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古瓷文明留給我們最後的晚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15 16:07:20 | 出版社: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在早期的古玩收藏領域,尤其是喜歡收藏古代陶瓷的行家們,大抵都知道有這麼一句説辭,叫做“古瓷毛邊不值錢!”這就明確地告訴了玩兒家們,中國古代的瓷器不是“鬧著玩兒”的,除了要求它的真實、年代這被稱作是“開門見山”的要素之外,其最講究的就是完整。比如一隻明代的官窯大碗,不要説它有了殘缺,哪怕就是口沿處有一丁點兒的磕碰,哪怕是隱約的能讓人發現一處“衝口”,其價值都將會大打折扣。那時候人們對古玩的挑剔,何止是“雞蛋裏挑骨頭”?簡直是“眼睛裏不揉沙子”。

綜觀中國歷史上大的文玩收藏熱潮凡五次:曰北宋、曰晚明、曰乾隆、曰民國、曰“跨越世紀”——今天。這五次“收藏熱”,無疑都是以稀有的文玩為物質依託,以其飆升的市值為“杠桿”,將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一次次地在民眾中間推廣開來。把玩著一件件精美的古代藝術品,不論是陶瓷、繪畫、雜項,其物雖有別,但情志則一,都是將今人的心靈盡情地浸淫于歷史的夢幻之中。

而被稱作是“第五次收藏熱”的今天,其熱情之高、幅員之廣、參與之眾,都是以往所無法比擬的。除了資訊傳播速度這個科技因素之外,更是由於生活在這紛繁的現代化社會裏、享受著市場經濟所帶來的“物欲”的今人們,在重新審視和渴求國學知識的同時,空前地發現,若能將某件古老的器物具為己私,且夜闌人靜于燈下把玩時,居然有觸摸歷史的感覺,居然似和前輩對語,其“妙”也簡直不可以言哉!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老一代”收藏家總喜歡篆刻一枚閒章,曰——“如見古人”。

但這文玩畢竟是千萬分之一的遺存,尤其古代陶瓷更是易損之物,破碎一件,它將在歷史的長河裏永遠消失,絕不可複製,“復”之必假。古陶瓷是“生”之有節而“好者”無度,於是人們的價值觀開始做出讓步,大約在八十年代末出現了另一種論點,叫做“整清破明”。就是説:青代的官窯瓷器必須得是完好無損的方才“保值”,明代的嘛——將就著點兒吧,只要“破”得不太厲害,對一般收藏愛好者來説,還是很有買頭的。

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這話兒又該“修正”了。因為“整清”已或藏于館舍,或流於商賈。“破明”更是被修復之後,以天價面市,都非是普通收藏愛好者信手可及的了。於是,除了那些欺世盜名的贗品之外,有著幾千年燒造歷史的中國古代陶瓷,如今為我們留下了“最後的晚餐”——瓷片!

我們尊稱它為“古瓷標本”或者“文明碎片”……


古瓷片作為藏品,被“好古”者把玩,受收藏家青睞看似近幾年的事情。其實並不儘然,説起這古瓷片是如何蹬入大雅之堂的,也可謂道來“話長”。遠的不講,清中期就有“玩兒家”將宋代鈞瓷的碎片以紫檀或黃楊木鑲嵌做“四扇屏”的。其匠心獨具在於,典雅、古樸、美觀絲毫不比老早就“臭了街”的,是個大戶人家兒的墻上就能看得見的“福”“祿”“壽”“禧”遜色。

據説清末時期,有一些西方的商人曾將在中國收集到的明代或清代的青花碎瓷片,以其不同的形狀打磨加工,大者鑲嵌在銀制的首飾盒裏,小者則製成胸飾甚至耳墜兒,且售價頗昂。正可謂“人棄我取”,發了“洋財”。

多年以前,我認識一位姓“馮”(Feng應該是個貴族稱號)的德國漢學家,他曾激動地跟我説過,從小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就是緣于祖上留下的一隻首飾盒裏的中國青花瓷片,上邊畫的是一副完整的“蹴鞠圖”(也叫“嬰戲”即古代兒童的一種球類遊戲),那生動的情境就帶入了夢鄉,神秘的感覺就融進了血液,就決定了他人生的志趣愛好,竟“成就”了他後來的漢學事業……

有一回我陪同他在北京的某舊貨市場裏買了一隻破爛了的、帶“喜”字的青花罐子,其售價之廉比仨瓜倆棗都便宜,跟“白給”差不多。當時我曾暗中譏笑他:“小釘子鑿墻——沒開過大眼!”因為那時候這類製作于清末或民國初年的“喜”字罐兒屬於“嫁粧活”,整器都沒人要,何況“破”乎?然而這位“密斯特馮”回去後居然將其製作成了一架極其精美的檯燈,擺在他們家那暖色的“羅馬式”傢俬上,一抹湛藍立刻就躍然而出。照片傳給我的時候,我所能表達的就剩下兩個字了——汗顏!

