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桐廬專題 > 走進桐廬 新聞詳情
詩鄉畫城 瀟灑桐廬
中國網 · 辛文 | 發佈時間2020-04-21 16:52:36    

   遙遠的黃帝時代(西元前26世紀初——西元前21世紀初),一位老人來到富春江畔,在一片桐樹林下結廬採藥、治病救人。有人問其姓名,他笑而不語,只是指指身邊的桐樹。後人懷念這位懸壺濟世、不留姓名的老人,尊稱他為“桐君”,將其結廬採藥的地方稱為“桐廬”

  【與宋元思書】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 南北朝 吳均

  富春江上

  我覺得桐廬不但是「吾土」,而且是「吾土」中的精華。同黃山一樣,有這樣的「吾土」就是幸福的根源......我是越看越愛看,越愛看便越覺得幸福,在這風物如畫的江上,我大有手舞足蹈之意了。

  我知道前面還有更奇麗的景色,偏偏今天就不讓你看到,我望眼欲穿,向著桐廬的方向望去,根據吳均的描繪,再加上我自己的幻想,把那一百多裏的奇山異水給自己描繪得如閬苑仙境,自己感到無比的快樂,我的心好像就在這些奇山異水上飛馳......我抬眼四望,唯見青螺數點,微痕一抹,出沒于煙雨迷蒙中。

  —— 現代 季羨林

  我愛富春江

  富春江是美麗的。

  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中期,我曾兩次到過富春江......1991年春天,我第三次來到桐廬,已經成為只能坐在輪椅上看富春江的老人,但我感到眼前的富春江更美麗了。

  ——當代 巴金

  桐廬概況

  【地理環境】

  桐廬縣以丘陵山區為主,呈“八山半水分半田”地貌特徵。富春江由南而北縱貫縣境東部,分水江自西北向東南匯入富春江。

  桐廬位於杭州市西郊,距上海230公里,距蕭山國際機場僅1小時車程,交通十分便捷。杭新景高速、320國道橫貫桐廬全境,臨建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杭黃鐵路于2018年12月通車,湖杭連接線已開工建設,桐廬將跨入“雙高鐵”時代,桐廬的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 

  【氣候特徵】

  桐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6.5℃,年平均降水量為1552毫米。

  【歷史沿革和行政區劃】

  桐廬縣始建於三國吳黃武四年(西元225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原分水縣被劃入桐廬。縣域總面積1825平方公里,人口41萬,下轄4街道、6鎮、4鄉(包括1個少數民族鄉),縣人民政府駐城南街道迎春南路298號。

  詩畫富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春江自古就與長江三峽、桂林漓江並稱為“中國三大山水風光帶”。她從黃山而來,在富春山的群峰翠谷間緩緩流淌,懸住了隱者的釣竿,漾出了畫家的色彩,也流出了詩人的佳句。“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碧水一條琴,無聲詩與有聲畫,須在桐廬江上尋。”道盡了桐廬山水的秀美。

  詩賦瀟灑郡

  “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唐·韋莊)、“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更清美。”(北宋·蘇軾)很少有地方像桐廬一樣,讓許多偉大的詩人一踏入這裡就詩興勃發,吟咏抒懷,用詩歌表達對桐廬由衷的讚美之情。自古以來,謝靈運、李白、白居易、杜牧、范仲淹、司馬光、李清照、陸游、湯顯祖、袁枚、紀曉嵐、郭沫若等上千位文豪曾來桐廬訪古探幽、縱情山水,留下了3000多首膾炙人口的詩篇,范仲淹更是一氣呵成《瀟灑桐廬郡十絕》,給桐廬冠以“瀟灑郡”的美譽。2018年,桐廬縣被授予“中國詩歌之鄉”。

  《富春山居圖》  

  元·黃公望(西元1269年—1354年)

  《富春山居圖》原名《富春山圖》,長636.9釐米,高33釐米,描繪了富春江一帶的秋天景色,係黃公望晚年隱居桐廬富春山(今桐君街道閬苑仙境)期間的代表作之一。此畫後被焚為兩段,前段稱“剩山圖”,現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後段稱“無用師卷”,今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在海峽兩岸的推動下,歷經600餘年的輾轉流離,這幅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山水名畫于2011年6月1日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

  《富春山居新圖》 

  現代·葉淺予(西元1907年—1995年)

