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鄉村振興,從環境整治起步,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則是打造美麗鄉村的關鍵一環。近幾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一直是百丈鎮溪口村重點工作之一,通過制定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等垃圾處理體系,紮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了全村的環境治理水準,推進了綠色發展。自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溪口村充分調動全民參與,持續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在溪口村,66歲的村民王民珍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將垃圾分類後丟進家門口的分類垃圾桶裏。“就看會不會爛嘛,會爛的扔綠桶,不會爛的扔灰桶。”在她看來,垃圾分類很簡單,垟莊村家家戶戶都會分。過去,溪口村環境衛生不容樂觀,村民房前屋後垃圾遍地。隨著垃圾分類行動的開展,這個小村在短短時間內脫胎換骨,變得乾淨、整潔。
想起以前“臟亂差”的村容,王民珍恍如隔世,“當時村民還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很多垃圾都混在一起,時間長了也沒有人清理。”這樣的生活環境,讓愛乾淨的王民珍有些受不了。她告訴記者,雖然之前村裏也開展過環境綜合整治,但因人心不齊、觀念不統一等原因,成效不明顯。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看到別的村子整治後變乾淨了,我們都很羨慕。”當村委會主任王群英找到大家,想找幾家開展垃圾分類“試點”時,王民珍第一個就報了名。當王民珍與參加“試點”的另外幾名村民學習完怎麼分類、怎麼清理垃圾後,立馬在自家灶臺搞起了垃圾分類。
王民珍在灶臺上放了一個小巧的垃圾桶,裏面裝的是菜葉、果皮等易腐爛的廚余垃圾,在灶臺右手邊的架子上,挂著一個白色的塑膠袋,裏面裝的是易拉罐、塑膠紙等不會腐爛的垃圾。“那時候村裏還沒有給每家每戶發分類垃圾桶,我就自己把垃圾進行分裝,然後再丟到村口的垃圾桶裏。”
據悉,溪口村通過環境整治,共清理垃圾3000多立方米,拆除不雅建築50000平方米,同時還建成百戶美麗家庭,村內環境煥然一新。看到努力後的成果,王民珍的幹勁更足了。當王群英決定組建志願服務隊時,王民珍和第一批參加垃圾分類的村民立刻響應,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帶頭分類、義務勞動、志願宣講……
這支由王民珍組成的小群體,成了溪口村推廣垃圾分類的中堅力量。每天早上,隊員們都要到各家各戶看看,有沒有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分類準不準確。“雖然一開始有村民覺得我們多管閒事,但感受到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後,他們都認同了,也開始加入我們。”王民珍説。
現在,在溪口村的每個垃圾投放點附近,都有一名垃圾巡檢員會協助居民做好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垃圾。所謂定時、定點,就是“兩定四分法”的內容。“兩定”,即定時定點投放垃圾,投放時間一天兩次,一般是上午6點到9點和下午6點到9點。“四分”,即生活垃圾按廚余、其他、有害、可回收“四分類”,從源頭上分清垃圾産生的種類。“兩定四分”改變了市民隨意投、隨時放、隨便扔的陋習,也為資源化利用打好基礎。
“垃圾分類簡單來説就是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揀清運、回收利用、分類處置。”溪口村黨支部書記毛傳玉説,接下來,溪口村將根據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部署要求,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城鄉垃圾分類工作。“我們在推行農村生活垃圾“乾濕”分類基礎上,總結工作經驗、工作方法,探索可複製的農村生活垃圾‘乾濕’分類模式,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徐立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徐立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