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上走到線下。新年第一天,浙江“青年之聲”迎新毅行活動就吸引了500多名青年和杭州市民的參與,此次毅行全程13.5公里,走過21600步方算完成。
團浙江省委副書記朱林森説,活動旨在擴大“青年之聲”的品牌影響力,同時倡導青年健康運動,喚醒公眾低碳出行和環保生活的意識。
資料圖
用“網際網路+”思維與青年互聯互通
當天,由團浙江省委傾力打造的包括“青年之聲”創業服務聯盟、“青年之聲”志願服務聯盟、“青年之聲”健康服務聯盟、“青年之聲”心理服務聯盟和“青年之聲”婚戀服務聯盟在內的“青年之聲”五大服務聯盟同時成立。
這些覆蓋創業、志願服務、婚戀、心理、健康等領域的聯盟,將成為反映浙江青年呼聲、回應浙江青年訴求、維護浙江青年權益和服務浙江青年成長的大型互動社交平臺,“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探索實現團組織與廣大普通青年之間的直接聯繫互動,形成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青年工作新格局。”團浙江省委副書記王慧琳説。
據了解,2015年6月8日正式上線的浙江“青年之聲”,目前已形成PC端與移動端相結合,以微網志、微信為運作、配合平臺,微邦為通信平臺的“三微一體”運作機制,實現了浙江省、市、縣三級團組織以及省屬高校、企業的全覆蓋。目前,全省共建立平臺2712個,註冊用戶43萬餘人,共收到問題7.7萬餘個,需要回答的5.7萬個問題,已回復5.4萬餘個,回復率超過96%。
資料圖
與此同時,團浙江省委定期整理方便公開、具有共性的問題,通過網站、微網志、微信、手機報等進行推送,擴大“青年之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此外,通過線下配套活動,“青年之聲”分享團走進基層,與青年“零距離”接觸互動,增強對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今年,團浙江省委還將探索建立團省委書記、各職能部門同青年面對面或線上定期交流的常態化機制,拉近與青年的距離,並通過整合黨政、社會、企業資源,幫助青年解決具體問題。
目前,浙江“青年之聲”已聚集了包括法律、婚戀、心理、創業等方面的專家,以及風險投資、天使投資人等在內的特邀專家17萬人。同時組建了200多支專業服務團隊,針對青年的個性化需求提供服務。
資料圖
有了“鍵對鍵”,還要“面對面”
因治水而聞名的浦江縣,如今掀起了一股鄉村旅遊熱。青年陳青松看好浦江鄉村旅遊的發展前景,毅然回鄉創業。回到浦江後,陳青松集聚了一批有創業夢想的年輕人來到虞宅鄉新光村的靈岩古莊園。
靈岩古莊園是一座百年老宅院,其廿玖間大院保存較為完好,陳青松等人想在這裡用“網際網路+旅遊”的發展模式打造鄉村旅遊品牌。“但沒有當地鄉政府的支援,再完美的發展計劃也只是一紙空文。”陳青松説。
通過“青年之聲”平臺,浦江共青團得知陳青松面臨的難題,立即與虞宅鄉政府和縣旅遊局取得聯繫,為陳青松牽線搭橋。在浦江創業服務小組的努力下,陳青松等青年與虞宅鄉政府簽下了旅遊發展戰略協議,成功入駐古莊園的廿玖間大院,以O2O的形式經營手工藝品和浦江農産品。
新光村旅遊項目開始實施後,為更好地滿足創客需求,浦江共青團又攜手青年創客在新光村成立了青年創客基地及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網上召集、網下執行,幫助更多青年實現創業夢想。
資料圖
除了幫創客圓夢,“青年之聲”有時還會扮演“調解員”的角色。
永康是一個外來人口較多的城市。四川在永青年周某與他人因言語不合而發生肢體衝突,對方還向周某約架。為了化解矛盾,周某通過“青年之聲”互動社交平臺,聯繫到了經濟開發區調解室委託調解。“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周某在解決矛盾後説。
團金華市委認為,“青年之聲”不只是一個“你問我答”的提問平臺,更應該通過平臺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蘭溪水閣小學學生小陳等希望擁有漂亮耐用的書包和文具盒,但由於家庭經濟條件不好,一直沒能如願。水閣小學朱老師就把他們的微心願反映給了“青年之聲”平臺。得知小陳等人的微心願後,蘭溪共青團組織了一場《我的微心願》第一季“愛·在書包裏”愛心發放儀式,短短幾天,就募集了8萬多元的圓夢獎學金和愛心助學款,併為70名山區孩子送上書包和文具盒。
資料圖
從“聽説答問”到“辦事解憂”
“大學生創業如何註冊企業?學校是否提供創業補助?”即將畢業的寧波城市學院2013級藝術設計專業的查同學將自己的創業煩惱拋給了“青年之聲”,在得到詳細解答後,不到5天就順利地拿到了自己公司的營業執照。
憑藉開展多年的“雙網互動”團建模式,目前,團浙江省委正大力推進全省統一的“市、縣、鄉、網格”四級“青年之聲”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體系建設。
結合青年集聚和資源分佈狀況,借鑒基層黨建和綜治網格劃分和管理,截至目前,浙江已建立團建網格5.3萬餘個、QQ群或微信群8萬多個,覆蓋全省所有網格,並基本覆蓋全體青年;同時,依託青少年宮建立市縣兩級綜合服務中心,建成市縣鄉三級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717家,每個網格至少整合1處實體陣地。
資料圖
同時,省市縣三級團委努力將資源向網格傾斜,通過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團內資源,讓游離在團組織之外的社會力量面向基層“進網入格”,實現資金、資源、隊伍“三下沉”。
據統計,2014年、2015年,僅省本級下撥的用於各級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的經費就達3400多萬元。2015年,全省各網格開展的活動多達20萬餘次,累計服務526萬人次,解決青少年困難10萬餘件。
在全面推進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實體陣地建設的同時,團浙江省委還嘗試探索建設“青年之聲”網上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目標是實現共青團和青年工作服務的網路化、管理資訊化和數據一體化。
團浙江省委希望,通過“青年之聲”網上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各級各類團組織和準入平臺青年社會組織的線下服務項目在網上大聚合,並使基本資訊和重點工作項目數字化。“從而最大限度地獲取、匯總和收集青少年數據,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有效了解青年需求,提高共青團工作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針對性。”朱林森説。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浙江構建網際網路時代的“青年之家” 加強“網際網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