  《富春山居新圖》長3200釐米、高95釐米,係桐廬籍著名畫家葉淺予所作。畫中富春江山水與四季勝景盡收眼底,長橋臥波,高壩截流,千峰競秀,百舸爭流。從1976年開始,葉淺予不顧年老體弱多次返回家鄉,在富春江兩岸奔波采風,歷時五年,數易其稿,創作了這幅氣勢恢宏的山水畫長卷。

  《新富春山居圖》 

  現代·宋雨桂、江明賢等兩岸三地畫家

  《新富春山居圖》長6600釐米,高66釐米,該畫用豐富的色彩,生動地展示了富春江兩岸春夏秋冬的秀麗景色和人文風貌,氣勢磅薄而又細緻入微,章法嚴謹而又瀟灑自如。《新富春山居圖》由兩岸三地的60多位著名畫家歷時一年共同創作完成,其畫名由溫家寶同志親筆題寫。

  畫城風韻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南北朝吳均的一篇《與宋元思書》把桐廬清麗的富春江山水呈現在世人面前,引得畫家墨客心馳神往。古往今來,黃公望、董其昌、黃賓虹、吳湖帆、劉海粟、張大千、葉淺予、李可染、陸儼少、唐雲等眾多畫壇大師紛至遝來。登富春山、遊富春江,揮毫潑墨,把桐廬定格為一幅幅傳世畫作,美不勝收。桐廬,由此被譽為“中國畫城”。

  美麗大花園

  “瀟灑桐廬郡,家家竹隱泉。”桐廬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圍繞“鄉村振興、桐廬先行”的目標,以“大花園”建設行動綱要為引領,以“環境、産業、文化、公共服務”四位一體為路徑,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鄉村振興先行縣。桐廬在全國率先完成農村生活污水生態化處理和村落景區全覆蓋,率先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民宿産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堅持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富民産業,打造美麗經濟,一幅“産業發展、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養生福地  

  自古以來,良好的生態環境、悠久的養生文化、豐實的養生美味,讓桐廬成為一方養生福地。

  源遠流長的藥祖文化

  桐廬是華夏中醫藥文化的起源地。在桐廬縣城富春江和分水江交匯處,有一座被稱為“峨眉一角”的桐君山。據《浙江通志》記載,這座山是“中藥鼻祖”桐君結廬行醫之處。“桐君”是研究中華醫藥的先行者,他首創的“君臣佐使”處方格律沿用至今。他的醫藥實踐成果被後人彙編成《桐君採藥錄》,成為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早的藥物著作之一。如今,桐君山已成為養生聖地,每年都有許多遊客來此,或拜謁藥祖、祈福迎祥,或極目山水、神馳宇宙,或識藥採藥、品味藥膳,樂哉悠哉。

  富春山健康城

  富春山健康城是全國首個健康服務業集聚區,規劃面積36.52平方公里。2015年,其核心區域創建的“桐廬健康小鎮”,成為浙江省首批37個特色小鎮之一。2019年,以富春山健康城規劃區域為創建範圍的“中國杭州·桐廬(國際)生命健康産業先行試驗區”在北京啟動,是我國長三角地區首個國家級生命健康産業先行試驗區。富春山健康城以富春山水原生態和“桐君”藥祖文化為依託,以生命科技、中醫健康、運動休閒等産業項目為載體,促進産業融合、産城融合和城鄉融合,打造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健康服務業集聚區。現已有愛唯(國際)細胞工程與再生醫學産學研基地、光華國際精準醫學中心、江南養生文化村、方回春堂健康産業基地、中通雲谷、萊IN體育生活之城等一批優質項目入駐,形成了“醫養動”三位一體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

  桃花源裏慢生活

  “瀟灑桐廬郡,身閒性亦靈。”桐廬地處西湖—千島湖—黃山這一黃金旅遊線的中心點,位於富春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核心地段,是長三角知名的休閒旅遊目的地之一。境內不僅擁有“全國諸洞冠”瑤琳仙境、“中國第一地下暗河”垂雲通天河等一批AAAA級景點,還有“江南九寨溝”白雲源、紅燈籠鄉村家園、黃公望隱居地閬苑仙境等眾多休閒好去處。遊得倦了,你還可以徜徉富春江鄉村慢生活體驗區,在青山碧水間,“望峰息心、窺谷忘返”,感悟天人合一的美妙意境。

