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新冠肺炎疫苗研究獲重要成果 背後離不開這位浙江女將軍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鄒姍琳 | 發佈時間2020-03-05 07:28:59    

   據3月3日晚央視《新聞聯播》報道,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浙江大學化工係1988屆校友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聞令即動、爭分奪秒,集中力量展開應急科研攻關,在新冠肺炎疫苗研製方面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在視頻中,陳薇説,“習主席指出,疫苗作為用於健康人的特殊産品,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我們一定要牢記領袖的囑託,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我們正在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推向臨床,推向應用,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
 
  陳薇是在阻擊非典、抗擊埃博拉等多場硬仗中作出重要貢獻的女科學家,2015年7月晉陞少將軍銜,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的她也被視作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製賽跑中的“種子選手”。
 
  今年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54歲的陳薇少將帶領專家組進駐武漢。2天后(1月28日),由軍事醫學研究院與地方公司共同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RT-PCR熒光探針法)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書。4天后(1月30日),緊急展開的軍事科學院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開始運作,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核酸檢測時間比現有時間大大縮短,加快了確診速度。
 
  浙江人的女兒我們的驕傲
 
  值得驕傲的是,陳薇是浙江蘭溪人。作為浙江人的女兒,她也是《浙江共産黨員》雜誌社的“老朋友”:她是《浙江共産黨員》2004年1月刊的封面人物,當時雜誌社文字記者馮少波、攝影記者黃國中在北京和陳薇有過“親密”接觸。
 
  據介紹,陳薇于1966年出生,1984年考入浙江大學化工係,1991年從清華大學獲碩士學位後入伍,1998年獲軍事醫科院醫學博士學位。她參與和主持完成了“庚型肝炎”序列測定及致病分析、生物反恐疫苗研製、軍隊特需藥品中試基地建設等項目,先後承擔國家“863”“973”和全軍專項等重大課題14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3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2003年,在非典疫魔猖獗、國家和民族面臨重大災難的危急關頭,陳薇以為國分憂、為民造福的高度責任感,帶領團隊人員不顧生命安危合力攻關,率先推出了預防非典的新藥——“重組人ω干擾素”,被國家最高領導人譽為“穩定了軍心、穩定了民心”。陳薇還被評為全軍和總後“非典防治工作先進個人”。
 
  説起2003年11月底的那次專訪,黃國中顯得非常激動,那年和陳薇面對面交流的過程記憶猶新,“她是一個很低調的人,很親切也很隨和,聽説我們是浙江過來的媒體,要採訪她,她很爽快地答應見面。”那次,馮少波和黃國中足足跟了陳薇兩天,去過她的實驗室,也到過她家,見了她的愛人和孩子,一起吃過飯。“她的愛人是山東人,大家管他叫老麻,好客又直爽,説我們是陳薇的老鄉,一定要好好招待。”黃國中回憶道。
 
  那時笑對非典的陳薇,如今又衝在了新冠肺炎疫苗研製的第一線。
 
  為浙江人的女兒點讚,好樣的陳薇!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鄒姍琳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鄒姍琳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