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七八月,河蝦就成了“緊俏品”。
“這個季節河蝦就是很貴的,每年的夏天都這樣。”菜市場一位賣水産的攤主指著面前的河蝦説,“母的,120元一斤。”
她還説,河蝦四五月份的時候比較多,價格大概六七十元的樣子。
而一個星期前,我在中河北路屏風街農貿市場的水産攤位轉了一圈,個頭小點的河蝦一斤70元,個頭大點的85元,“現在一天一個價,只會越來越貴。”一位攤主説。
杭州市場上的河蝦來自哪?為什麼一到夏天,價格就上去了呢?
杭州市場上的河蝦
70%-80%都來自德清
杭州市場上的河蝦大都來自四十來公里外的湖州市德清縣,我們常説的河蝦在德清又叫做青蝦,德清素有“中國青蝦之鄉”的稱號。
今年65歲的歸毛頭是德清下渚湖雙橋村人,從一開始的養殖到現在的苗種培育,和青蝦“相愛相殺”已三十多年,是當地公認的青蝦養殖第一人。
“杭州的青蝦市場,德清青蝦可以佔到70%-80%的量。”歸毛頭的普通話不是特別好,但回答起來蠻有耐心,為了讓我明白,可以一個詞連續説上三四次,尤其説到德清青蝦在杭州的佔比,就特別自信。
問他為什麼七八月青蝦價格貴,他説主要是這段時間蝦正在蛻殼,蛻殼中的蝦,一旦捕撈很容易死,所以青蝦一般不會出塘。
他説,每天傍晚5點到早上5點,農戶都會分批抓蝦,送到本地的下渚湖街道、鐘管鎮等地的批發市場,賣給代銷戶。“晚上5點的那批貨,基本會運到杭州、紹興、寧波等地的批發市場,早上5點的貨是直接去杭州農貿市場、酒店飯店的。”
當然,杭州市場上也有江西、安徽,還有湖州南潯、吳興的貨,但量很少。
“德清和杭州近,每天運送過來的蝦都很新鮮,杭州人喜歡吃。”説起德清青蝦和杭州的淵源,歸毛頭的記憶一下回到20世紀末。
“1998年的時候,交通沒有現在方便,我會自己叫艘船,裝上增氧泵、電瓶,走水路,大概三四個小時,從德清一路把青蝦運到杭州的賣魚橋,那裏有碼頭可以停船,上岸後有個批發市場,直接卸貨賣貨。”杭州是他主攻的一個市場,也就是從那時起,他慢慢摸索到青蝦的一個穩定銷路,打開了市場。
“做一天工才三四元的時候,我的蝦就能賣到二三十元一斤了。”後來慢慢漲到七八十元,過年時,龍翔橋農貿市場的批發價可以賣到100元一斤,歸毛頭笑著説,杭州人有點“不差錢”的感覺,總覺得這是一道過年必吃菜,大家都搶著買。
據德清縣農業農村局統計,整個德清,現在有10萬畝的青蝦産業,年産量可以達到8500噸。這個量足夠供應給杭州、紹興等各個地方。
“青蝦養殖是全縣涉及農民最廣的水産養殖,約3000戶農戶,普遍以一對夫妻(有些白天還周邊企業上班或打零工)養殖20-50畝青蝦為主,也是農民主要增收渠道之一,全縣青蝦養殖(商品蝦)畝産值平均在90公斤左右、小蝦25公斤左右,畝産值9000元左右,畝成本4500元左右,畝利潤4500元左右。”
上海、南京人喜歡鱸魚、汪丁魚
杭州人就是喜歡吃蝦
在杭州市中河北路屏風街農貿市場幹了20多年水産生意的顏老闆説,“要問買魚買蝦,杭州人多數還是買蝦,方便又營養。”雖然這段時間價格貴了,但每天十來斤的貨,肯定能賣完,還不夠。
湖州市農業科技發展中心水産站站長周志金也説,“杭州人就是喜歡吃蝦。”
他幹了36年水産工作,根據多年來湖州淡水水産産量銷售區域的情況,得出了一個“吃魚的習慣”——上海、南京人喜歡鱸魚、汪丁魚,而杭州銷售單裏沒有特殊的魚品種。
“在淡水水産裏,蝦算得上是高端品,因為它對水質要求很高,只能低密度飼養,每畝塘一年産量不到200斤,價格比淡水魚要貴好多。”
當然要穩固自己幾十年的市場地位,德清青蝦也是很不容易的。
“青蝦的養殖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歸毛頭説,蝦的品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退化,比如個頭越來越小,産量越來越低。
從稻田養蝦到蝦與魚、鱉混養,這些年,他一門心思都放在了水産養殖上。
2019年,德清縣水精靈青蝦産業農合聯從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引進了“太湖2號”原種,相比較普通青蝦生長速度快30%,個頭大15%至21%,且抗病能力強,塘口價比本地青蝦高出8-10元/斤。
這個品種現在主要就是歸毛頭在負責苗種的培育。
“以前一斤大概是130-150尾,現在可以保證在100尾以內了。你想想,同樣一畝池塘,一般養8萬隻蝦,同樣數量的前提下,新品種的蝦是不是規格就大很多,價格也賣得出去?”
據了解,德清現在是“太湖2號”全國首個試驗繁育基地,該品種在同等養殖條件下,抗病力強、餌料系數低、生長速度快、規格較大,畝産可達200斤,將為養殖主體畝均增産20公斤、增收2000元。
水産智慧化監管
湖州一年漁業扶持資金超3億
50多歲的費新斌是湖州菱湖鎮千豐村人。這個村子,轉來轉去都是魚塘,當地人要麼養魚,要麼養蝦。
“小時候養魚養蝦就是用個一兩畝魚塘養著玩玩的,割青草、麥子來當飼料。現在,講究的是科學。”費新斌手機裏裝著一款名為“慶漁”的手機App,魚塘內的含氧量、水質、pH值等數據一目了然。“一旦含氧量過低,增氧機可以立即開啟。”一點按鍵,不遠處的魚塘內水花四濺,增氧裝置開始運轉起來。
“以前2個小時就要去魚塘看一次,觀察氧氣夠不夠,手機鬧鐘絕對不能關。最原始的方法就是看螺螄有沒有浮到水面上,蝦有沒有到水池邊,一旦它們上來了,魚肯定缺氧。”2016年,費新斌家的魚塘裝上了增氧裝置和攝像頭,隨時都可以監控魚塘的情況。
德清縣農業農村局漁業科徐建榮説,德清現在有系統的水産智慧化監管,“目前,全縣1200余戶養殖戶已廣泛應用智慧漁業裝置,物聯網智慧增氧設備已安裝4000余臺,直接服務魚蝦塘4萬餘畝,輻射魚蝦塘12萬餘畝。”
據了解,2020年,湖州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9.5億元,同比增長2.8%,居全省第1位;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7244元,同比增長7.0%;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66:1,成為全國城鄉差距最小的地區之一。
據湖州市農業農村局介紹,當地明確提出要打造漁業轉型升級先行區、綠色健康發展示範區、農民持續增收樣板區。市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左右專項資金用於市本級漁業綠色發展,各區縣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僅2018年,全市各類漁業扶持資金合計超過3億元。“這個資金扶持份額,在全省或是全國的淡水魚地區來説,我們都是佔前列的。”
來源: 都市快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