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數字浙江贏得先機 健康碼這樣從杭州“跑”到全國
浙江新聞客戶端 · 張留 唐駿垚 | 發佈時間2020-03-16 08:23:14    

   陽春三月,浙江人迎回了熟悉的城市——

  亮出綠碼,人們便捷進出村莊、社區、超市和高速,企業從天南海北接回員工,貨車、機床、塔吊運轉起來……憑藉“一圖一碼一指數”,浙江科學有序“動起來”。

  在全國率先全面推進復工復産,浙江“一碼”——健康碼發揮了關鍵作用。綠碼通行,黃碼、紅碼分別進行7天、14天居家或集中隔離,有了它,浙江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精密智控”才有了強大的支撐,敢於恢復正常的流動。健康碼的使用率,也代表全省各地的復蘇率。截至3月15日18時首發城市杭州已突破1400萬張,日最高使用量2170萬次。

  如果説,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速度震驚世界,誕生於杭州的健康碼,則讓人們看到數字治理的浙江智慧和浙江速度:從2月4日杭州在余杭區先行先試攻堅“一人一碼、掃碼判定”方案,到2月11日杭州健康碼正式上線,僅用了短短一週時間。

  健康碼是如何誕生的?近日,記者來到杭州市余杭區和健康碼專班,追尋它誕生及走向全國的歷程。

  城市大腦轉入“戰時”

  余杭“燒腦12小時”研發“電子路條”

  發明從來不是憑空産生,而是源於當時的社會條件和此前的技術積累。杭州城市大腦,是健康碼上線最重要的基礎。

  1月21日中午12時,浙江首次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例,其中杭州1例。兩個小時後,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在市委常委會上第一時間發出指令:用好杭州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確保疫情及時發現、有效處置。

  杭州城市大腦迅速從日常運作轉入“戰時”狀態。城市大腦涉及的杭州市衛健委、數據資源管理局等相關部門,即時進行“戰時”賦能,應急打通公共數據,使杭州更快掌握人員流動情況。杭州城市大腦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系統隨即上線。

  杭州城市大腦,為防控疫情及時拉起第一道嚴密的數字屏障,為精密智控打下紮實的基礎。

  正月初七一過,面對即將來臨的返崗返工返學“三返”高峰,浙江的疫情防控局勢陡然收緊,防擴散、防輸入都是當務之急。為阻斷一切可能的傳染源,2月3日晚,杭州市出臺十項措施實行最嚴管控:全市所有村莊、小區、單位封閉管理,人員進出一律測溫,並出示有效證件。

  作為浙江人口最多的區——杭州余杭區感受到的防控壓力最大。截至2月3日,杭州累計確診新冠肺炎118例,余杭佔28例。余杭實行限制出行的管控措施,一夜之間,交通要道、社區、村莊……1400余個卡口設起來,進出人員接受檢測體溫和登記等。

  層層設卡,讓基層面臨現實難題:如何儘量減少接觸?如何讓群眾快速通行?……隨著復工時間的臨近,余杭還將迎接100多萬返崗人群,壓力可想而知。

  余杭是浙江的數字經濟高地,能否利用數字技術提高管控效率?按照杭州整體謀劃和統一部署,2月4日上午,余杭區委主動請纓、率先攻堅。

  當天傍晚,余杭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開展“頭腦風暴”:運用數字科技手段,開發余杭“綠碼”,用於疫情防控資訊整合、群眾出行、協同監管等領域,用智慧健康登記系統打通交通卡口、居民小區、單位三者間的資訊推送共用,“管住重點人、方便健康人”。

  非常時期,余杭區委抽調有資訊技術專業背景的機關工作人員組建“綠碼”專班,專班人員“變身”産品經理,與釘釘、碼全資訊、宇視科技等技術團隊開啟了“燒腦12小時”。2月5日淩晨4時45分,提交資訊在後臺審核確認後,第一個綠碼出現了;清晨6時57分,掃碼、註冊、審核全流程跑通;上午9時,“綠碼”成功演示。

  2月7日,優化後的余杭“綠碼”正式上線。通過線上自主數字化填報,“綠碼”上線24小時內就註冊並完整錄入資訊達26.9萬人。

  一人一碼、掃碼通行、一網歸集、多方共用,余杭“綠碼”作為健康碼的先行先試,雖然初期不能自動賦碼,相當於“電子路條”,但它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為保障人員安全流動拓展了新路徑,也為研發升級“健康碼”提供了基礎。

  面臨返杭高峰

  “政府+企業”專班5天完成健康碼上線

  疫情嚴峻時,即使是大白天,杭州的馬路上也寂靜如淩晨。但當記者進入杭州健康碼專班時,看到了另一個世界:房間裏擺放著一排排洗漱盆,十多個辦公室的角落裏都塞著行軍床,玻璃墻壁上寫滿了推演代碼……這裡,就是杭州企業復工專班和健康碼專班的“臨時戰區”。

  實現疫情防控與恢復生産生活秩序“兩戰都要贏”,省會杭州的緊迫感更強。

  2月6日,嚴管措施出臺的第三天,杭州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已經打響與復工復産需求賽跑的攻堅戰。

  周江勇在當天研究企業復工的會上提出,要發揮杭州數字經濟的優勢,讓數字賦能城市治理,建立全市統一的數字化申報平臺,實行個人電子健康碼,實現資訊及時共用、實時跟蹤,形成無遺漏、全覆蓋的防控體系。