  怡神養心的文化名茶

  桐廬是中華茶文化的起源地,境內山巒疊嶂,自古盛産名茶。據《桐君採藥錄》記載:“武昌、廬江、晉陵好茗,而不及桐廬。”南宋時期,桐廬産的“天尊貢芽”成為貢品。桐廬現有45000余畝優質茶園,盛産“雪水雲綠”“蘆茨紅”“五雲曲毫”等名優綠茶、紅茶,備受茶界推崇。尤其是全國首個針形綠茶“雪水雲綠”,其形態優美,嫩綠似蓮心,清香高銳,滋味鮮醇,是中國茶博會的金獎名茶。

  生機盎然的國際花園城市

  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欲上船。一到桐廬,觸目皆綠,如同置身綠色海洋。碧玉般的富春江、分水江流貫全境,大奇山、瑤琳兩座國家森林公園層巒疊翠,72.2%的森林覆蓋率,340天以上的優良空氣天數,讓桐廬不僅成為中國長壽之鄉和宜居之地,還獲得“國際人居環境示範獎”和“國際花園城市”稱號,以及國家級生態縣、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榮譽。

  人文薈萃  

  桐廬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懸壺濟世的桐君、不事王侯的嚴子陵、開發澎湖列島第一人施肩吾、晚唐著名詩人方幹、一代名輔姚夔、革命先驅濮振聲、腳夫將軍葉長庚、新中國民航創始人沈圖、中國漫畫奠基人葉淺予、現代著名國畫大師陸儼少、中國工程院院士王三一,一代代英才盡顯風流,讓瀟灑桐廬更添神韻和魅力。

  瀟灑桐廬郡十絕

  瀟灑桐廬郡, 烏龍山靄中。

  使君無一事, 心共白雲空。

  瀟灑桐廬郡, 開軒即解顏。

  勞生一何幸, 日日面青山。

  瀟灑桐廬郡, 全家長道情。

  不聞歌舞事, 繞舍石泉聲。

  瀟灑桐廬郡, 公余午睡濃。

  人生安樂處, 誰復問千鐘。

  瀟灑桐廬郡, 家家竹隱泉。

  令人思杜牧, 無處不潺湲。

  瀟灑桐廬郡, 春山半是茶。

  新雷還好事, 驚起雨前芽。

  瀟灑桐廬郡, 千家起畫樓。

  相呼採蓮去, 笑上木蘭舟。

  瀟灑桐廬郡, 清潭百丈余。

  釣翁應有道, 所得是嘉魚。

  瀟灑桐廬郡, 身閒性亦靈。

  降真香一炷, 臨老悟黃庭。

  瀟灑桐廬郡, 嚴陵舊釣臺。

  江山如不勝, 光武肯教來。

  ——北宋 范仲淹

  隱逸文化發源地

  春秋時期,越國名臣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國之後,與西施隱居在美麗的富春江邊。東漢時期,著名高士嚴子陵多次拒絕光武帝劉秀徵召,辭官不做,甘願在桐廬富春山隱居,耕釣林泉。文人雅士仰慕其“不事王侯”的高風亮節,於是將他隱居之地稱為“嚴子陵釣臺”,並視之為“精神家園”,紛紛來此憑吊緬懷、抒懷明志。北宋年間,名臣范仲淹特意在富春山為嚴子陵修建祠堂和牌坊,並作千古名篇《嚴先生祠堂記》,讚頌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至元朝,畫家黃公望追慕先賢,在富春山閬苑仙境隱居七載,創作了《富春大嶺圖》、《富春山居圖》等一批傳世畫作。嚴子陵隱逸文化對東亞儒家文化圈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從2006年起,中、日、韓民間組織定期在釣臺舉辦活動,拜謁先賢,開展隱逸文化學術交流。

  凝固時光的江南古村落

  在桐廬縣東部,有一片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群——江南古村落,它由深澳、荻浦、徐畈、環溪、青源5個村組成,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江南古村落始建於南宋,其原始格局和風貌保存至今,現有明清時期古建築140余處、民國時期古建築60余處,多為四合式院落,外觀簡樸素雅,內飾十分考究。江南古村落依溪而建,設計了獨特的給水、排水系統,由溪流、暗渠、明溝、澳口和水塘立體交叉組成,將飲用水、生活水和污水分開處理,並使水始終處於流動狀態,堪稱一絕。

