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桐廬縣桐君街道迎賓社區柯家塆居民小區,是建於80年代的老小區。小區四面通達,無圍墻、無物管、無保安,是個典型的開放型小區。進出人員雜,管理難度大,如何改變現狀?這個難題一直困擾著迎賓社區工作人員。
為拉近居民與居民、政府與居民之間的距離,由此創辦了“柯家塆鄰里中心”,並在春節前正式投入使用。成立短短三個月時間,“鄰里中心”卻已初顯成效:小區面貌煥然一新,環境衛生改善提升;停車就位秩序漸好;消防安全意識增強;治安狀況穩中趨好;鄰里糾紛明顯下降;居民和睦相處融洽……鄰里中心的開辦起到了其他封閉式小區物管和保安不可替代的作用。
開放型居民小區如何開展社區工作?“鄰里中心”又是如何為居民們帶去實實在在的方便?
居民老有所去
走出家門不遠,居民就能找到集動靜一體的多功能場所。在這裡,可以讀書、看電視、看報;參與適量的體育活動;學政治、學文化,關心國家和縣內外大事,互相交流,融洽感情。
居民老有所為
“鄰里中心”14位義工是上了年紀的志願者,不計報酬,盡心盡責為居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為60歲以上老人群體排憂解難。提供各類服務諸如:義務理髮、量血壓、修電燈、裝修自來水小龍頭、通污水管、代收快遞、雨傘出借等等。自“鄰里中心”開辦以來,為民服務項目累計達1500人次。充實老年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感。
開展環境衛生全方位的整治
實行樓道長、網格員和義工的責任制。通過常規化管理,加強巡邏、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小區環境衛生有保障。
化解鄰里矛盾,融洽鄰里關係
居民房屋滲水影響到下面住戶、小孩吵鬧妨礙鄰里休息、電瓶車私拉線充電等等小區常見問題不可避免,且容易引起鄰里糾紛矛盾。問題發生時,“鄰里中心”工作人員均在第一時間到現場及時處理,化解矛盾。如小區九幢一單元二樓一住戶電瓶車經常窗外私自拉線充電,存在消防安全隱患,三樓住戶勸説不聽,於是反映到“鄰里中心”,“中心”工作人員到府耐心做勸導工作,戶主終於採納了意見,停止室外挂線充電,一場鄰里矛盾由此化解。自“鄰里中心”開辦以來,調解鄰里糾紛共六起,深受居民好評。
政令通暢,起好“紐帶”作用
通過鄰里中心這個載體,社區黨委可以在第一時間聽到居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以便提供上級政府作出決策。下情上達、上情下達,政令通暢,社區領導也經常到“鄰里中心”來指導開展工作,密切了上下和黨群關係。
以點帶面,推動整個社區工作
“鄰里中心”不僅限于柯家塆小區服務功能,而是“以點帶面”輻射到整個社區的其他小區。如“鄰里中心”兩次與縣環衛處取得聯繫,幫助疏通小嶺路和陸家塆小區的化糞池和污水池。
黨建引領,一個黨員一面旗
“鄰里中心”14位義工有8位是黨員,均是退休老黨員。年紀最大的已有74歲。有的黨員還身患糖尿病和腰肌勞損等疾病。他們黨的信念強、實踐經驗較豐富。當前的疫情防控和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工作,都是幹在前、作表率。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和威信。“鄰里中心”作為疫情防控值日點和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點,黨員帶領一班人輪流值班,堅守崗位,從不託人。在防控疫情中,黨員帶領其他義工設點檢查120余人次。挨家挨戶到府分發“防控通知”,上下樓梯跑,遍了小區39個樓道、668戶住戶,每人平均跑樓梯四次,累計3200米高程,比聞名世界的華山海拔高程還要高出1000多米。在黨員的模範帶領下,連續一個多月,義工們起早摸黑為居住本社區的兩位援鄂醫務人員的家庭送菜、送物、清理生活垃圾和修理家電、門鎖,關懷備至。疫情防控緊張時期,小區袁子聖家兩老都已80多歲,疾病纏身,急著要去醫院就診,黨員黃乃明急老人所急,與社區取得聯繫同意後,特事特辦,專門為兩老開辦了“通行證”,提供了出行和治病的方便。
“柯家塆鄰里中心”從開辦至今,短短的三個月時間,收效頗大。義工們的所作所為,把小區居民當作自己親人對待,其工作得到居民們的共同認可。小區居民也把鄰里中心當作自己的家,有事無事都愛來坐坐,聽聽,看看,聊聊。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記者 段九君 通訊員 朱運錢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記者 段九君 通訊員 朱運錢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