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省首例撤下ECMO後順利康復的危重症患者昨出院
浙江日報 · 紀馭亞 通訊員 王蕊 吳海波 | 發佈時間2020-03-16 09:12:43    

   “太陽真好。”3月15日下午,浙江首例撤下體外人工心肺機(ECMO)後康復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36歲的患者陳華(化名)走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陽光灑在他的身上,新的生活就此開啟。

  穿著紅外套、戴著黑框眼鏡的陳華,雖然有些清瘦,但精氣神不錯。他説,在浙大一院近2個月的救治自己終生難忘,最感激的就是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照顧、幫他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正是醫護人員咬緊牙關與病魔拼到最後,才讓我重獲新生。”陳華説,“接下來,我要好好康復身體。這場大病也讓我明白,只有身體好,一切才有意義。”

  陳華是湖北孝感人,1月24日乘機從新加坡抵杭,隨後就因為核酸檢測陽性被送往浙大一院治療。“陳華病情進展迅速,呼吸困難,所以上了呼吸機。沒想到呼吸機正壓打氣後,他又出現氣胸,命懸一線,我們趕緊給他上了ECMO。”浙大一院之江院區重症監護室主任醫師方強告訴記者,上ECMO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的“殺手锏”,且會對病人造成創傷,增加並發癥的可能。

  用上ECMO是為了保命,只有順利撤下ECMO才算真正活下來。雖然陳華的核酸檢測在3周前就已轉陰,但ECMO如果不能順利撤下,他依然將面臨死亡。方強介紹,浙大一院重症救治團隊給陳華上的是“清醒ECMO”,即患者在意識清晰的情況下用ECMO維持體外呼吸,但隨之而來的風險就是患者會有躁症亂動等行為,引發血壓不穩,必須隨時手動調整ECMO參數,這就需要醫護人員在旁邊隨時觀察。從實踐效果來看,這種ECMO操作雖然“自找麻煩”,但患者們愈後效果很好。

  為了讓陳華更好康復,重症救治團隊還開創國內先例,讓陳華帶著ECMO踩康復自行車。方強的手機裏就存著一段陳華做康復訓練的視頻——他的大腿根部和頸部都插著較粗的管,這兩根管子都通向ECMO。而為了避免靜脈栓塞,他正在康復治療師的引導下,賣力蹬著腿部康復訓練器。

  治療期間,讓陳華最難忘的則是醫護人員準備的一碗白粥。當時,他剛撤下ECMO,通過營養液來維持生命。醫護人員們堅持為他準備了一碗白粥,因為能吃下東西對於患者來説也是一種精神鼓舞。“喝粥前,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吃飯。粥含在嘴裏,真的像山珍海味一樣。我也在心裏跟自己説,要快點好起來。”陳華説。

  實際上,2月26日撤下ECMO後的陳華也一度難逃鬼門關。“撤ECMO後,他突然大出血,很快就流失好幾千毫升的血,相當於渾身換了一遍血。這樣的生死關頭,醫生手稍微一松,患者可能就沒了。”方強説,幸好浙大一院各個相關學科的專家都隨時待命、密切配合。最後放射科專家緊急為陳華實施介入手術,才將他從生死一線拉了回來。

  好消息還在繼續。“16日,我們還將有一位撤下ECMO後順利康復的80歲高齡患者治愈出院。這位患者本身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能撤ECMO並康復也非常不易。”方強説,據他了解,在國內撤下ECMO後康復出院的相關報道裏,這樣高齡的患者非常罕見。而在浙大一院重症監護室裏,還有好幾位患者也已順利撤下ECMO,正在康復中。目前,該院重症救治團隊上ECMO後的患者存活率全國領先。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紀馭亞 通訊員 王蕊 吳海波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紀馭亞 通訊員 王蕊 吳海波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