  瑰麗多姿的文化藝術

  桐廬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和民間藝術之鄉,越劇、故事、小品、剪紙、燈彩是桐廬的特色文化。桐廬的越劇星光璀璨、佳作迭出,已經培養出了6位戲曲梅花獎、文華獎得主,並有多部作品搬上銀幕。桐廬越劇演員謝群英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中主創的越劇《梁祝》,廣受好評。桐廬是“中國故事之鄉”,故事創作和表演蜚聲長三角,著名故事創作表演家吳文昶被譽為“江南故事大王”。桐廬剪紙始於宋朝,既具江南風韻,又獨樹一幟,是剪紙藝術中的一朵奇葩。桐廬的民間燈彩品種繁多,每逢元宵節,各類燈彩表演爭奇鬥艷,城鄉一片歡騰。

  新時代文明實踐

  2018年8月,桐廬縣被列入全國50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充分發揮先行優勢,將中心建設作為推進新時代社會治理的重要路徑、文明建設的實現方式、群眾工作的戰略性工程來抓,堅持“大匯力、大統籌、大組團、大聯動、大禮遇”,逐步形成了以“三支隊伍、六大行動、五個聚焦”為重點的“365”工作機制,相繼創設了“組團送戲、駐館服務”、實踐站所“季度聯賽”、“百隊百村百場”擂臺賽等一系列工作品牌,打造有態度、有高度、有溫度的“中國最美縣”。 

  融合一個中心。突出“德治+法治+自治+智治”理念,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體制,融合智慧治理中心、綜治服務中心、法律服務超市、心理輔導中心建設縣級實踐中心。

  優化兩大平臺。優化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智慧聯動”網路工作平臺,建立“網格員徵單—文化員報單—鄉鎮所領單—大聯動派單—服務隊履單”等“五單”工作流程。優化建設967000百姓熱線暨新時代文明實踐熱線,聯動加盟企業和志願服務隊派送服務。

  推動三會合力。縣級層面設立非公募性質“文明暖城”基金會,為文明實踐提供資金支援;各鄉鎮(街道)建立“鄉賢聯誼會”,發動鄉賢志願者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各行政村(社區)建設“文明理事會”,統籌推動當地文明實踐活動。

  開展四季聯賽。組織開展“百隊百村百場擂臺賽”,每個季度從各鄉鎮(街道)抽選文明實踐站開展“兩兩PK”,比拼規範程度、服務情況、特色項目等情況。

  推廣五項禮遇。推出“政策惠、志願貸、街頭兌、企業幫、大家讚”等禮遇政策,濃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氛圍,動員更多群眾參與志願服務。

  組建七大聯盟。統籌資源,成立理論教育、青少年教育、法律宣傳、科普宣傳、文體服務、便民服務、衛生健康等“七大聯盟”,定期開展“駐館服務”“組團送戲”。

  雙創新城  

  桐廬搶抓“大灣區”“大花園”“大都市區”建設機遇,依託富春江科技城、迎春商務區等産業發展平臺,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雙創優勢日益顯現,吸引了海康威視、東芝等國內外知名公司的投資項目和杭州商學院等高校落戶。除了引進來,桐廬還積極“走出去”,“美國桐廬創新中心”在美國矽谷成立。桐廬,已經成為杭州近郊一座充滿發展活力的創新創業之城。

  生機勃勃的民營經濟

  桐廬,地處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長三角地區。這裡現代産業特色鮮明,已經形成發電設備製造、醫療器械、快遞物流、精細化工、針紡服裝、制筆、箱包等産業集群。浙富水電、龍生股份、“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上市公司,已經成長為桐廬民營經濟的領軍企業和行業佼佼者。桐廬大力發展生命健康、資訊經濟、運動休閒、先進製造四大主導産業,和快遞物流、文化體育、金融服務三大新興服務業;主動承接杭州“擁江發展”戰略,重點佈局富春江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帶、分水江傳統産業轉型發展帶,聚焦富春江科技城、富春山健康城、迎春商務區、高鐵新城等産業發展大平臺,構建全域聯動的“全景式”産業發展新格局。

