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溫州 新聞詳情 A- A+
讓城市像海綿一樣 溫州試點建設4個海綿城市示範區
發佈時間:2021-07-08 10:16:32    

   雨天不再濕鞋、夏天不再燙腳、暴雨不再看海,整個城市就像海綿一樣有“水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當久晴或乾旱時又能把蓄存的水“釋放”加以利用。這樣的“海綿”效果,和諧而又美妙!

  近日,溫州市已完成《溫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區實施方案》(簡稱《方案》)的編制並上報省裏批復,計劃通過三年時間,打造8.04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區。

  海綿化設施改造

  探索生態居住示範樣板

  據了解,該《方案》由浙江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和溫州設計集團市政設計院共同編制。我市選擇了老舊小區、未來社區、特色小鎮、圍墾區等四種建設類型,全力打造四大示範區,它們分別位於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浙南産業集聚區等四個區域範圍內。

  對此,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列入海綿城市示範區的各個區域地形、生態和開發特點都具有鮮明的代表性,通過不同實踐路徑承擔不同目標任務,共同建設海綿城市,可以探索出更多的示範標桿和樣板進行全面推廣。

  比如,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生態示範區包含老舊小區改造區域和白鹿洲公園輻射區,具體範圍北至橫河,南至劃龍橋路,東至橫河,西至飛霞南路。居住人口數量大,特別是溫州體育中心體育場周邊分佈著數個老舊住宅區。此次規劃借助亞運會舉辦的契機推進海綿化改造,打造成全市域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樣板。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給排水管網改造及水環境品質提升等。

  據介紹,橫河北小區、橋兒頭新村等小區存在部分室外埋地雨污管道老化、堵塞、泄漏,部分雨污水管管道錯接、斷接、混接等現象。“污水零直排”工程將對錯接、斷接、混接的雨污水管進行開挖改造,同時開展路面修復、井蓋整治等,實現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管網全覆蓋。此外,該區域還計劃在進行建築內外和基礎項改造上,進一步提升景觀綠化相關設施建設,並結合溫瑞塘河和白鹿洲公園等公園綠地進行海綿化改造。

  近年來,溫州多個省級未來社區創建試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垂直綠化等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也紛紛得以應用。此次方案將龍灣富春未來社區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區,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雨水控制模式。

  在未來社區規劃建設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綠色屋頂、透水鋪裝等低影響開發設施,通過建設小海綿設施,減少進入雨水管網的雨水量。同時,在有需要的地塊設置雨水蓄水池,對溢流雨水進行調蓄儲存,實現雨水資源化利用。

  依託區域特色

  打造風景優美海綿區塊

  甌海生命健康小鎮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區位於茶白片上蔡單元。具體範圍北至學府路,西接溫瑞大道,東南臨甬臺溫高速公路,由三條道路圍合形成三角形區域。該示範區以河道綜合整治、建築與小區海綿城市建設為主。

  該區域借助特色小鎮建設,實現社區型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計劃推進環大羅山科創走廊醫療器械總部園(健康産業創新中心7號樓)、基因藥谷一期(浙大院士産業園)、南白象街道上蔡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工程、溫州市南片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等建築與小區類建設項目,設置雨水花園、植草溝、透水鋪裝、綠色屋頂等海綿設施,助力甌海生命健康小鎮創建AAA級旅遊景區改造提升工程建設。

  位於濱海園區的濱海圍墾區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區規劃面積2.3公頃。該區域以新建項目為主,新建住宅、公建、道路等項目設置小型海綿設施為主新建公園綠地項目依託大海綿佈局,增加水域面積。

  “由於該區域處於金海湖水系末端,需承擔上游及本片區部分排澇功能,同時易受到海潮的影響,將存在‘澇、洪、潮’多重水安全威脅。”溫州設計集團市政設計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片區內水系應遵循生態優先的原則,採用生態駁岸、湖泊生態系統等多種措施調整水生態系統的調蓄和自凈能力,打造優美宜人的濱海圍墾風景。

  同時,該片區還計劃對濱海十三路、天瑞大道等10多條道路採用“滲、滯、凈”等技術措施,通過設置透水混凝土、透水瀝青等形式,實現城市道路的海綿化改造。

  讓城市像海綿一樣

  實現雨水的“吐納自如”

  近幾年來,溫州一直在探索建設海綿城市,楊府山公園、肯恩大學、三垟濕地公園、九山路等項目都融入了“海綿”設計理念,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海綿城市建設帶來的建設紅利。為加快全域提升城市“海綿基因”,去年3月我市發佈了《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未來的溫州,不只是道路,公園、綠地、社區、湖泊等都將成為城市的海綿體。而《溫州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管理辦法(試行)》也于7月8日起施行,要求溫州市行政區域內的新建、改建、擴建等建設工程項目應融入海綿城市理念,海綿城市建設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使用。

  經常有逛楊府山公園的市民會發現,即使下雨天,漫步在透水瀝青鋪就的步道上,鞋子也不太容易打濕,因為透水瀝青有著較好的耐久性和高透水性。除此之外,公園內還使用了塊石嵌草、石板汀步、礫石小道等不同的生態透水技術形式,加強對雨水的滲透、收集,有助於對園內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恢復。據介紹,整個楊府山公園雨水管理系統設置採用了“一湖一溪一網”的結構,將公園水系與外部河道連通,同時公園四週高、中間低的設計,使公園內的雨水自然排放、自然匯集至人工湖,這樣就使得在這裡雨水是“跑”得比較快的。

  即將完工的金海園區綠化景觀EPC工程也在東門浦、新川浦、金海大道等項目中融入了海綿城市設計理念。比如,東門浦、新川浦、金海大道等均採用了透水鋪磚、雨水花園、生態旱溪等設置海綿化排水設施及系統,特別是東門浦還設置了濕地凈化系統等。

  “如今我市仍有不少區域會出現‘大雨淹路’‘暴雨看海’的囧境,海綿化改造勢在必行。”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隨著這些重點項目建設以及四大示範區的成功打造,將為溫州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寶貴經驗和樣板。不僅如此,溫州各個城區也在積極編制適合本土的海綿城市實施方案,以進一步系統化全域推進溫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溫州日報 笑銀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