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他們回了 春天近了 來看三位新浙江人的復工之旅
浙江新聞客戶端 · 王世琪 郎擎宇 | 發佈時間2020-03-09 09:01:09    

   當和煦陽光普照,浙江大地回暖,鮮花爭相盛開,人們發現,疫情終究擋不住春的腳步。

  逐步復蘇的,還有浙江的經濟。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全省各地復工復産進程加快。“兩手硬、兩戰贏”的號聲響徹之江大地,車間機器開啟、流水線有序運轉,最重要的是,他們回來了,那些曾被疫情攔住腳步的新浙江人回來了。
 
  近日,記者採訪了三位從外省返浙的新浙江人,他們是追求踏實生活的一線工人、為高品質發展盡心盡力的研發人員、暢通浙江經濟毛細血管的個體工商戶……聽他們講述一段段曲折的復工之路,記者意識到:他們回來了,春天更近了。
 
  市場就在這兒,所以我有信心
 
  義烏國際商貿城飾品經營個體戶鐘敏
 
  義烏國際商貿城開市後,雖然客流量不如往常,但我的QQ和微信卻頗為熱鬧。“有沒有貨?”“多久能拿到貨?”新老客戶不斷諮詢訂單。
 
  我和周圍的同行心裏其實都清楚,過去的一個多月,大家都很難。按照往年,春節後的兩個月是飾品銷售旺季,可以佔到全年銷售額的三分之一。但是受疫情影響,義烏市場開市比往年晚了半個多月,快遞物流也都停滯了,我們的線下零售幾乎降到了零。和義烏許多市場經營戶一樣,我們也是前店後廠模式,員工工資、倉儲店舖租金等成本都降不下來,加上擔心年前備貨的春款産品“砸手裏”,壓力巨大。
 
  不過,疫情也讓我看到了義烏這座商貿城市的溫情一面。沒想到,早在大年初二,商城集團就打來電話統計經營戶所在的城市,並詢問遇到的困難和需求。幾天后,集團發出通告免除商鋪部分租金,我的倉庫房東也發來資訊主動免去當月房租,這讓我心裏暖暖的。
 
  政府對復工復産的幫助同樣暖到我的心坎。別看飾品小,卻需要十幾道工序,關係到産業鏈上的許多家企業。最近,我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復工復産上,一些企業的外地員工返程不便,政府主動了解用工需求,還派出專車專列甚至包機接他們回來,解決了我們的一大煩惱。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段時間,我和同行們為防疫工作和活絡經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利用市場資訊優勢,幫助一些意向捐贈者對接醫護用品生産企業。我深知處於行業下游的二級批發商資金週轉壓力更大,針對一些老客戶,我們一致決定改“打款發貨”為“先發貨再收款”,特殊時期,互幫互助、共渡難關是應該做的。
 
  對於下半年,我的思路很清晰:戰略性放棄春季市場,提前把資金和精力投入到夏款産品的設計和研發上,加速電商化、品牌化發展。我們做市場的總是樂觀的,因為市場就在這兒,新的消費需求總會産生,我對未來有信心。
 
  穿越大半個中國,只為把時間搶回來
 
  新海集團寧波醫療器械研發中心負責人單劍
 
  從甘肅到浙江,18個小時,2400公里,一共轉了8趟車,我的返崗復工之旅穿越大半個中國。
 
  這18個小時,足夠漫長。由於疫情嚴峻,交通停運,我在查了還能乘坐為數不多的幾列火車後,立即買票規劃行程,“曲線回慈”。2月16日淩晨2時,我從家出發前往武威火車站,從武威坐火車到蘭州,然後乘坐城際列車到蘭州中川機場,飛往上海,飛機在上海虹橋機場落地後,又從虹橋高鐵站乘坐高鐵,由於直達的高鐵也停運,只能轉到杭州,最後從杭州轉到余姚,最終於晚上9時到慈溪家裏。
 
  準備回慈溪時,很多朋友都勸我説,再過幾天説不定就有直達航班了,現在來回倒車,挺危險的。這話有道理,但再折騰我也得儘快趕回來,我是研發中心的負責人,醫療器械本是關鍵防疫物資,趕快回來,能為浙江的防疫貢獻一分力,也能讓企業生産儘快步入正軌。
 
  其實在甘肅老家這些天,我也沒閒著,2月1日,我就接到了公司研發任務,要組建團隊緊急開發一款護目鏡。那時,正值疫情暴發期,抗疫前線護目鏡緊缺,我們必須趕緊研發生産。
 
