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最美的志願精神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溫暖這座城
中國網 · 徐立 | 發佈時間2020-03-05 12:53:24    

   “我要去給隔離人員倒垃圾了”、“請您出示出入證,我給您測下體溫”、“您好,辦出入證需要您出示身份證”,疫情期間,陳波每天重復最多次的就是這幾句話。陳波作為一名志願者,從2月3日開始,就每天12個小時堅守防疫一線,他是小區的宣傳員、代購員、值守兵。

1.png

  47歲的陳波是一位有著11年志願經歷的退伍軍人,疫情期間得知杭州拱苑小區卡口人員緊缺,陳波便主動請纓。每天早上8點,他都會準時出現在拱苑小區的大門口,在出入卡口檢測站協助社區開展測溫、登記等一線防疫工作,還要配合社區工作人員為隔離在家的居民提供送食品、倒垃圾等服務工作。“辛苦,但是很有意義。”陳波告訴記者,自己守的是小區的安全大門,容不得一點馬虎,當每次聽到“小夥子不錯”、“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注意身體”這樣的話語時,自己就會覺得特別有幹勁。

2.png

  陳波值守的拱苑小區外來務工人員較多,高峰時同時有80多人在居家隔離,陳波需要負責每天的電話詢問和隔離戶的物資配送,整箱整袋的大米、水果、食用油、大白菜、馬鈴薯、牛奶,沉甸甸的,陳波和同事們扛著就走。陳波説,看著居民焦急地等著菜,他們其實一直在奔跑。“記得有一天送了十幾戶,因為這個小區都是樓梯,上上下下六七十層樓,幾趟下來就渾身是汗了,那天口罩也換了好幾次。”陳波坦言,社區的工作反覆又瑣碎,一天下來確實精疲力竭,“上個月光通話時長就有將近700分鐘,95%以上都是打給居家隔離人員的。”

3.png

  疫情期間,陳波每天的朋友圈步數都在一萬步以上,他開玩笑説:“防疫情況怎麼樣,看步數就知道了。”其實,陳波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説起身邊的志願者夥伴,陳波也充滿了感激,“我們這兒有不少志願者是小區的住戶,他們總是主動承擔後半夜的值守任務。之前有段時間,天氣特別冷,晚上凍得實在受不了,就在旁邊的簡易休息點烤點火暖暖身子。”同時,陳波還是防疫點的“小靈通”,每天晚上回家,他都會抽空看看新聞,了解最新的疫情動態,及時掌握社區防疫的最新要求,忙裏偷閒還為小區附近的商鋪復工復産提供資訊幫助。

4.png

  雖然疫情情況稍有好轉,但是陳波防疫的這根弦依舊沒有松,“這段時間小區開放進出了,流動人員的數量就大大增加,這就需要我們工作更加細緻和耐心。”除了志願者的工作,陳波還是拱墅區樂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樂金鄰公益的負責人,早在疫情初期,陳波帶領樂居公益的全體成員積極協調社會資源,累計為祥符街道和轄區募集口罩2300個,一次性橡膠手套5000雙,募得資金一萬多元,都通過拱墅區慈善總會定向為轄區一線社工送去關懷。

5.png

  在一線工作的這一個月時間裏,陳波回憶起來,最愧對的還是自己的父母。陳波的母親已經77歲高齡,去年9月剛做完腫瘤手術,本來這段時間應該去醫院做深度復查,但是現在又耽擱了。父母都非常支援陳波志願者的工作,老爸甚至開玩笑説,如果我這個老黨員如果再年輕幾歲,也去當志願者服務大家。“疫情不退我不退。”陳波説,“父母一整個月都在家沒有出門,這也算是對我工作最大的支援了。終於現在下班時間早了,晚上可以買個菜,回家給爸媽做做飯。”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徐立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徐立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