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在桐君山景區二期提升改造工程中,現場施工人員發現了一通明代碑刻。“當時施工人員正在種植綠植、修石坎,翻挖過的泥土中露出了石碑,上面還有刻字,我們就挖出來看看有沒有價值。”縣文旅集團工作人員表示,石碑是在桐君山山腳發現的,挖掘後立刻通知了縣博物館專業人士前來查看,目前該位置已重新覆土。
該碑刻寬約52cm、長約60cm,碑首、碑身上半部分及碑座都有所缺失,只剩一塊殘缺的碑身。碑刻的字體為楷書,大部分字體清晰可辨,在碑體約三分之一處,刻字略有磨損。
縣博物館館長陳淑珍考證後認為,雖然碑體碑文內容不全,但依據現存碑文落款“歲次丁卯仲春吉立”,大體可考定,該碑立於明隆慶元年(1567),碑文主要記述了桐君塔的修建歷史。
陳淑珍從碑刻的兩句話推斷,認為該碑與桐君塔相關,“‘塔建自古其年代未考,至宋景定元……’碑文上的這句話與清乾隆《桐廬縣誌》記載桐君塔內容相符。”此外,碑文上書“縣令以是塔為一邑風水攸係……”,則明確了碑刻所記載的塔位於縣城,且為風水塔,與桐君塔的功能性質相符。
“據文獻記載,桐廬縣城歷史上有三座塔,分別是桐君塔、安樂塔與圓通塔。安樂塔于元末明初兩建兩毀,于明萬曆十三年(1576)重建,到天啟三年(1623)再度拆毀,後來沒有再建成。”陳淑珍認為,安樂塔重建年代與該碑刻記述年代不相符。而圓通塔位於圓通禪寺前山頂,久圯,是具有寺廟功能性質之塔,與“邑風水攸係”的性質不相符,“由此可見,該碑刻所記述的內容與安樂塔、圓通塔不相符,所以判定該碑刻記述的是桐君塔。”
一直以來,桐君塔是桐廬縣的象徵和標誌性景觀,1962年11月公佈為桐廬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修建年代已不可考,最早有關桐君塔的記錄出現于乾隆《桐廬縣誌》:桐君塔在桐君山,高七級,不知何時所建,宋景定元年(1260)重修,正德年間(1506——1521)遭雷火,隆慶年知縣董仕禎新之,雍正十一年(1733)及乾隆九年(1744)兩被雷震,未經修葺。
值得注意的是,縣誌中記載的隆慶年知縣董仕禎,以及宋寅、張建中、王守魯、洪佑、汪元湛、俞一中等官吏的名字都出現在該殘碑上,“這些官員的官職基本都是在明嘉靖至明隆慶元年(1567)期間擔任。而根據碑文上‘督造’‘塔匠諸廿’等文字,可以判定碑刻記述的塔修建年代為明嘉靖至明隆慶年間。”陳淑珍表示。
“無論是碑文的落款,還是碑文上官吏的名字,都很好地佐證了《桐廬縣誌》記載的歷史內容。而且用文物來印證歷史,非常具有説服力,所以這塊殘碑也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陳淑珍肯定了殘碑的歷史價值,但是《桐廬縣誌》與碑文還有一處存疑。
“碑文上記述‘大明弘治七年間雷火霹其半頂’與清代康熙、乾隆時期《桐廬縣誌》記載的桐君塔于正德間被雷火所損壞的年份有出入。”陳淑珍推測,從立碑與修縣誌的年代時間差來看,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一是清康乾《桐廬縣誌》記載有誤,被雷火損壞的年代應該是明弘治七年,而不是明正德年間。其二是明弘治七年和明正德年間桐君塔都遭到過雷火損壞,清康乾修縣誌之時遺漏明弘治七年遭雷火損壞的內容。後一種可能因出土碑刻為殘碑,沒有看見詳細記錄,所以存疑。
“我們根據殘碑碑文上的一些年代、人物以及碑文的內容進行推斷,來判定它跟桐君塔是相關聯的。但是歷史需要不斷地進行考證,也歡迎相關專家、文物愛好者一起考證。”陳淑珍呼籲大家一起對碑文內容進行推敲、理解,讓殘碑的內容離史實更近。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金軼潤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金軼潤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