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多名集卡司機,大部分戶籍在外地;500多艘寧波籍貨輪長年航行在江河大海,為了配合證照辦理,輪船需要停航,航運企業的運營成本因此增加;網約車新業態出現後,數千名計程車司機身兼多職,他們需要辦理的營運證件、車輛檢驗等事項,一年超過200項,計8萬多件。
因為交通運輸的流動性,導致人、船、車等的檢驗和證照審批辦理不便。今年5月,外地貨運司機從業資格證年審要回戶籍地辦理的問題,也引起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重視。
如何破解人、船、車異地事項辦理難,為全國性難題尋找“寧波解法”?連日來,記者展開了調查。
貨運司機辦理從業資格證年審不用回戶籍所在地了
今年6月底,寧波港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港外作業隊駕駛員黃海波並沒有離開寧波,在市交通運輸局行政審批窗口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的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年審,通過交通運輸部便民政務服務系統完成了審核。而在以往,他每年都要回老家河南辦理從業資格證年審。對此,他感到很慶倖。
今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寧波舟山港考察時,黃海波向總理反映,他和許多同事的從業資格證年審要回戶籍地辦理,非常不方便。總理當即表態,要回應合理訴求,確保年內解決問題。
根據黃海波等貨運司機反映的問題,寧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部門迅即行動,深入港區碼頭和企業一線,組織開展座談調研,精準掌握貨運司機特別是省外司機在辦理政務服務事項中的一系列堵點和癥結,逐個分析原因,科學研究對策,及時向省交通廳和交通運輸部提出改進意見及建議,並得到採納運用。
5月27日,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便民政務服務系統”上線“網上年審”功能,貨運司機不必再回戶籍所在地辦理營運證年審,只要通過網路即可辦理。同時,普貨、危貨和旅客運輸車輛駕駛員的從業資格證及車輛道路運輸證辦理等事項的“跨省通辦”問題,也在此次得到所有解決。
5月28日,市交通運輸局審批窗口派出業務骨幹,專程趕赴寧波舟山港相關碼頭,為司機們“面對面”答疑解惑、“手把手”現場幫辦。
目前,在寧波從業的貨運司機超過10萬名,其中數萬人的從業資格證在外地,以後,這數萬名貨運司機不必再為了證書的年審事宜來回奔波了。有數據顯示,我國道路貨運從業人員約2100萬人,因此,這項源於寧波、涉及全國的“聯網”和“觸網”改革,將惠及2000多萬人的龐大群體。
遠行船隻“不停航”完成證照變更航運企業運營成本降低了
寧波遠洋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所屬“聯合17”輪的證書變更事宜,在4月中旬的某一天實現了“日結”,這在以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寧波遠洋因重組更名,公司旗下幾十艘船舶的檢驗證書、登記證書等經營管理類證照需要全部變更,涉及交通港航和海事部門的8份證照,有些甚至互為前置。以往,這些證照完成變更至少需要17個工作日,在此期間,船舶還需要停航。
為了減少船舶停航造成的損失,交通港航、海事等部門積極協調,推出“一船多證一次通辦”多部門協同發證服務,通過“容缺辦理、告知承諾、免交證明、同步申請、協同辦理”等五項服務舉措的疊加,為企業打造了一條“不停航”辦證的捷徑,極大地提高了船舶辦證效率。
在對寧波遠洋試點服務成功的基礎上,9月16日起,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寧波海事局,聯合推出國內航行船舶證書跨部門“多證聯辦”,幫助航運企業快速實現從船舶購置到投入運營的全部證書全流程聯合辦理,這在國內屬於創新之舉。
據了解,國內航行船舶從購置到投入運營,需要向交通港航、海事部門申請辦理名稱核定使用通知書、檢驗合格通知書、所有權登記證書、檢驗證書、國籍證書、最低安全配員證書、臨時安全管理證書、營業運輸證等船舶證書。辦理上述證書,需耗時近1個月。這期間,所屬船舶為了配合證書辦理需要停航,航運企業的運營成本因此增加。
寧波跨部門“多證聯辦”服務的推出,大幅壓縮了辦證時間,船企提交材料得到精減,辦證效率顯著提升。“多證聯辦”服務實現了“群眾跑腿”向“數據跑路”的轉變。依託國家海事協同管理平臺、浙江政務網2.0平臺等渠道,交通運輸、海事部門擴大了船舶證書“全程網辦”範圍,推行了船舶電子證照應用,進一步實現了船舶數據共用。
