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的明明是金的,用了兩年居然斷了。”近日,李女士拿著斷裂的手鐲,向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稱自己兩年前購買的金手鐲,出現了斷裂,要求商家賠償,並給出合理解釋。
投訴:金手鐲突然斷裂,商家拒絕賠償
大約兩年前,李女士在某黃金珠寶店購買了該手鐲,手鐲樣式是由五個金環組成。近日她發現,其中一個手環斷裂了。於是,她找到商家理論。但商家卻不承認斷裂的手環是他們金店的産品。
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投訴後,第一時間前往商家處進行調查。商家表示,李女士確實購買過該手鐲,但這個單獨斷裂的手環不是店內産品。
老闆的解釋是,斷裂的這個圓環雖然外觀差不多,但是他們沒有這樣的做工。同時,金店老闆把斷裂的手環重新拼接起來,發現該圓環比其他幾個環小了一點,肉眼直觀很難分辨。
調查:“真兇”難查,到底責任在誰
考慮到幾個圓環是分別獨立的,同時缺少原産品圖片,又存在兩年的使用期,執法人員認為,手鐲存在被調換的可能。於是,執法人員再次詢問了李女士及其家人,手鐲是否曾借給其他人,或者家中是否有類似飾品。但李女士和家人,包括親戚均予以否認。一時間,追查手鐲品質問題陷入僵局。
為了儘快查明事件真相,執法人員再次前往該金店進行調查。商家説,李女士將此事發佈到抖音等網路平臺,此舉已經影響到他的生意。同時,根據個人經驗,如果這個金環丟失,可能會被金店回收。因此,他希望執法人員能夠排查一下附近回收黃金的店舖。
真相:消費者女兒“狸貓換太子”
雖然線索很少,但為了解決消費糾紛,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刻組織人力,對該店所在轄區及附近鄉鎮的金店及加工店舖進行排查。
一個星期後,他們終於在附近鄉鎮某珠寶加工店得到反饋資訊。該加工店老闆確認,前不久回收過一個類似的金環。該金環經金店老闆和李女士辨認,初步斷定就是李女士配套的金環。
店老闆説,金環是一個年輕女孩帶來的,他按回收價格回收了,並且對方還買走了店內一個相似的手環。老闆表示女孩買走的手環並非純金打造,只是普通的飾品,售價僅為20元,並拿出了相關票據。
通過調取監控,他們發現該女孩居然是李女士的女兒。留存相關證據後,執法人員立刻與李女士的女兒取得聯繫。李女士女兒當場承認,是她偷拿金環換錢,並把假手環放回,以防家長髮現。
隨後,執法人員立即組織雙方進行調解。金店老闆表示李女士是自己的顧客,雖有誤會,但考慮未造成嚴重後果,希望李女士刪除相關視頻,不再追究其責任。李女士也為女兒所犯錯誤表示歉意,並承諾刪除視頻。事後,雙方均對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感謝。
提醒:消費糾紛,通過正規渠道依法維權
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消費者,購買貴重物品時,要留存好相關票據及照片,並妥善保管。遇到消費糾紛時,消費者應當保留證據並通過正當渠道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切忌在事實不清的情況下,發佈有損商家名譽的資訊。同時,商家也要積極配合調查,維護自身品牌形象。
來源: 台州晚報 | 撰稿:許靈敏 閆宏昊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