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直的毛竹,天青色的天,一近一遠之間,一幅中國山水畫映入陳孝銘的眼簾,他在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石碑前駐足感受這個小山村的綠色蛻變。
這個令人讚嘆不已的地方便是浙江湖州安吉的余村,而這個村的景區配套設施工程設計就出自陳孝銘之手。和很多年輕人不同,他把夢想築到綠色裏,用妙手巧繪藍圖。
2006年,陳孝銘畢業于浙江工商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如今還被母校受聘為碩士生實務導師。這幾天,他的設計作品被學弟學妹們追捧學習,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余村
“15年前,余村關停礦山、水泥廠,摒棄先破壞後恢復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推進環境整治,完成山塘水庫修復、生態河道建設,實現垃圾不落地,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生動樣本。”陳孝銘説,余村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的誕生地、中國美麗鄉村的發源地,當去年接到改造任務時,他感到任務艱巨,“美麗鄉村不僅要有顏值,還要有氣質,關鍵在於文化的呵護和傳承。”
陳孝銘
除了設計參觀路線,陳孝銘還需要為當地的旅遊業發展設計場景和娛樂項目。但余村原有的建築老舊,而且分佈零散,還要在一週內做出黨群服務中心設計圖不是一件易事,一時間成了“難啃的骨頭”。
回想起兩年前拿下的這個設計,陳孝銘説自己當時捏了一把汗,“建築改造、景觀改造、室內改造都需要同步進行,重視鄉村建設‘顏值’,核心在於完善生態修復機制,尺度的拿捏是個很大的挑戰。”
如何把景觀、建築結合當地的自然風光和歷史特色?他依託當地生態設計了植物園,為“家庭遊”打造了青少年營地,針對余村把礦山發展為綠色經濟的主題,把曾經的採礦礦坑改造成了主題公園,並在此基礎上設計娛樂項目。
“通過變廢為寶,把挖礦遺留下來沒用的礦山,打造成充滿趣味性的主題公園,讓遊客除了看和玩,還能回味綠色經濟的主題,這未來將是余村的主要的景點之一。”作為浙江工商大學碩士生實務導師,陳孝銘上課時也常常告訴學生,設計要體現價值,就要挖掘資源和潛質,“需要設計師通過不斷的實踐來充實自己,沒有實踐根本是入不了門,而打好專業基礎是實踐的前提,不僅要走得比別人快,更要走的紮實。”
改造完成後的黨群服務中心外觀大氣,配套設施齊全,如今,還成了黨政線上的“網紅”打卡點。從事建築工程及風景園林設計10年,如今的陳孝銘已是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所長,他的團隊承接了包括余村、太湖風情帶、浙江省特色小鎮創建等眾多環境設計品牌項目,李蘭娟院士近日到訪的中國竹子博覽園,也是他的團隊負責總體規劃和設計。
來源:錢江晚報 | 撰稿:鄭琳 通訊員 林曉瑩 | 責編:田燕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錢江晚報 | 撰稿:鄭琳 通訊員 林曉瑩 | 責編:田燕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