據悉,目前我市有寧波籍國內航行船舶551艘、1031萬載重噸。很多船隻長年在江河大海上航行,停靠于各港口,歸航對這些船舶來説是一件奢侈的事。寧波遠洋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峰曾向媒體算過一筆賬,每艘船光是滯港費1天就要5萬餘元,不停航辦證,使公司實現了辦證、營運兩不誤,每艘船能節省經濟成本超過百萬元,整個公司節約的運營成本超過3000萬元。
事實上,這樣的改革,早在幾年前就已春潮萌動。2016年,寧波成立了全省港航系統首個市、縣兩級聯合辦事機構“寧波船檢象山聯合工作室”,讓市、縣兩級驗船師“交叉使用”“登船辦”,打通了港航政務服務“最後一公里”。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依託“寧波船檢象山聯合工作室”的平臺優勢,整合市、縣兩級資源聯合辦理船舶業務,通過“網上辦”“就近辦”“登船辦”“郵寄達”等方式,優化辦理過程,實現船檢事項“一站式”簡化辦理,為海運企業和船舶經營人節省了時間成本。在疫情防控期間,該平臺試行船舶圖紙“電子化”預審,以電子版形式反饋審圖意見,審核完成後一次性補交紙質圖紙;採用“遠端檢驗”確認修船項目和標準,通過視頻連線實施“雲”監督,打造高效便捷的船檢服務體系,為海運企業和船舶經營者年均節省船舶營運和辦證成本200余萬元。
網約車和計程車司機身份“自由切換”資格證有效期一直延續到退休
網約車剛剛上線時,面對這一新業態,傳統計程車行業直呼“狼來了”。如今,不少司機師傅可以從容地進行身份“切換”:新換領“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後,既可以開網約車,也可以駕駛傳統巡遊計程車,而且從業資格證的有效期可以一直延續到法定退休年齡。
從網約車到共用單車、共用汽車,群眾在交通出行上充分享受到了“共用經濟”的紅利。然而,網約車剛剛興起時,給傳統的計程車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從業人員也需要持有不同的資格證。同一行業新老業態間的“隔閡”,使得同時從事網約車和巡遊計程車駕駛的司機需要考取兩本不同的從業資格證。這種局面從2019年起被打破,當年9月,市交通運輸局正式推行計程車從業資格證“兩證合一”,司機們可在網約車司機和傳統巡遊計程車司機這兩種身份之間自由“切換”。這項改革惠及全市近4萬名巡遊出租汽車駕駛員和2萬餘名網約車駕駛員,改革舉措也被上升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
此後,辦證和監管環節不斷得到完善。比如:多方聯動,推行全程辦證“零見面”;搭建出租汽車監管平臺,整合事前審批、事中監管和事後處罰全過程管理功能;聯通公安、國稅、交通部門之間的數據調用介面,實現申請人員準入資質實時審驗;優化辦證流程,在全省率先實行考試現場發證,從業人員考試後領證,由原先需要跑3個部門、歷時半個月優化為全程“跑零次”,真正實現了辦證全程“線上申報、全程網辦、免費考試、現場領證”,極大方便了計程車司機群體。
交通服務窗口從18個減少到4個業務量卻在逐年增加
調查採訪期間,記者時常到市行政服務中心“轉悠”,發現到交通辦事窗口辦事的群眾寥寥無幾。“我們以前有18個窗口,因為辦事時間長、事項多,所以每個窗口都擠得滿滿的。”市交通運輸局行政審批處處長石子威介紹,這種情況從2018年開始逐步得到緩解。近年來,隨著行政審批改革的不斷深入,交通服務窗口已減至4個,工作人員除了偶爾接受群眾諮詢,大部分時間是在對著電腦忙碌。
從曾經18個窗口的“人擠人”,到如今4個窗口的“靜悄悄”,交通服務窗口的辦理事項卻在逐年增加:2018年審批6.4萬餘件,2019年審批7.9萬件,2020年審批8.1萬件,今年前八個月已審批6.3萬餘件。
這一切,都得益於“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數字化改革的迭代賦能,得益於一系列服務創新,得益於“一窗辦”“馬上辦”“就近辦”“網上辦”“自助辦”“聯合辦”的優化完善。
“六辦格局”優化完善以後,交通運輸行政審批權力得到整合,實現了全部審批事項在中心窗口的“一窗辦”;壓縮審批時限和環節,150個許可事項承諾時限壓縮率為97.3%,即辦事項佔比88.1%,實現了高頻常見事項的“馬上辦”;推進權力下放,14個客貨運和計程車從業人員從業資格事項下放到各區縣(市),實現了全部道路運輸從業資格事項的“就近辦”;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網上辦”比例達97%;將辦理地點延伸到社區、車站等場所,通過“寧波辦事”自助機實現高頻簡易事項“自助辦”;協調公安交管部門,打通關鍵數據節點,拓寬路子深化“聯合辦”。
來源: 中國寧波網 | 撰稿:張燕 通訊員 費廣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