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溫州:“帶”“路”整體規劃 農旅共榮共發
——建黨百年 看浙江革命老區發展系列報道之二
中國網 · 陳鷹 | 發佈時間2021-07-02 10:00:08    

   編者按:八十多年前,這裡炮聲連天;八十多年後,這裡寧靜繁華。 八十多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發奮圖強,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浙江省溫州市老區之一的永嘉縣,河溪相伴,峻嶺林立,有當年紅軍第十三軍的軍部舊址。附近的幾個村莊,都是當年紅軍居住和戰鬥的地方。如今這裡道路暢通,水秀山青,一排排整潔的民宿依山傍水,笑迎遊客。

  在國家發展日新月異變化的當代,曾經“海路一條”、在蒼茫大山包圍中覓生存求突破的浙江溫州,山不再高,路不再遙。在新的年代,煥發出更加激蕩人心的青春活力。老區人民生活水準也在日趨提高,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打造出了一個環境優美的新農村。

8.png

  站在被四週群山環繞的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紅軍小鎮這片熱土上,有一種穿越久遠歷史的滄桑感。

  從省城杭州到永嘉動車現在只需要不到三個小時,車站出口就有“奧康”的廣告,這家源於這裡的世界著名製鞋企業的確是永嘉人的驕傲。

  從縣城通往“紅軍小鎮”的路兩側,是近在咫尺的大山,雨後的山上雲霧繚繞,仿佛仙境一般。

  道路兩側的各色花經歷一番雨水洗刷,格外鮮嫩。這是溫州市永嘉縣岩頭鎮,當年紅軍第十三軍軍部所在地的五尺村,現在的“紅軍小鎮”核心區。

  道路也是修葺一新,重重大山不再是阻隔。開車從縣城出發大約半個小時,就到了這片昔日雜草叢生、而今綠水青山的紅色文旅社區,現在起名叫“紅色社區”。2020年5月揭牌的浙南紅軍小鎮,到現在已經接待遊客四萬多人。

  在這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要振興經濟,留住人才,弘揚革命先輩的精神,紅色文旅是最現實的選擇。

1.png

  01

  “我們需要傳承當年紅軍的精神,紅色區域也在擴大。目前已經在規劃中的有三個區域。長達30公里的紅軍路也在完善中。”現在的教育基地就是當年的一所中學,館長胡方松就是那時的校長。紅軍第十三軍的歷史已經完全融化在他的心中,信手拈來,就是一個個血雨腥風的故事。

  紅十三軍是當時列入中央軍委正式序列的全國14支紅軍之一。永嘉因此被稱為“浙南革命聖地”。八十年多前紅軍第十三軍的軍部所在地,現在是青磚紅瓦的紅色小鎮——紅色旅遊讓這片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土地成為當代人們緬懷英烈的地方。

  據胡方松介紹,這裡作為紅十三軍教育基地,2019年整修後,功能更加完善,除了幾塊紀念場地,重建紅軍路也基本完成。這些史料、圖片、場景復原,都能讓參觀者更真切地感受當年紅軍的艱苦歲月和為了民族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

3.png

  作為“浙南紅軍小鎮”的具體打造者和運營者,楊壽飛很欣慰如今的小鎮發展速度和環境的變化。“2019年打造紅軍小鎮,現在完全變了模樣。去年我們營收達九百多萬,週末開始需要預訂,來培訓學習的一波一波,因為接待能力有限,有時候不得不商量推遲或錯開時間。”

  自從2019年開館以來,紅色教育基地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遊覽者。這也給小鎮帶來了經濟收益:鎮裏的飯店、賓館、紀念品店成了有了收入來源。當地居民收入有了明顯的提高。

  紅色教育基地,也有最初單一的十三軍軍部舊址,深入擴展到紅軍戰鬥的地方,附近6個村,成片建造為紅星社區,紅十三軍軍部成為核心。

  是教育中心,也是文旅中心。環境改善了,當年偏遠的老區開始發力,快速融入整個地區的經濟振興當中。

  “整治整個區域花了不少心血。”永嘉縣農業農村局副書記、副局長戴成新就是永嘉縣人,有著多年的農村工作履歷,對於整個紅色區域的歷史和經濟了然胸中。

  他説,紅色旅遊的重要功能就是傳承精神,在此基礎上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去基礎設施很差,現在縣裏要把挖掘“紅色資源”和保護“綠色資源”發展結合起來,鼓勵村裏人發展民宿,通過資源整合,帶動山區共同富裕。

3.png

  02

  永嘉縣人大副主任、縣革命老區發展促進會會長傅朝宗説,這片革命老區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得益於黨的領導、人民的艱辛努力。

  “永嘉整個地區基本都屬於革命老區。”他説,這些老區地處偏遠的山區,過去經濟落後主要是因為交通不便。“路路通”是我們下決心推出的扶貧方式。道路通達後,把紅色教育和旅遊業發展結合起來,由於當年交通不便,這裡的許多村落保護得非常好。過去一些工廠也陸陸續續搬遷,重新改造貫穿永嘉縣境內的楠溪江,生態資源、全域旅遊、鄉村振興,農工旅結合,目的只有一個:帶動永嘉百姓致富。

  針對過去年輕人流失現象,永嘉縣發展是和當地生態的工業,提供就業機會,併發展職業教育,引導就業,成立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永嘉學院,讓當地年輕人學習之後當地就業,提高老區人民家庭就業率、收入水準。

