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桐廬專題 > 創新桐廬 新聞詳情
讓外來人員參與管理 浙江桐廬“新桑園人之家”打造社會治理新模式
中國網 · 何曉 金黃璐敏 汪傑菲 | 發佈時間2020-05-12 12:15:14    

   “村口流動攤販太多,車輛進出擁堵不説,環境衛生也變差了,必須好好整治……”在浙江桐廬鳳川街道桑園村每月一次的例會上,總能聽到“新桑園人”關於桑園村建設管理的意見建議,居住在這裡的外來務工人員有了更大的“話語權”,也有了更強的參與感、融入感。

  鳳川街道洋洲片區是企業用工的“聚集地”,其中桑園村本村人口887人,外來人口卻有8000人左右。為了讓外來務工人員住得安心,街道以桑園村為試點,創建“新桑園人之家”,選出長期穩定居住、思想素質好、威信度高的“新桑園人”代表,共同參與桑園村的村級事務管理工作,探索出一套共商共管共用的流動人口管理新體系。

  在街道支援下,“新桑園人之家”成立以來,已累計開展垃圾分類、美麗庭院、出租房管理、消防安全等各主題性議事活動60多次,參加人數達720余人次,解決熱點難點問題110多件。

  流動攤管理一直是村裏的“老大難”問題,村內主道路比較狹窄,每天流動早餐一上街,上班時間段常引起路口交通擁堵,且給環境衛生帶來不小的壓力,村民對此反映強烈。

  通過摸底,了解到經營這批流動攤的75%為非本村村民,村幹部借助“新桑園人之家”這一平臺,邀請經營戶、部分村民、黨員等參加,把問題擺在臺面上、解決在溝通中,最終經營戶從心底認同、支援村裏的工作,由露天經營轉為室內經營,桑園村多年“頑疾”得以順利解決。

  吳加秋、章錫通等村民都是桑園村生活了10多年的“新桑園人”,“我們很多外地人都參加過這樣的會議,這個平臺給了我們‘發聲’的權利。‘新桑園人’提出的建議、意見,村裏都會及時進行協調解決,建立這樣的平臺對桑園整體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這是他們的共同心聲。

  像這樣發揮“新桑園人”力量,解決村裏“停車難、停車亂”、美麗庭院、垃圾分類等問題的例子還有許多。“每個月都挑選三名‘新桑園人’代表,形成‘村—新桑園人代表—新桑園人’的管理體系,共同參與桑園村的管理建設工作。”鳳川街道桑園村黨支部書記趙有金説,桑園村長期因為外來務工人員聚集而産生的系列社會問題得以有效緩解,外來人員對於桐廬的歸屬感也逐漸加深。

  這種管理模式讓桑園人更加有凝聚力。疫情期間,桑園村是桐廬最早實行管控的村莊,村民踴躍報名參與卡口檢查、村莊巡邏等工作,積極捐款捐物。同時得益於“新桑園人之家”這一平臺,面對春節後返工返租的流入人員,村裏提前通知了各新桑園人代表,由他們告知每一位返桐人員需要注意的防疫事項,亮碼、測溫、居家隔離,大家都十分配合,整個疫情期間桑園村感染病例“零發生”。

  “新桑園人之家”協商議事機制實施以來,讓外來人員從“暫住”變為“居住”,從被動管理到主動參與,讓管理規則無形于“自己家園自已建”的理念中。對於鳳川街道而言,管理與服務外來務工人員,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增加他們的歸屬感只是圍繞保障民營經濟發展“軟實力”的一個方面。

  今後,鳳川街道也將不斷提升服務保障平臺的“硬實力”,通過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發揮“桐心”議事會“商”與“議”的作用,以發展為中心凝聚各方力量畫好最大同心圓。

來源:中國網    | 撰稿:何曉 金黃璐敏 汪傑菲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何曉 金黃璐敏 汪傑菲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