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心理分析與《牧民的兒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17 14:26:33 |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82年到1983年,我剛從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畢業,這個時期可以説是一個充滿熱情和探究力的時期。我在蒙古草原做了一個流浪式的素描寫生,創作了大量的素描作品,這種方式很快使我的目光銳利起來,技巧不斷地走向成熟。這種努力所起的作用是:我的技巧比較迅速地接近我所感覺到的事物和它的複雜性。

  其中有一張素描總是讓我不能忘懷,它似乎擊中了某種要害。我用這張素描作了一張油畫,就是《牧民的兒子》。我為這個素材和印象所吸引。這幅構圖是極其簡練的,人物在構圖中有一種壓迫感——向前的壓迫感,好像能感覺到這個少年的呼吸和他性格中的突破力,這讓我避免了直接寫生的結果。素描寫生獲得了事物非常精確、單純的印象,我曾想過如果這張畫是完全直接寫生的産物,比如説直接畫成油畫的話,我相信那有可能成為一個僅僅是現場性的,而不會有純粹的廣義印象的東西。當我把一個素描畫下來,然後憑印象重新做這幅油畫的時候,我相信已經獲得了對草原遊牧生活的總體的印象,而當我隨後把這種印象這幅素描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便獲得了一種心理方面的認可和流露,這和直接面對自然的寫生的心理空間是不同的,這也是我經常以素描的方式獲得素材,然後進行創作,獲得更加強烈的心理印象的一種最初的試驗。

 

 牧民的兒子 1983 20×30cm



呼哥 1986 37×51cm


1   2   下一頁  


下一頁《盛裝》的隱喻
上一頁自述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敏感者》
· 心理分析與《牧民的兒子》
· 《盛裝》的隱喻
· 關於《大氣》
· 溫暖的藝術與寒冷的藝術
· 我的“獨自前行”與我的朋友們
· 焦慮啊焦慮——《敏感者》
· 廉俊和廉俊的像
· 陰山
· 都市化與我的《西部》
· 關於《兩個人》
· 平等——“鄂日何特克西”(蒙古語)
· 色彩的表達力
· 《持鍬的人》
· 威尼斯雙年展
· 十國之行
· 人文主義
· 再談心理分析
· 壁畫——遙遠而偉大的聲音
· 偉大質樸的時代與平面
· 我最輕蔑的是投機者
· 《譚》
· 我的新畫《世玥》和《文勇》
· 俄國的奧莉加——這是不是一次獵奇呢?
· 橙色的人物
· 所謂藝術家的感受方式——最敏感的感覺器官與心靈
· 我的畫室
· 我的民族和我的心靈
· 關於知識分子
· 我是一個知識分子畫家
· 我和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