  過去永嘉南北差異很大。南部靠近甌江的地區製造業、手工加工業發達,以泵閥、鞋帽服裝、教學玩具、紐扣拉鏈等産業為主,沿甌江排開。而北部山多地少,適合發展鄉村旅遊業,要把農業和旅遊結合起來。

  “這幾年力度加大。走出去引進來。”窮則思變的永嘉人,帶著勤勞勇敢不怕吃苦的老區精神,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開超市,成為帶動家鄉人就業的另類渠道。

  縣裏近年來實施的“農村飲水工程”“公交工程”等等民生工程,將旅遊業、種植業,基礎設施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和諧發展,最終讓人才回歸、經濟騰飛。

  而去年7月開展的“六排查、六清零”專項督導行動,也使得“反哺”工作卓有成效,山區人民的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

  “要讓改革的成果大家共用。”永嘉縣人大副主任、縣革命老區促進會會長傅朝宗特別強調。

  永嘉也是溫州商業精神明顯體現的地方。而其歷史和文化底蘊,也極為深厚。

  永嘉歷史悠久,建縣已有1800多年,歷史上先有永嘉郡、後有溫州府,是溫州的歷史之根、文化之源。漢順帝永和三年(西元138年)始建永寧縣,隋開皇九年(西元589年)改稱永嘉縣,取“水長而美”之意,也是溫州文化的起源地。

  過去5年,永嘉城鄉收入比從2.08縮小到1.96,26個加快發展縣實績考核連續4年位居全省第三,躋身全國經濟投資潛力、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全國旅遊競爭力和中國創新四個“百強縣”。

5.png

  03

  溫州的革命老區還有很多,永嘉只是他們中的代表。平陽中共浙江省委一大會議召開地、紅軍挺進師北上抗日出征地,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紀念館,泰順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閩東紅軍、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活動區等,都為中國革命和勝利做出過重要貢獻和重大犧牲。2020年隨著文泰高速公路通車,溫州革命老區全部進入“高速時代”。

  這些革命老區在新的時代,隨著國家支援力度的加大,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6.png

  關於老區近年來的發展和未來規劃,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書記、副主任任玉明接受了我們的採訪。他對農業農村很熟,又兼任著溫州市老促會的會長,他從戰略高度對溫州市扶貧攻堅、老區發展狀況和未來規劃做了相當熟練的深度解讀——

  “在促進老區經濟發展方面,溫州也是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他們因地制宜地“發明”了許多適合老區發展實際的方法和路徑。

  在“高山移民”“異地安置”“鄉村振興示範帶”等諸多方面,在全國領頭,彰顯了溫州人“敢為天下先”的一貫精神。

  他説,下一步,扶貧辦的工作主要就是針對欠發達地區,主要是革命老區。堅持一個理念,那就是老區是革命老區,要始終放在重要位置;老區還是欠發達的,必須高度重視。地區有沒有現代化,老區為標準;堅持老區經濟發展、社會改善;要從工作方法、政策設計上,不斷總結存在的問題,在推進過程中力爭完善。

  “目前採取的措施有,異地安置,高山移民,遷戶並村等,讓優勢資源集聚起來;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幫扶,在資金、項目、技術上支援,幹部挂職。市領導帶頭每人聯繫一個鄉鎮,帶相關部門和企業過去對接,掛鉤、幫扶、包乾,優化工作機制;考慮如何開發産業,不光給錢,更重要的是給他們帶去資訊、辦法和思路。美麗鄉村、未來鄉村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産業結構,需要配套服務和一系列措施。”這些思路和措施正在發酵。

  溫州是中國農村改革的先行地。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方式,整合資源,和千家萬戶農民合作,定點定期收購農産品,帶動共同致富。鼓勵土地流轉,搞規模經營。在産權不變的情況下,鼓勵合作。

  總體而言,溫州市各市縣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在加大,包括生態補償在內的機制很活躍,也搭建起了一些平臺,如農産品銷售平臺,打造品牌,把優質農産品高價賣出去,組織大型交易會,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我們圍繞《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援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堅持綠色高品質跨越式發展主題主線,全力推進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

  在基礎設施方面,交通先行,縣域、鎮域內交通更加完善,教育、衛生、文化、養老等方面也在不斷推進。政府鼓勵包括民企在內的社會各界參與和支援老區建設。

  任玉明説,作為老促會,這些年來主要是調查研究,給黨委政府建議;組織協調;培訓引導,培訓老區村鎮幹部。發動宣傳,探討老百姓如何致富,先富起來的如何幫助他們,等等。溫州市的“兩帶一園”——西部生態休閒産業帶、鄉村振興示範帶和美麗田園在做強做大,這對於山區經濟快速發展,山區面貌和人居環境的改善作用會很大。

  一組數字顯示了溫州最近幾年努力取得的的成績:2020年,地區生産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達6871億元、602億元,這兩項指標分別進入全國所有城市30強和20強,城市品牌價值躋身全國20強,蟬聯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位列地級市榜首……

7.png

  那天傍晚,我們離開永嘉縣源頭村那個堪比歐美小鎮風格的咖啡吧時,經營者笑意盎然地告訴我們:現在過得非常好,老區旅遊民宿的開發建設,讓我們感到生活有了奔頭。感謝黨和政府,一直掛念著我們老區人民!

  【浙江11地市老區發展系列報道】

  衢州:傳承保護精神 打造“生態黃金”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