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吳興區織裏鎮軋村的王大伯正在家裏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評估,“現在,請從凳子上站起來,向前走15米,我來看看你走路穩不穩……”織裏鎮軋村衛生服務站的潘旭晨醫生正在通過手機,在總院康復治療科孫建偉科長的視頻指導下,對王大伯進行中期評估。
“我們對出院的中風患者都有追蹤管理,專人記錄他的病程、用藥、訓練情況,根據康復治療不同階段,我們協同康復科,再組織相關專家,定期進行會診。回去第1個禮拜,我們做初期評估,3個月做中期評估,6個月做末期評估。因為中風病人的功能恢復前6個月是黃金時期,所以我們會跟得很緊。有時候,需要好幾個團隊一起參與,比如骨科、藥劑科、社區家庭醫生等。”市第一醫院腦科中心主任顧群説,截至目前,他們已收回Bathel指數評估表(評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如洗漱、如廁、步行等)23套。
據了解,該集團總院專門成立連續醫療服務中心,掌握隨訪病人的資料,家庭地址、住院情況、出院走向、目前狀態,都是隨訪中心工作人員定期“家訪”的內容。家庭醫生利用每週2次的到府隨訪,做好基礎體格檢查,記錄病人的身體狀態,詢問需求和困難。難以現場解決的問題,通過集團“掌上醫院”呼叫APP裏的專家,通過視頻問診,提出診療方案。很多病人會有基礎疾病,此時總院連續醫療服務中心呼叫相關專科,開展線上MDT(多學科)會診。通過一個小小的手機螢幕,9位專家同時線上會診,讓病人和家屬無需走出家門,就可得到全面的診療服務。
“我們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市-區-鄉鎮’三級城市醫聯體,初步形成“醫院—社區—家庭”居家養老服務運作模式。”集團總院院長馮文明介紹,自2019年5月集團成立以來,他們已為轄區居民建立247473份健康檔案,設立334張家庭病床,聯闔家庭醫生的定期巡診、慢病管理,區級醫院的疾病初篩、緊急救治,市級專家的疑難會診、高精尖手術,從孕産婦健康指導到老年人安全防護,從患病及時就診到殘損功能恢復,形成三級團隊的全方位全週期管理,實現了老、病、殘、孕等人群的居家健康夢。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楊斌英 | 責編:趙伊婷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