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衢州 新聞詳情 A- A+
荒地變資源 衢州這個村合力打造“共富單元”
發佈時間:2021-11-09 10:57:03    

  遊園會、長桌宴、燈光秀、篝火音樂會……上月底,伴隨著習習秋風,為期兩天的“金色同弓鄉野風情節”在常山縣同弓鄉拉開帷幕,沿著同心村蓮心灣的400畝荷塘,遊客們在美食與美景中感受了一番“聖荷繞花溪、人在畫中游”的田園詩歌別樣意境。

  “以前這裡是一片荒地,沒想到現在開發得這麼漂亮,今天不虛此行。”特地從衢州市區趕來的市民詹先生讚不絕口。

  遊客飽了眼福,村民賺得盆滿缽滿。做烤餅生意的老陳説,兩天時間自己賺了1000多元,抵得上在外面打好幾天零工的收入。

  依託同弓鄉近年來啟動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同心村將村裏的零散、拋荒土地統一打包,與常山綠色大地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簽約合作開發。在經過播種荷苗、修築棧道、混養魚蝦等項目運作後,佔地400畝的蓮心灣創業農業産業園初具規模。正如村裏所期望的,蓮心灣一經面世,不僅成為同弓鄉村旅遊的“吸睛”勝地,還能直接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個人的雙雙增收致富。同心村黨支部書記鄒清華介紹,目前光是租金,村裏每年就能拿到36萬元,村民每畝地也能獲得700元的收益。

  “沉睡”的土地變身景區,拋荒的農田得到盤活。在發展美麗鄉村的同時,同心村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豐收。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也讓正在進行的二期徵遷工作“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同心村區塊土地簽約流轉137戶,完成率為76.11%。

  “蓮心灣是村民參與、政府協調、村委幫忙、企業運營,四方共同打造的‘共富單元’。”常山綠色大地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利權説,環繞蓮心灣,公司還將陸續開發康養合院、特色民宿、高端創意農業園等文旅業態,最終將實現景點串聯成線、産業互補,不斷拓寬共同致富路。

來源: 衢州日報    | 撰稿:方俊 劉青 通訊員 楊貝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