或許這些被稱作是古人留下來的碎瓷爛瓦命該低賤,在陶瓷的收藏領域裏從來就不值得讓人“正視”?因為它無論如何沒有整器金貴。或許歷來瓷器玩兒家們的收藏行為是那麼的講究“嚴謹”?沒人原意“鬧著玩兒”。故而古瓷片多年來是塵封土掩、內斂神韻,直到有一天人們忽然地發現,一塊古代瓷片所迸發出來的“教化”作用,竟如此之神奇,那殘破之美一點也不缺乏震撼力。至少從今天算起,這些出土于幾百年前的碎碗茬子,比若干年之後再出土的、尚未來得及降解的塑膠袋兒之類,要貴重多了!


收集古代的陶瓷碎片,其來源可謂多種多樣。有前輩文玩大師的珍存,在本書中我們就展示了已故陶瓷鑒賞大師徐震伯先生,于三十年代收藏的一塊南宋時期定窯內刻花蓮瓣碗的標本,其造型之美麗生動、其工藝之精湛細膩,是為“孤品”。然而更多的瓷片則來自於民間,來自於那些廢棄了的窯址,來自於古老民居的地下,甚至來自於我們郊遊時那不經意的鄉間小路……通過蒐集和把玩古瓷片來了解、認知中國古代陶瓷的歷史,應該説是最“經濟”的方式。

我們必須認可一個事實:收藏古代陶瓷求大、求整、求精的時代已離大眾漸遠。所有喜歡古瓷收藏的人,無一不在內心深處渴望著某天能得到一件類似“鬼穀子下山”那樣精美稀世的元青花而暴富。且不想珍品存世者不過一二,而好古者則萬千。我尋思,再偉大的造物者,也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或貪慾,因為歷史從來就沒給我們留出那麼大的“空間”。這也就解釋了所謂稀世珍品中“稀”和“珍”的含義,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求尋都不異於天方夜談。

然而在人們的收藏行為中,尋求並得到一塊有同樣歷史價值、或能“以小窺大”、“以殘悟整”的瓷片卻是完全可能的,它同樣可以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收藏情趣。從生命的角度來想,人們收藏的最終目的,其實並不是“物質”本身,更不是“物質”衍生的市值。物必傳世,錢享後人。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當下能夠真正收藏的,不過是“物質”背後的歷史和文化。那麼殘碎的古瓷片,不同樣可以映照出絢爛的歷史之光嗎?

我之所以説它“經濟”,是指收藏古代瓷片投入有限,樂在過程。通過把玩、研席古瓷片所獲取的真知,往往能出乎外人甚至是自己的預料。其珍愛之情,好古之心,陶陶然也!

夜闌燈下,如果你有幸愛撫、把玩著一塊精美的古代瓷片,用心去實踐它的工藝,用愛去復原它的完整,你就一定會豁然明瞭,原來是“*不用千金買,月移花影玉人來。”你就多少能感悟到一點陶瓷收藏之中的“另類”樂趣。


有資料曾做出過統計,説今日有收藏行為者,在全國範圍內已逾數千萬之眾,其中愛好古代陶瓷收藏的當不在少數,若所有好古者都想擁有一件元、明、清的“官窯”瓷器,看來無論如何是不夠“分”的。我在前邊説過,收藏一塊古代瓷片,並從中擷取一段歷史和文化,卻使其成為了可能。當您用心思或精力去收集古代陶瓷標本時,看似價值不高,頗費週折。我在最初收集瓷片的時候,就曾被美譽為“冤大頭”。但結果則是積少成多,積點成面,積殘窺整,積賤為珍……那麼我在這裡想説的就是:其實所謂“冤大頭”的最高境界,正是“不冤不樂”。而佔收藏群體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者,都是在不冤不樂中享受著收藏所帶來的那一份“*”。而有機遇或有財力佔據珍品的藏家,畢竟是少數,也就是我們通常稱之為的“收藏小眾”。

