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優美的建築遊廊、西方住宅的完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02 15:58:56 |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薩伏伊別墅

居住建築的歷史不同於一般建築的變遷史。過去的建築歷史中,尤其是西方建築史中,在對各種古典形式進行統一的描述之後,羅馬風和哥特式、文藝復興或是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義等各個時代被劃分得很明確。儘管各個時代的建築形式千差萬別,但住宅建築卻並非如此。不論是羅馬時代還是中世紀的住宅,其居住的形式並無差異。甚至拿現代的住宅來比較,除了設備等機械設施,與數千年前的住宅也並無大異。如果我們得知作為現代居住形態的代表——公寓這種公共住宅形式也並非源於現代,羅馬時代已經有七八層的公共住宅這一事實,就會同意上述觀點。

住宅變化的遲緩,或許是因為住宅首先與我們的生活有著最直接的關聯,而人原本就有保守傾向,不希望生活中發生突發性變化。可想而知,住宅建築作為盛置生活的容器,其變化必然保守。

即便如此,一些具有透徹時代精神的建築師還是設計出了證明新時代到來的住宅。他們的作品被記錄在建築史中,如同寶石般熠熠生輝。勒·柯布西耶設計的薩伏伊別墅(Villa Savoye)就是其中一例。

作為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勒·柯布西耶是代表“建築師是用理智的感受性看普遍世界的人”這句名言的典範。他是一位具有卓越感受性的藝術家,是通過嚴格的自我訓練積累淵博學識的智者,也是為了更美好的世界不斷提出自己的主張,並將其實現的建築師。

勒·柯布西耶在世紀末危機暢行的1887年出生於瑞士,父親是手錶設計師,母親是教師,他當時的名字是夏爾·愛德華·讓納雷—格裏斯(Charle Edouard Jeanneret-Gris)。他在當時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核心人物奧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和彼得·貝倫斯 (Peter Behrens)那裏學習了建築,在27歲時就發表了叫“多米諾住宅”(Dom-ino Hause)的現代建築概念,併為人矚目。這個概念利用了混凝土的構造特點,由構成兩層的三個樓板和支撐這個樓板的細小柱子,以及連接1層和2層的樓梯所構成。墻體從支撐樓板的功能完全脫離,變得自由,於是立面和平面的構成不再拘泥于結構形式,完全可以有更豐富的變化。

他通過建築雜誌《新精神》(L?Esprit Nouveau),發表了關於城市和建築的無數理論。特別是年輕時提出的“300萬人口的城市規劃方案”的大膽設想,在建築界引起廣泛爭論,從而樹立了他的建築哲學和理論的地位。他雖沒有受過正規的建築教育,卻通過大量的讀書和旅行,使自己博古通今,能夠面向未來傳達他的建築理念,留下了諸多經典的作品。

勒·柯布西耶晚年的作品朗香教堂(Ronchamp)和拉圖雷特修道院(La Tourette),應該是我們人類永遠珍藏的寶物。他在人類文化史上留下諸多足跡後,以78歲高齡離開了人世。

這裡要介紹的薩伏伊別墅,是這位偉大建築師的決定性建築理論所造就的住宅。這個住宅設計于1929年,但在著手設計之前,他為了尋找適合於新的機器美學時代的概念,探索了數年,並於1926年發表了《現代建築的五個原則》。

第一是將土地從建築中解放出來的“底層架空”(Piloti)概念。即將建築物架于空中,只有支撐建築物的柱子與地面接觸,由此獲得的建築下面的空地可用作公共用地或庭院。

第二個概念是“自由平面”。建築內部的隔墻不再受到建築物的結構和柱子的影響,可以根據空間的用途隨時自由改變其構成,當然為此需要簡單的結構。如前所述,關於結構,他已經發表過“多米諾住宅”理論。於是柱子和墻體不再需要保持一條直線,它們之間可以形成微妙的空間。


第三是關於“自由立面的”主張。即墻面不再受支撐建築物的荷載和結構的影響,而可用來實現其他特定的目的。相對於建築的內部,往往立面更與周邊的環境發生聯繫,尤其是對勒·柯布西耶來講,建築的立面更是一種重要的感性裝置。為了將豐富而奧妙的感性賦予建築,同時將建築的內部和外部精巧地聯繫在一起,立面的自由和技術性解決方案是不可或缺的。

