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溪口 > 溪口故事 新聞詳情
溪口村:歷史悠久傳説多 造就今日風貌和繁華
中國網 · 徐立 實習記者 孫夢瑤 | 發佈時間2020-07-27 15:51:31    

  編者按:杭州市余杭區百丈鎮溪口村,坐落在新104國道北側、西苕溪的兩岸,兩溪三道的匯合之處。這裡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溪口是一個歷史悠遠的村莊,嘉慶、萬曆、康熙的余杭縣誌都有記載,歲月悠悠已逾數百年。作為歷史的重村,溪口以美麗、富饒、幽靜而得名,孕育出了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

  溪口村是2003年由坪裏溪口、古城、溪口三個行政村合併而成。相傳,清文宗咸豐十年(1860)三月初十,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李秀成部,經武康、安吉二路取道百丈進攻杭州時,在溪口這裡遭遇了清軍頑強的抵抗,清軍憑藉著這裡山勢險要,以少勝多,與大隊的太平軍在此打了一場不小的惡仗,這一打就是一年多的時間,戰爭讓這裡的老百姓跟著遭了殃。這場戰爭,把整個溪口一帶打的只剩下了一戶李姓人家,後來這戶人家也實在受不了這種火藥味,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也只好躲藏到大山裏去了。

1.jpg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春天,幾個楊姓的溫州蒼南人,攜兒帶女逃難來到了這裡,他們發現,在這些小村莊中,除了一些斷垣殘壁外、荒無人煙,但有山有水有良田,路旁溪邊,桃紅柳綠,大家認為這是一個安家落戶的好地方,經過商量後,便決定在這裡安頓下來。

  在村裏他們找到了一個大院,從外面的門樓氣派可以想像出,這裡以前肯定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府弟。於是,他們推開墻門走進裏面,只見裏面五間二層木樓中,到處都是沒有腐爛掉的屍骨,大家只得收拾起屍骨,到山上尋找了個向陽的地方安葬了。説這些溫州人很講義氣,還真是名副其實,他們還把被拋棄在荒野裏的屍骨也收了起來,也一起給他們安葬了。

  從那以後,這些溫州來的人,每年清明時,都會為那些死去的人上墳燒一些紙錢給他們,一則感謝他們為自己留下了這份遺産,二來也讓他們享受到有後代的福份。

  溫州人搬進了這家大院後非常順利,也沒有鬧過什麼妖魔鬼怪的事,他們自豪地説,這與他們的孝敬有關,是前輩們對他們的感恩圖報。他們在此站穩腳跟後,便開始上山開墾荒山造田,種植毛竹果樹。由於這裡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居住環境優越,先來這裡的那些溫州人又跑回老家,將家鄉一些過著貧窮生活的人家也叫了來。這樣一來,至清朝末年時,溪口村這一帶已經是人丁興旺了。

2.jpg

  這個故事對於每個溪口村人來説,可謂是耳熟能詳,由溪口村黨委書記毛傳玉編纂的《溪口史話》中,記摘著溪口村的各種民間故事和紅色人物。用毛傳玉自己的話來説,寫這本書就是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溪口,同時也是為了讓溪口人不忘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這本書一共記錄了14個溪口的民間故事以及8個紅色人物故事,大部分故事都是由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去蒐集整理過來的,”毛傳玉表示,傳承文化挖掘溪口的人文傳説,是鄉村文化振興必不可少的內容,它是溪口村的財富、發展動力、寶貴資源。

  溪口村的歷史不光呈現在字裏行間內,在溪口村還是不少歷史的“見證”,古樹名木公園就最具代表性。古樹公園位於溪口村腹地,佔地面積約1畝,新進澆築過的平地上是一個“L”型的長廊用於休憩。循著檐上的那些新綠嫩葉看過去,就是公園的“主角”——5棵百年古樹,包括樹齡200年以上的兩株苦櫧和一株朴樹,以及兩株“稍微年輕一些”、170年樹齡以上的朴樹。

  都説“十年樹木”,實際上一株樹木長成所需的時間遠不止十年,更不用説被評為古樹名木,而它的價值也不僅僅局限在生態方面。被稱為“綠色文化”的古樹名木也承載著獨特的景觀、人文價值等。雖然沉默不語,但是這些古樹歷經風霜雨雪,記錄了世事變遷,收錄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怒哀樂,在溪口村,這5株古樹就承載著許多村民的回憶。

  “感覺在我小時候,樹就那麼大了。”村民林小海的家就在古樹旁,那裏從小就是他的“遊樂場”。朴樹結的小果實曾被他和兒時玩伴撿起來仔細研究,“我們都嘗過那果子。口感和豆腐一樣,還挺好吃的。”林小海告訴記者,小時候,一到夏天,大人就把浸在井水裏的西瓜拿出來,讓他們幾個小孩子到樹下去吃。“我們就在樹下站成一排,看誰的西瓜籽吐得遠。”那時候,在樹蔭下,吹著山風,吃著冰涼的西瓜,真是愜意。雖然,現在去樹下乘涼的次數越來越少,但在林小海的心裏“看到這些樹,就知道我到家了。”

3.jpg

  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片土地上成長起來,反哺建設美麗的家園,溪口村也在歲月的洗禮下愈發沉靜。沿著街道行走,這裡的一磚一瓦,無不透露著過去的點滴,靜待我們去發現、探秘它深藏的故事。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徐立 實習記者 孫夢瑤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徐立 實習記者 孫夢瑤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