  富春未來城

  富春未來城位於縣城核心區,依山面水、兩溪環抱,規劃範圍12平方公里。富春未來城總體定位為“兩城兩地兩區”:即“山水生態城、年輕活力城;創新要素集聚地、未來生活展示地;社會治理創新區、未來縣域城市樣板區”;秉持“當下與未來衝突時,擁抱未來;投入與品質衝突時,追求品質;速度與品質衝突時,堅守品質”的理念進行開發建設;空間佈局為兩軸(東興路發展驅動軸和科技大道發展軸)、一心(富春未來城市之心)、兩體(高鐵商業商務綜合體和公共文化藝術綜合體)、兩環(生態活力外環和智慧創新內環),統籌生産、生活、生態三大空間體系,構建生態綠底、疏密有致、山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間。

  目前,中通快運全球創研中心已動工建設;申通國際總部和中式精品酒店項目、韻達科創中心項目已簽訂協議年底前完成土地出讓;雲螞蟻供應鏈總部、“軌谷”産業中心、德國TUV檢測中心等項目已經簽訂意向協議並即將落戶;射頻晶片、合摩人力資源中心等項目已基本明確投資意向。

  富春江科技城

  桐廬富春江科技城以“智慧·風情·生態城”為總體定位,規劃面積約30.8平方公里。園區初步形成以電子資訊、健康醫療、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為主的産業格局,園區初步形成以電子資訊、健康醫療、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為主的産業格局,並建有中國微創外科器械小鎮核心區、省級智慧安防小鎮、省級醫療器械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浙江省科創新材料研究院、浙江大學高溫合金研究所、科技孵化園等科技創新及産業發展平臺。

  浙江省桐廬經濟開發區

  浙江省桐廬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41.3平方公里,下轄桐君、富春江、橫村、瑤琳和分水等五個發展區塊,是浙江省省級開發區中規模大、功能全、最具競爭力的開發區之一。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桐廬經濟開發區已形成工業、商貿、旅遊度假、文化教育四個功能區域,入駐中外企業近400家,成為環杭州灣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杭州地區台資企業最大集聚地之一。

  桐廬迎春商務區

  桐廬迎春商務區是國內首個縣級商務區,地處桐廬縣城新區,南北總跨度5公里,核心區塊規劃建設高檔商務樓宇25幢,總建築面積140萬平方米。目前已擁有眾創空間、海智基地、虛擬現實應用中心、聚邦智創、跨境電商號、鏈谷中國等眾創平臺項目150余個,被評為中國最具活力縣域樓宇經濟樣板區。

  舌尖美味

  桐廬除了深厚濃郁的人文氣息、獨絕東南的山水風光之外,還有令人味蕾大開的養生美食。葉淺予曾為桐廬菜編了一個順口溜:十六回切四點心,醬爆螺螄拌雷筍,油沸饅頭雞子餅,清蒸白條熬餛飩。如今,這一為當地民間稱道的菜譜,隨著時代的變遷已注入新的元素。

  清蒸鰣魚、糖醋鳊魚、幹燒子陵魚等都是桐廬的名菜,其中尤以鰣魚為貴,子陵魚為珍。鰣魚宜清蒸,放置香菇、火腿片,色香味俱全;子陵魚相傳為嚴子陵的化身,形似太湖銀魚,身體細長、不足一寸,油炸後松脆可口,最宜下酒。還有原汁原味的農家鹵豆腐,吸滿了微辣的湯汁,咬一口滿嘴鮮香。另外,糊麥馃、米馃等小吃,都是桐廬舌尖美味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桐廬特産

  茶葉、蜂産品、山茶油、豆腐幹、番薯幹、青筍幹、山核桃、紅曲酒、索面、龍須、水蜜桃、蜜梨、楊梅、箬葉、手工布鞋??

  城市名片

  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

  國際人居環境示範城市

  國際休閒鄉村示範區

  國際花園城市

  中國(杭州)美麗城鄉教育培訓基地

  第八屆中華寶鋼環境獎

  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中國最美縣

  中國長壽之鄉

  中國最美縣城

  華夏養生福地

  全國文化先進縣

  國家生態縣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名縣

  中國天然氧吧

  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

  全國綠化模範縣

  國家衛生縣城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百佳縣

  中國水力發電設備製造基地

  中國民營快遞之鄉

  中國制筆之鄉

  中國蜂産品之鄉

  中國書法之鄉

  中國詩歌之鄉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