第四個概念是“水準長窗”。這源於我們雙眼的視覺構造特點,也是因為窗外的周邊風景可以通過無限的水準取景框傳達到內部,並擴張內部空間。

最後是關於“屋頂庭院”的概念。對無法同中世紀的封建地主們一樣擁有寬廣庭院的現代住宅的居住者來講,屋頂庭院成為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他要把屋頂庭院理解成通過底層架空形成的新的地平面,並相信可以創造一個全新的、與天空直接發生聯繫的世界。

薩伏伊別墅是充分反映以上五個原則的教科書式建築。這一新的嘗試不僅是勒·柯布西耶本人建築的轉捩點,甚至成為住宅歷史中的劃時代典範,被評價為完成現代住宅建築形式的作品。

這個住宅的業主是個保險公司的老闆,他希望在距巴黎30公里的普瓦西(Poissy)建一棟週末住宅。普瓦西現在是巨型都市巴黎的一部分,但在當時可是一個寂靜的山村。考慮到這個週末住宅只能由汽車與城市建立聯繫,勒·柯布西耶試圖通過薩伏伊別墅,思考創造出渴求新典範的機器時代需要的住宅類型,此時他已發表了“住宅是居住機器”的宣言。

為了使業主的豪華轎車直接通到玄關部分,他的底層架空設想或許是最合適的方案。汽車通過如同地毯般的草坪直接停到架空的底層,因此玄關被設計成曲線形——這亦是對“自由平面”概念的實踐。進入玄關,直通上部的坡道將會引導動線。沿著坡道向上走,二層的風景漸入眼簾,他的五個原則創造的夢幻般極致的景觀將完全展開。

二層是主人的起居室、臥室,以及中庭沿著建築外沿佈置的結構。自由的隔斷和傢具配置繼續延展著動線,並將視線無限擴大。透過中庭反射進來的陽光照亮了住宅的所有角落,營造出悠閒愉悅的氣氛。抬高的起居室長窗呈水準帶狀,透過帶型窗,周邊的田園如畫般映入室內,並與中庭景觀相連。站在起居室內部如同置身於田園當中,這就是空間的滲透。中間的坡道繼續通向屋頂,周邊的果園和遠處的景觀更加鮮明地進入視野,屋頂成為另一個庭院(據説勒·柯布西耶最初的設想,是在屋頂設置主人臥室)。坡道的終點是屋頂庭院,這又是另一個世界,或許就是屬於天空的世界。

這個住宅的核心部分是中間的坡道,這條坡道等於是與巴黎的家相連的直通走道,沿著坡道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握和欣賞四週風景。勒·柯布西耶將其稱作“建築遊廊”,並試圖通過這條遊廊去認識和判斷世界。

在寬闊的綠地上,被纖細的柱子所支撐的這棟盒子狀住宅,根據業主的要求,徹底清除了人們對住宅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可以説是新時代、新住宅、新生活的代表。

但是,我的疑問就自此而生。因為住宅作為我們生活最直接的投影,比其他類型的建築更突現出居住者或是社會成員對世界的認識。

成就薩伏伊別墅的世界觀是什麼?那就是萬物中心有著作為人類的“我”。“我”自身漫步在其中的坡道,掌控著住宅中所有的空間、事物和風景。即“所有建築是服務於我的手段,整個世界沒有我就不復存在。”這種認識是不是一種超越呢?

這種住宅的概念幾乎支配了當時所有的住宅形式。即使到了今天,西方的住宅均未能擺脫這種觀念和形式。例如葡萄牙建築師阿爾貝托·康波·巴埃薩(Alberto Campo Baeza),在他一貫的優美的住宅概念裏言及九宮格。這是將正方形平面分解成十字的空間形成9個領域,結果位於當中的空間成為最神聖的部分,自然佔居住宅中最重要的地位。


我們追溯到阿道夫·路斯設計的一系列住宅,也幾乎是同樣的形式;20世紀初風格派代表建築師格裏特·裏特費爾德(Gerrit Rietveld)設計的施羅德住宅(Schr der House)也未能擺脫中央集中式的平面構成。在被視為西方建築史上劃時代事件的16世紀的圓廳別墅(Viilla Rotunda)中,就可以確實地看出西方建築的中央集中概念。這是安德烈亞·帕拉第奧(Andrea Palladio)為一個隱退的祭司在義大利北部的維琴察(Vicenza)設計的別墅,這棟別墅在緩坡的頂端設定了與東西南北方位一致的正方形平面,用十字空間將其分隔後居中佈置了圓形空間,故被稱作圓廳別墅。通往所有空間的路徑均集中在這個圓廳之內,意喻整個世界容納在此空間內。站在此空間中央的祭司掌握著這棟別墅,控制著周邊的一切,成為世界的中心。自然是被征服的對象,它終將成為為我服務的從屬物,我想這種概念是不是已經超越了住宅的界限,成了西方文化史的核心精神呢?

