓷器上,所以又叫“抹紅”。玩陶瓷的大概都知道有“抹紅”這麼個“詞兒”和“瓷兒”,但是這鹽打哪兒鹹,醋打哪兒酸恐怕就未必能講清楚,帶“抹紅”的老古玩,從原料到繪製方法一看便可以明瞭,贗品就得另説了。 “紅綠彩”瓷器的一大特點是,在燒制之前大抵就可以“預知”其燒成後的效果,改寫了過去“聽火由命”的做法,且宋以前低溫的綠、黃色釉僅可以施于陶,金代才將此技法真正賦予了瓷器。應該説是“科技化發展推進了人性化發展”,人們從此可以更加揮灑自如地用紅、綠、黃這三種色澤,去描繪各種器物上的圖案,去為有金一代形形色色的陶瓷人物造像濃粧艷抹。我們完全可以把流傳下來金代民間製作的“紅綠彩”瓷器以及出土的相關瓷片標本,看作是那個時代的“彩色照片”。 金代“紅綠彩”瓷器的燒造,主要是集中在北方地區,以河北的磁州窯和山西長治市旁邊的東山窯最具典型。某年我出差去內蒙,於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寺古玩市場中尋得“紅綠彩”瓷片標本若干,歡喜之餘,遙想當年“紅綠彩”瓷器已廣泛深入到了漠北草原,便可知其産量是極大的。它不僅滿足了北方民眾對陶瓷的日用所需,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熱烈、喜慶、祥和的美學享受。 您就琢磨去吧,如果能將整堂的“紅綠彩”擺放在家裏,您家還不得天天跟“過大年”或娶媳婦兒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