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021“生物多樣性金融主流化”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在會上,開化作為唯一縣級政府代表,以“搭建‘兩山銀行’新平臺,開拓‘共同富裕’新路徑”為主題,分享了創新經驗。
走進海拔380米的開化縣中村鄉大源頭自然村,民房依山而建,溪流穿村而過,不時能看到遊客“打卡”、畫家寫生,一幅山水田園畫卷展現在人們眼前。就在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多年無人居住,雜草叢生的“空殼村”。如今這樣的變化,得益於開化對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的理念更新。存入綠水青山,取出金山銀山。開化通過搭建“兩山銀行”新平臺,將大源頭自然村29棟閒置民房進行統一收儲,引進社會資本,共同打造國內首個回歸自然的藝術家古村落,既有效開發利用沉睡的、散落的生態人文資源,又帶動扶貧消薄、村集體增收,加速生態紅利釋放。截至目前,開化“兩山銀行”已收儲閒置農用地1000多畝、閒置用房600多幢,先後獲得16.1億元融資,帶動20余個傳統村莊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
依託金融力量,開化“兩山銀行”聯合農商行等金融機構推出了“零碳相伴”貸款,借款人以經專業機構評估的生態産品價值為質押進行貸款,額度最高為碳匯評定價值的20倍,預計可讓集體和群眾獲取91.6億元森林碳匯紅利。今年5月,馬金鎮花園村憑藉村裏5244畝林木資源成功拿到了300萬元“零碳相伴”森林碳匯價值質押貸款,用於開展綠化造林等生態修復項目,助力生態保護。這也是浙江省首筆森林碳匯價值質押貸款。
開化憑藉“兩山銀行”多點打通轉化通道,形成了“老百姓創業增收、村集體經營壯大、投資方創收盈利”的三級聯動共贏體。在開化縣音坑鄉下淤村,村民以閒置房屋、農田、宅基地入股,由村集體統一發展水岸旅遊、生態農業、文創産業等多種業態,最終以土地分紅、購買養老保險等利益共用機制進行反哺,實現了資源變資産、村民變股民、打工者變經營者、單贏到多贏的轉變,書寫了“十里水岸勝過千畝良田”的佳話。
“接下來,開化將繼續發揮好‘兩山銀行’這一生態價值高水準轉化平臺,破解鄉村振興、農村改革發展進程中的難題,推動生態資源從低小散亂開發向規模集約開發轉變,從局部保護開發向全域保護開發轉變,從美麗鄉村建設向美麗鄉村經營轉變,努力讓更多百姓共用生態紅利,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開化縣發改局局長吳照生説。
來源: 衢州日報 | 撰稿:吳雅璐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