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國家和人民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貢獻,只是做了一個黨員應該做的工作,也沒有什麼功勞,只是完成了黨組織交給我的任務。”面對榮譽,90多歲的退役老兵張炳泉謙虛地説。
74年前,23歲的張炳泉加入新四軍,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戰爭,十年征戰,張炳泉兩次榮立一等功;1954年,時任浙江省軍區訓練團教員的張炳泉主動放棄幹部身份,回到家鄉帶領村民增産、增收、創業致富;如今,已近期頤之年的張炳泉聽覺已經退化,但他對家鄉溪口的建設關切從未改變。
時間回到1945年3月,新四軍來到皮山塢。張炳泉告別親人加入這支隊伍,從此走上南征北戰的革命道路。“我爸爸所在部隊曾用一個排的兵力俘獲敵軍200多名官兵;在渡江戰役中,他所在班因表現英勇被評為模範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所在班在掩護連隊撤退時,戰友全部陣亡,他受傷昏迷,醒來後被朝鮮群眾救回。”張炳泉的兒子張再松在回憶父親講過的戰鬥經歷時説。
康復後,張炳泉回到浙江,任浙江省軍區訓練團教員。1954年,為響應當時“到農村搞合作運動”的號召,張炳泉主動放棄幹部身份,到余杭溪口任職,回到闊別10年的家鄉。“他當時想讓社員們能吃上飽飯,就推動大家把傳統的中稻改種晚稻。但晚稻拔苗慢,看到其他農戶的中稻長得茂盛,社員們都説‘今年要討飯了’。農技員察看後説,晚稻的特點就是前期生長慢、後期生長快。那年秋收過磅,社員種的晚稻畝産達到了513斤,增産近一半。”張再松説。
在擔任社長的三年裏,儘管由於戰爭負傷留下後遺症,張炳泉仍一聲不吭,堅持和社員們一起在田間勞作,並在冬春農閒時大搞水利建設,建起了大大小小十多個山塘,為當地農業生産奠定基礎。1958年,張炳泉被授予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榮譽。1961年後的十五年間,張炳泉先後兼任了全公社最窮三個大隊的黨委書記,帶領村民造出一百多畝水稻田,墾荒三百多畝山丘種茶。在他治下,以前的貧困村不僅個個自給自足,有的還成了富裕村。
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春風吹到浙江。村集體利用農閒辦起拖拉機配件廠。“當時村裏生産的拖拉機配件沒銷路,我爸就憑他打仗時的那股勁兒,一個人前往東北。當地人性格豪爽,只要把酒都喝下去生意就談成了。他喝酒不行,但為談成生意,他硬著頭皮把酒喝了,村裏的拖拉機配件才打開了銷路。”張再松回憶説。
説起父親對自己的影響,張再松説起四個字——“自力更生”。他告訴記者,父親擔任公職後,工作一直很忙,還要求親戚和孩子“自力更生”。因為從不謀私利,父親差點把親戚都得罪完,孩子們也有怨言——他的三個女兒長大後全部在家務農,張再松靠自己成家立業。“我上小學的時候,家裏太窮,大姐的衣服嫌小了給二姐,二姐嫌小了給三姐,三姐嫌小再給我,我是個男孩子,穿著打著補丁的花衣服上學常被別人笑。”張再松笑著説。
經常有村民問張炳泉,為什麼放著部隊的軍官不做,跑回山坳裏吃苦受窮當農民?張炳泉表示,當兵打戰,就是為了咱老百姓能吃上飽飯,“那麼多的戰友犧牲在了戰場上,我能活著,就要替他們完成使命,帶領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
後來,因為年齡原因,張炳泉離職回家。回家後,他還是閒不住,經常義務幫村裏工作。1987年,64歲的張炳泉被當時的余杭縣政府評為復員、退伍、殘疾軍人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2019年,他又獲得余杭區“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並榮獲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徐立 視頻 段九君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徐立 視頻 段九君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