如果回憶起我們的住宅中流淌的精神,這一點就看得更清楚了。在我們的住宅中,“我”不是中心。

每個空間都有一個守護神,蓋新的房子或是搬遷必須首先對房子的主人“星主神”施以禮儀。在我們的世界外還存在著另一個世界,並且那個世界支配著我們的意識,成為我們的住宅中流淌的精神,我們不過是住宅中的個體和一部分而已。甚至我們相信在我們的身體記憶體在著另外一個宇宙的群體,房子絕不是我們要征服的對象,通過房子來支配自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於是我們時刻為房子舉行祭祀,供奉著星主神,對這些看不見的神心存感激,並選擇我們的生活方式。在我們的房子中空出的院子,就是我們這種意識的産物。

薩伏伊別墅在我看來是有著與我們完全不同的世界觀的典型的西方住宅,這無疑是舉世無雙的巨匠勒·柯布西耶在新的時代樹立新的原則之後建立的新的住宅。從建築的角度看,它雖是代表新宣言的房子,但從住宅的變遷史來看,這個住宅與其説是具有新精神的新的住宅,不如説是西方傳統的現代式完成,同時也是西方建築的最終目標。我是不是被我們的舊式住宅的美麗所傾倒,對此仍有偏見呢?

不管有多少爭論,這個建築絕對是勒·柯布西耶的建築宣言,是現代建築的教科書,也是西方住宅的優美的句號。在西方建築中,再也找不到如此優美的住宅,這一事實就證明了這點。有他存在的過去的時代,對我們人類來講是多麼值得敬畏啊。

勒·柯布西耶(1887—1965)

原名夏爾·愛德華·讓納雷—格裏斯(Charles Edouard Jeanneret-Gris),出生於瑞士的拉紹德封(La Chaux de Fonds),在美術學校接受教育,青年時期曾赴義大利、德國、希臘等地旅行,增長了見聞。在巴黎的奧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和柏林的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處熟悉了建築工作。于1914—1915年發表了根據鋼筋混凝土特性設計新建築形式的“多米諾住宅”(Dom-ino Hause)概念。1920年更名為勒·柯布西耶,1923年將發表于《新精神》雜誌的文章集合成《走向新建築》(Vers une architecture)出版。在與侄子皮埃爾·讓納雷(Pierre Jeanneret)一同合作的20世紀20年代,設計了實現自己主張的“新建築的五個原則”的一系列住宅作品,並探索出通往自己的建築世界的道路。他是1928年成立的國際現代建築協會(CIAM)的創始人之一,併發表了“伏瓦生規劃”(Plan Voisin,1925)和“光輝城市”(La Ville Radieuse,1930—1935)等城市規劃方案。繼建於馬賽(1945—1952)的將337個居住單位和商業購物空間等便利設施集于一體的高層商住混合建築物馬賽公寓(Unite d'Habitation)之後,曾計劃在柏林等3個城市繼續建設,但因這種公寓被指責為使生活過於刻板和強制而中止。此後他的晚期建築作品擺脫了早期純粹的幾何形式,出現強烈的表現性和雕塑性傾向,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朗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 at Ronchamp,1950—1954)、印度昌迪加爾(Chandighar)城市規劃(1952—1965)等。

下一頁真實的建築上一頁樹立在米歇爾廣場的時代精神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建築,思維的符號:邂逅20世紀的不朽建築》
· 內容提要
· 作者介紹
· 《建築,思維的符號》序言
· “你知道為什麼寫詩嗎?”
· 建築,造就我們的生活
· 這時代我們的建築
· 你知道為什麼做建築嗎?
· 對20世紀不朽建築的思考
· 樹立在米歇爾廣場的時代精神
· 優美的建築遊廊、西方住宅的完成
· 真實的建築
· 太陽的城市
· “大技術”建造的“反建築”
· 通往世界之窗
· 知識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