精美的瓷片,它一定還能為您有朝一日鑒別珍品整器時提供一些感悟。毫無疑問,對古瓷片的把玩有著一種任何書本資料都不可替代的“功能”——用其自身的本質來研習古代陶瓷的歷史和工藝。從經驗學上看,了解文玩,重在“上手”。那麼不要説博物館裏的展陳,就是玩家手裏的藏品也絕不輕易示人,即“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就使得許多的陶瓷收藏愛好者很難有“上手”的機會。當然,對瓷片的把玩,就不存在這份擔心了。或許您的“瓷緣”,就是從這些看似碎瓷爛瓦當中締結出來的。

一塊瓷片上所反映的文化和藝術資訊,往往是令人瞠目的。我們不僅可以從它的身上了解歷代陶瓷的釉色、畫工、題材,甚至可以仔細地觀察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胎質。例如:從元代的青花瓷片標本的截面,我們可以清楚地看明白,什麼是元代的“二元配方”瓷土。同樣,從明代的瓷片標本中我們也大致可以領會一下什麼是“麻倉白土”的用料,從清代的瓷片標本中我們又可以看出所謂“糯米胎”的特徵……在古代陶瓷收藏的這個“大千世界”裏,對於那些求寶心切的朋友們來講,我們所面臨的無疑是贗品充斥、陷阱多多,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因此,掌握一定的古陶瓷的鑒別學識和經驗就更顯得重要。否則人們將不斷地重復“打眼”(指在文玩購買中的上當受騙行為)的“悲劇”。

在我們剛剛涉獵陶瓷收藏領域的時候,常常能聽到“圈兒”裏的玩家們總挂在嘴邊兒上的一句多少帶著點自我解嘲的言辭,叫做——“交學費”。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打眼”和“學費”也是收藏道路上的必修課。但我認為,其“學費”應該交付給諸如古瓷片的蒐集或者其他有益的研習行為中,而不該無節制地將自己有限的資金和熱情都白白“送給”了造假者。於是有人不無調侃地説:這不是“交學費”而是在“扶貧”,甚至是在“鼓勵”造假!

另外,在當今的古玩收藏市場上,雖好古之人已逾數千萬,但百分之九十以上者皆是“個人行為”。即便到了偌大的潘家園舊貨市場裏,即便你融入了那熙熙攘攘、比肩接踵的人流,其實大家也是“各抱地勢,勾心鬥角”。因此,看似天文數字的“大眾收藏”,最終則簡化為“孤軍作戰”。不知朋友們能否意識到,其實我們不過是個體收藏者在與龐大的“造假一族”進行著拼殺!正向我的學長馬未都先生所説的那樣: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不死已是英雄,別再指望著不負傷!而“療傷”的良藥不正是瓷片嗎?用一份平和之心去把玩一塊古代陶瓷標本,這恰恰是最好的歷史實物參照,它是你無言的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塊精美的古代陶瓷標本對您的提示作用,其權威性有時遠遠超過了一些粗製濫造的説教和不負責任的忽悠。

今天,我們之所以能用瓷片來講述陶瓷背後的故事,是因為陶瓷背後的故事印證著歷史;歷史則把時空的變換燒刻在陶瓷上;時空變換又將大部分陶瓷以碎片的形式還給我們;我們再用知識和愛心去拼對這些碎片,並將它們鑲嵌在現代文明的墻壁上……這或許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化的輪迴”吧。

  説道這兒,他誰還能小瞧了咱們手中這一塊塊溫潤似玉,散發著斑斕的歷史靈光的“片面之瓷”呢?
下一頁雨過天青雲破處 這般顏色做將來上一頁《打眼》之後接著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用瓷片講述陶瓷背後的故事:片面之瓷》
· 古瓷文明留給我們最後的晚餐
· 雨過天青雲破處 這般顏色做將來
· 印滿花紋的綠色瓷片
· “雪拉同”與“葉青姬”
· 巧如范金 精比琢玉
· 天地之間的“千峰翠色”
· 直把杭州作汴州
· “南青北白”話定窯
· 含英咀華説“鬥茶”
· 色白花青 光照見影
· 乳汁羊毛化卵白
· 烈焰成就的第一縷“釉下彩”
· 邛窯一紅動天下
· 如夢似幻説絞胎
· “魯山到段店,一日進萬貫”
· 火與土的神奇“窯變”
· 從“邯鄲之夢”講開去
· 民間最喜“紅綠彩”
· “黃沙吹盡始見金”
· “盤點”出的青花至尊
· “中國白”裏説德化
·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 亂花漸欲迷人眼
· 幸得一缺補金甌
· 後記:以往知來,以見知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