  會議給復工專班提出要求:第二天就要拿出企業復工申報平臺和員工健康碼。“苛刻”的時限背後,是2月10日起杭州就計劃推進有序復工,超過40萬家企業需要提前申報。企業員工健康碼研發的緊迫性,稱得上“火燒眉毛”。

  當晚,杭州市發改、經信、衛健、數據、公安等部門以及釘釘、支付寶、每日互動等數字企業組成的復工專班,便拿出業務邏輯圖。

  原本需要按月開發的應用,9個人不眠不休一天就開發出來。2月8日,企業員工健康碼快速上線。開發團隊旋即變身杭州健康碼專班,眾多政府部門和技術人員緊急抽調進駐。

  又一個不眠之夜。2月9日上午10時,第一版杭州健康碼“呱呱墜地”。演示時,杭州市委明確三個研發方向:一是企業員工健康碼要實現員工返崗、復工、健康管理數字化閉環,確保“全市人員一碼通行”;二是員工健康碼與杭州健康碼要“二碼合一”;三是賦碼必須自動精準。

  “杭州健康碼就是企業員工健康碼的簡化版,二碼合一不難,難在精準賦碼。”專班成員、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局長鄭榮新説,健康碼要從空間維度、人際維度和時間維度來賦碼,確保每一個流動人員低風險。

  圍繞自動精準的高要求,杭州市接入省級公共大數據。專班苦戰兩個通宵後,終於在防控與復工間探索出智慧平衡之路:2月11日,在公眾的期待中,杭州健康碼如約上線。

  企業員工健康碼與杭州健康碼間是何關係?“看似技術迭代,但初衷都是為復工復産創造有序流動條件和全過程健康管理。”專班牽頭人、杭州市委副秘書長涂冬山説,杭州面臨著500萬人口“三返”的嚴峻形勢,要方便人員正常出行,這個推進千萬人流量和萬億經濟體有序“動起來”的應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實現“兩戰贏”,杭州要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

  助力全省全國“動起來”

  撤省際卡口、包機接工人……背後都有這張碼

  上線30分鐘申請人數超60萬,上線首日訪問量超千萬……2月11日,看著蹭蹭上漲的數據,杭州健康碼專班技術組工作人員剛放下的心又拎了起來,他們意識到:“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杭州健康碼上線次日,杭州市相應調整了“十項措施”:部分地區取消封閉式管理,全市實行人員一碼通。但隨著用碼人數暴增,480路市長熱線“12345”也被“打爆”。“老人、孩子沒有手機怎麼辦”“我為什麼是紅碼”“我要從外地回來,怎麼申請”……一連串的問題湧來。2月12日、13日兩天,“12345”來電量超過15萬通,持續100多人線上等候。

  為了就近解決群眾的諮詢辦理問題,2月13日,杭州市統籌推動各區縣(市)專班快速成立,200余人的線下服務隊伍投入運作。

  同時,浙江也正式將杭州健康碼推廣到全省11個設區市,這給健康碼能否有效支撐人員流動帶來了更大壓力。一張二維碼,涉及的是整個社會正常運轉的需求。疫情防控形勢瞬息萬變,考驗每分每秒到來,健康碼專班小組也在不斷調整。

  “最初只有綜合協調、技術支援等4個組,後來增加了問題核查組,又建立了反向測試機制。”健康碼專班綜合協調組的周晞魯説,新設立的反向測試組,目的是提高賦碼精準度,最大程度避免給社會運轉帶來不便。

  2月14日晚,面對旺盛的諮詢需求,健康碼專班緊急決定,搶建一套復核系統解答群眾疑問,要求次日上線。任務落在了反向測試組。

  2月15日淩晨1時15分,測試組定下方案:線上開發復核系統,群眾可以線上提交疑問;線下各區縣(市)專班行使審核權。由3個技術團隊齊頭並進研發。早上9時測試版本開測,中午12時網路復核渠道正式開通。

  2月15日,雖然杭州早晚高峰在途車輛已接近平峰,但確診病例首次實現零新增。復核系統運作一週後,群眾的電話諮詢申訴量下降了80%。

  2月16日,杭州疫情防控指揮部發佈通告,推進全面復工,企業復工不再需要備案審核。

  2月17日,浙江11個設區市實現健康碼全覆蓋,在全國率先撤除除省際和溫州外的公路防疫檢查點;當晚,全國第一趟復工專列抵達杭州,浙江多地開啟包機、包車、包專列的“接人模式”;各設區市本級全面恢復公共交通……人流、物流、商流開始逐日回升。

  健康碼在浙江的高效使用,讓防疫與復工的兩難境地柳暗花明,迅速引起全國關注。從2月11日在杭州上線,到2月17日“跑”向全國,短短一週,健康碼為全國快速“動起來”提供了“浙江方案”。截至目前,全國超過200個城市推廣使用健康碼;浙江、廣東與四川、湖南、河南等勞務輸出大省,建立起了健康監測互認機制。

  3月10日,湖北宣佈啟動健康碼發放工作。同一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高度認可了健康碼的作用並特別指出,浙江利用大數據建立個人健康碼,動態掌握個人健康資訊,為復工復産提供了引導和保障。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張留 唐駿垚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張留 唐駿垚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