  研發這事,如果團隊聚在一起群策群力,交流順暢,效率會更高,但那時大家全部居家辦公,只能通過視頻會議,頭腦風暴,一遍遍復盤、模擬,並分頭找來樣品參考。
 
  工作強度不比在實驗室小,但想到一線醫務人員物資不夠,我們就不願停下來休息。現在,這款護目鏡已經完成了開模,不久就能大批量生産了。
 
  這件事,其實也堅定了我儘快返崗復工的決心。研發負責人是産品生命的第一環,不在研發崗位上,直接導致後續工作跟不上。我手上還有幾個春節前沒有完成的重點研發項目,如果不及時推進,生産、銷售環節都要延期,對集團醫療器械業務發展不利。
 
  為了縮短員工居家醫學觀察期,集團公司立即組織了核酸檢測,我已經正式復工,就像備戰已久的士兵踏上戰場,我和團隊會把所有精力放在研發上。最近的《浙江日報》有句話説得很好——在冬天裏失去的,要在春天裏奪回來。現在,我就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助力發展。

  踏上杭州,今年的生活有了底
 
  杭州杭氧工裝泵閥有限公司車間工人陳奎元
 
  大年初五,我就自駕帶著老婆和兩個孩子從江蘇鹽城趕回杭州,算起來,在老家還沒待夠一個星期。
 
  對我來説,能夠儘早回杭州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家裏的經濟收入。我和老婆都在杭州工作,作為一名車間一線工人,我的工資是計件制,復工越晚對收入影響越大。二是孩子的教育問題。老家沒有電腦和網路,我看到新聞每天都在講推遲開學,通過網路授課,心裏就有點慌。我的兩個孩子年齡大的上高一、年齡小的上初一,都是剛剛升學,如果基礎拉下,再補就難了。
 
  從高速開車一路奔向杭州,發現有不少同路人,每經過一個高速出口,都排著長長的車隊,當時我心裏非常緊張,害怕到了杭州會不會下不了高速。擔心是多餘的,排了挺長時間的隊,查身份證、體溫檢測,一套流程走完順利進了杭州。接下來,只要按要求做好防護工作,復工、孩子上課都可以按計劃進行。
 
  回顧這段經歷,挺慶倖的,在新冠肺炎疫情這種特殊情況下,作為普通老百姓,我最希望的就是能夠按部就班地過安穩日子。踏上杭州的一刻,我就覺得今年的生活有底了,把自己的工作影響和孩子讀書影響盡可能降到最小。
 
  當然,提前到了杭州,我也會自覺承擔更多責任。公司剛剛復工,返崗人員有限,我也會提高工作效率,為公司生産盡一分綿薄之力。談不上貢獻,能擔當就多擔當,能多工作就多工作。我每天關注疫情情況,看著浙江的疫情控制得越來越好,復工復産越來越火熱,我覺得,春天不遠了。
 
  歸來吧,春的樣子
 
  潘毅剛
 
  讓按下暫停鍵的經濟活起來,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加快復工復産成為當務之急,而人的加速流動就成為打通經濟迴圈的關鍵基礎。
 
  經濟迴圈無非是人流、物流、商流……而經濟的動態迴圈都是隨著人的流動而運動的。目前來看,在全國一盤棋之下,除湖北等地區外,物流流通的大通道已經打通,商流也正在逐漸恢復,一切都在逐漸趨於正常化。但嚴重疫情之下,疫情防控和人的流動,卻天然是一對矛盾:人流動越快越多,防疫難度越大。但沒有人員的有序流動,也就難有全面的復工復産,遑論經濟發展的蓬勃生機。
 
  浙江有省外務工人員兩千多萬,浙江百分之九十的企業是民營企業,其中大多又是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用工穩定性本就不高,這大大加大了人員有序返浙返城返工的難度。暢通這些新浙江人的歸來之路,對於浙江經濟的活躍和繁榮至關重要。
 
  值得欣喜的是,浙江敏銳地抓住了這一主要矛盾,借助“一碼一圖一指數”精密智控體系,疫情圖和復工圖同研判、相匹配,分級分類加強指導。各縣市也逐步恢復城市的正常秩序和功能,通過點對點的專列、包機、專車和補貼等形式,根據各自需求組織開展了用工返城返企工作,讓人流有序地動起來,讓公共交通正常運轉起來,逐步恢復人氣商氣。
 
  新浙江人的歸來,匯流成河,漸成潮流,陡添暖意。
 
  (作者係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王世琪 郎擎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王世琪 郎擎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