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水稻收割完成,油菜種植灌溉期也已結束。得益於瑤琳鎮白塔嶺水庫灌區管道灌溉工程,村民明顯感到農田灌溉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在以前,這水都漏到了低窪地,那裏水多得不要了,遠的地方卻流不到,村民之間都有矛盾;現在好了,農田都能均勻灌溉到了,矛盾也解決了。”浙江桐廬瑤琳鎮永安村村民虞德林説。
白塔嶺水庫灌區管道灌溉工程是瑤琳鎮貫徹落實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業現代化改革、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浙江省高效節水灌溉“四個百萬工程”建設,深化“五水共治”的有力探索。2018年,該鎮就開始實施高效節水管道灌溉工程,白塔嶺水庫灌區管道灌溉工程為一期項目,于2019年完成驗收,運作一年有餘,成效良好。
該工程新建白塔嶺水庫灌區管道灌溉面積1100畝,覆蓋了畢浦村、永安村2個行政村800畝農田;鋪設輸水管道5.76千米,配套閘閥、排氣閥23座,電磁流量計2套;以大官塘水庫為灌溉水源,白塔嶺水庫為調節備用水源,通過輸水幹管自流輸水到田間,再利用放水閘閥配水到田間原有灌溉渠配水灌溉,灌溉保證率90%。
“簡單講,原先我們通過渠道,即水溝,將水輸送到田間,放水速度比較慢;工程建設後,鋪設在地下的管道裏已有水源,閥門一開,借助壓力,水源立馬能送到田間。”該鎮水利員陸琪解釋。
事實上,白塔嶺水庫灌區管道灌溉工程在諸多方面體現了相比渠道灌溉的優勢。陸琪介紹,渠道灌溉雖前期造價低,但經多年運作滲漏淤積現象較嚴重,輸水能力嚴重不足,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不足0.5,灌溉保證率不到60%,不僅每年農忙前都要先清理渠道,而且一年一修的後期養護成本也很高。
利用管道灌溉,幾乎不佔用農田面積,前期造價雖高於渠道灌溉,只要沒有人為破壞,使用年限可達20年,且後期養護成本很低;管道內不會出現滲漏淤積現象,管道輸水系統水利用系數可達0.95,灌溉水利用系數可達0.9;根據運作效果來看,800畝農田年節約灌溉用水約44萬立方米。
效果好不好,百姓説了算。虞德林形容以前放水灌溉是一件農戶關心的“大事”。“先用水溝灌溉一塊田,最起碼要一天,還可能放不到;這個管道接起來後,這裡水一放,車子騎到最遠的地方,水早就‘哄哄’出來了,老百姓都笑了,覺得這個方法真好,水來得快,每個地方也都能灌溉到,效益很好。”虞德林説,“大事”變成了“小事”,大家再也不愁了。
項目建設時特意安裝的電磁流量計,為後面工程項目建設奠定了研究基礎。記者了解到,瑤琳鎮高效節水管道灌溉工程共有三期項目,規劃建設管道灌溉面積5700畝,二期為丘塢水庫、大官塘水庫灌片和冷塢水庫灌片,三期為吳家楊家灌片,目前都在規劃中。預計全部建成後,年供水量60萬立方米,年節約灌溉用水約75萬立方米,農田灌溉保證率達90%,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9,新增糧食生産能力約135噸,有效促進節水減排,保障糧食安全,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金黃璐敏 柴蓬 邵文弘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金黃璐敏 柴蓬 邵文弘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