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商 > 浙商熱點 新聞詳情
李建華:跳出絲綢做絲綢,讓絲綢真正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民網 · 趙夢陽 | 發佈時間2021-01-20 16:05:31    

   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品牌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中國自信 品牌力量”為主題,展示品牌建設豐碩成果,講好中國品牌故事,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進一步凝聚共識和力量,推動中國品牌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在論壇現場,記者採訪到了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

  記者:您剛才提到,萬事利絲綢一直在著力加強絲綢技術的提升,您能具體介紹一下現在萬事利絲綢的核心技術是什麼嗎?

  李建華:我們在2010年左右開始進行數位印花生産工藝的佈局,經過多年研發與生産經驗的積累,現在已經取得了重要成果,掌握了數位印花色彩管理的核心技術。已經形成了前處理、精準定位噴印和印後處理環節的關鍵工藝,開發出雙面同花同色、同花異色、異花異色等雙面數位印花新産品,解決了絲綢布料的彈性和滲透問題。該技術融入了大數據、雲計算等智慧化手段,高效解決了業界普遍存在的色彩正反面透色不均勻問題,有效克服了手繪等複雜圖案無法精細呈現在布料上的技術難關。生産出的産品花型更具有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特點,品質也更好。總的來説,這算是萬事利絲綢的“獨門絕技”,能輕鬆地讓絲巾的正反兩面出現同花同色或同花異色。這項技術在世界範圍內都屬行業領先的。

  記者:萬事利絲綢可以進行AI智慧絲巾定制,請您簡單介紹一下。

  李建華:2020年,萬事利絲綢和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共同研發了“西湖一號”人工智慧絲巾設計平臺。這是萬事利絲綢順應時代發展需求而進行的技術革新。未來絲綢的設計可以是完全智慧化的。而AI與人類設計師協作,更能洞悉消費者的需求,更能滿足個性化定制需求。在“西湖一號”的人工智慧絲巾設計平臺的支援下,每一條絲巾都可以有專屬紋樣、專屬定制、專屬生産,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個性化都能得到滿足,還節省了成本,大大提高了效率。萬事利絲綢很重視研發創新。截至2019年末,公司的專利數量達124項,其中發明專利26項。

  同時,萬事利絲綢也是全國絲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截至2019年末,由萬事利絲綢主持和參與制定的主要國家、行業、團體標準合計27項。在未來,萬事利絲綢還將通過核心技術研發、新零售模式創新、産業互連等方式,不斷探索絲綢産業的無限可能,讓絲綢真正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記者:在網際網路時代下,作為一家傳統企業,萬事利絲綢是如何進行轉型的?

  李建華:我們始終堅持的就是“如何跳出絲綢做絲綢”。目前,萬事利絲綢已經摸索出一條“傳統産業 文化創意 高科技=新興産業”的轉型升級路徑。目前,我們已經成功進入了文化創意産業領域。例如,我們與故宮文化、人民日報文創等進行了多次成功的“絲綢 ”跨産業合作,例如絲綢 扇子、絲綢 茶葉、絲綢 陶瓷……

  記者:身為大型民營企業,萬事利絲綢是如何踐行社會責任的?

  李建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舉國上下都投入了抗疫中,萬事利絲綢臨危受命,兼職做起了口罩。接到任務後,我們決定對原本生産服裝的生産線進行調整,臨時改為生産口罩,每天組織生産50萬隻口罩。我們當時上下齊動員,從生産絲綢品到生産一次性民用口罩,只用了短短幾天時間就完成了生産線改造、工人培訓、口罩打樣等工作,口罩日産能很快就突破了100萬隻。不僅如此,我們還緊急調撥了價值50余萬元的蠶絲被等保暖物資送往武漢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並在疫情期間向援鄂醫護人員捐贈了自主研發的小分子蠶絲蛋白護膚品及絲巾。

  記者:近年來,萬事利絲綢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助力脫貧攻堅,請您跟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李建華:從2018年開始,我們就率先在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建設集約化、規模化的特種蠶産業示範區,通過土地進行流轉和返租、桑園新建與改造、農具機械的開發改造、小蠶共育室和養蠶大棚建設、數字溯源系統和品質監控等舉措,建立規模化自動化養蠶基地。在我們的努力推動下,一些特種蠶存活率大大提升。我們在保障高品質原材料的同時,提高了農戶收益,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記者:馬上就到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了,人們過春節有回家過年、慶團圓的習俗。請問您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如何與絲綢相結合?

  李建華:過年最大的意義就是“回家”慶團圓。“家”這個詞對於中國人有特殊的意義。從家庭到家族、到國家、到家國天下。家文化,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産,是我們行走世間的底氣所在。中國文化是世界上唯一連續延續五千年並延續至今的文明。最主要是因為我們有能傳承千年的傳統文化和家國觀念,而“家文化”在傳統節日中體現的最為明顯。

  春節是最重要的一個節日節點。我們從社會角色回歸到家庭角色,從“大社會”回歸“小家庭”,我們從公司的職員、企業的中層、學校的學生等社會角色中抽離,回歸到單純的家庭角色。春節又是一個最為喜慶的節日。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喜慶的事情就一定要用紅色,因為紅色代表著幸運、財富和吉祥喜慶。中國人在喜慶的節日裏就喜歡穿紅色的衣服,代表著紅紅火火。就像我手邊準備的這個紅圍巾,它不僅僅是一個生活實用品,更是我們中華文化復興的旗幟。在新年,我們倡導大家都戴上紅圍巾,這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也是我們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

來源:人民網    | 撰稿:趙夢陽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人民網    | 撰稿:趙夢陽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