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冒充班主任收資料費 杭州數名家長被騙
發佈時間:2021-07-09 12:55:45    

   “家長您好,孩子課外學習有興趣了解一下嗎?”“家長您好,您家孩子的培訓課程有變動,請聯繫2號客服溝通。”…… 暑假來襲,不少家長們都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興趣培訓班。不過,今年暑假由於一些政策的調整,許多培訓機構都做了一些調整,紛紛推出了一些新的培訓方式。可是,一些不法分子,卻從中發現了“商機”,混入家長群內坑蒙拐騙。

  冒充班主任收資料費 已有數名家長被騙

  7月5日晚,杭州市臨平區110指揮中心接到數名家長報警,大家稱自己通過班級微信群內加入了一個群聊,結果卻被“老師”騙了。

  這是怎麼一回事?原來,當天晚上10點左右,臨平區某小學的家長聯繫群內,有一個和班主任吳老師(化名)頭像相同、昵稱相同的微信號發佈了一則消息。消息上寫著:各位家長晚上好,學校通知新學期訂購系列知識習題以供復習使用,各科目都要對應的套卷以及需要的資料費共398元。

  隨後,這個微信號發了一個新群的二維碼,讓需要購買的家長入群,並在新建的“資料統計群”中發起了群收款。

  不少家長一看是班主任發的資訊,不疑有他,紛紛加入了群聊。就當不少家長支付完398元後,發現班主任吳老師在原來的師生家長聯繫群裏表示壓根沒有購買資料這回事,可能是有騙子冒用了她的頭像,讓大家不要付錢。

  據群裏的家長們推測,在騙子發消息之前,曾有新的人加入了師生家長聯繫群,而新加入的人員懷疑被他人盜了號。

  目前,公安機關已對相關情況開展調查。

  辦案民警提醒大家,在班級群內接收到收繳費用的資訊,務必與老師核實,確認無誤後再進行交費操作。

  高中生花錢租遊戲賬號 差點被騙3500元

  其實除了家長以外,在暑假“放飛”的學生們也是被騙的高危人群之一。

  時下,各類網路遊戲風起雲湧,擁有一個好的遊戲賬號是每個玩家一直追求的目標,從而衍生出了租賃遊戲賬號的買賣,各類遊戲賬號明碼標價,很多玩家為了心儀賬號,不惜一擲千金。

  小豪今年18歲,臨安人,上個月高考完後,想著終於可以在漫長的暑假打打遊戲放鬆下。

  6月26日下午,他在“轉轉”網路平臺上租賃了“和平精英”的遊戲賬號,每小時2-3元不等。小豪拿到賬號激動不已,但是剛剛登錄就被強制下線,再次嘗試顯示無法使用。

  於是,小豪聯繫上了租賃賬號的賣家。賣家沒有回答小豪無法登錄的原因,反而質問他賬號為何會被封停,一口咬定是小豪操作不當導致,並要求小豪賠償。小豪也是多年的老網民,沒有被賣家的三言兩語嚇到,確定是賣家的賬號存在問題,兩人協商不成,不歡而散。

  小豪自認倒楣遇上了不靠譜的遊戲賬號賣家,打算再找家店租個遊戲賬號。沒過多久,小豪接到一個自稱是司法部門的電話,電話那頭稱小豪私自在網上租賃遊戲賬號涉嫌違法,並準確報出了小豪的身份資訊和租賃資訊,要求小豪賠償賣家3500元,如拒絕賠償將會被起訴。

  小豪被對方説的話嚇壞了,馬上打電話給其父親求助。小豪的爸爸聽了原委後認為小豪極有可能遇上了網路騙子,於是趕緊打電話到臨安公安局玲瓏派出所報警。

  民警了解情況後,叮囑小豪父子千萬不要匯款,告訴了他們這是典型冒充公檢法詐騙,並詳細介紹了該詐騙方式的手段和經過,以及如何提高防範電信網路詐騙。

  詐騙分子開始出沒摩爾莊園

  男孩偷拿媽媽手機操作被騙2000元

  及時止損,臨安的小豪無疑是幸運的。但大多數人卻是在轉錢之後,才反應過來自己落入了騙子的陷阱中。

  最近,一款叫摩爾莊園的遊戲火了,年紀不大的學生成了遊戲的忠實粉絲。男孩小張(化名)平時就喜歡玩遊戲,其中就包括摩爾莊園。

  前幾天,有人在遊戲里加小張QQ稱想買賬號,小張想著賣個賬號還能賺點錢便同意了。兩人商定以220元的價格交易該賬號,對方發來了一個百度的搜索截圖,説是走平臺交易,對大家都有保障。

  小張按對方的提示進行操作,輸入遊戲賬號、個人身份資訊、銀行卡號等資訊進行註冊,上架出售賬號,並將連結發給對方。對方在購買後發來轉賬截圖,然而在小張點擊“提現”後,他收到了該220元已被凍結的提示。

  平臺客服告知,這是因為小張提現的時候沒有加0.1元所致,如需再次提現,得先充值500元加零頭來解凍,並表示成功充值3-5分鐘後會返還全部資金。

  因為沒錢,小張偷偷拿了媽媽的手機進行操作,誰知,又忘了加零頭導致500元也被凍結,他只能在客服引導下再次充值1500元後進行提現操作。

  但提現成功後,小張的錢一直未到賬,從客服説的5-10分鐘等到了近兩小時還是沒動靜,最後才發現客服也點不進去了,買家也沒回應。這時,小張才驚覺可能被騙,支支吾吾地向父母説了實情,父親趕緊向拱墅公安分局半山派出所報警。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正值暑期,學生在家玩遊戲是常有的事。民警提醒所有家長,千萬不要將銀行賬號和支付密碼告訴孩子。要多陪孩子看看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的小知識,從而提高防騙意識,同時提醒孩子不要長時間沉迷遊戲世界,更不要擅自給陌生人匯款轉賬,遇到事情及時和家長溝通。

  另外,就算是大人在進行遊戲裝備或遊戲賬號交易時,也一定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不要輕易點擊陌生人發來的網址連結,不要隨意透露個人隱私資訊,不要使用陌生人提供的交易網站和支付連結,更不可相信以銀行卡輸入錯誤、資金被凍結為由要求繳納保證金、手續費、解凍費的詐騙手段。

來源: 杭州日報    | 撰稿:通訊員 李秀茹 王世琦 符栩瀟 商報記者 駱靜怡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