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許村90後姑娘推遲婚事遠赴武漢
浙江日報 · 沈燁婷 通訊員 陸凜 | 發佈時間2020-02-27 09:11:36    

   如果沒有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春節,張燕燕會去男友的老家商量婚事,敲定甜蜜的幸福。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一切。

1582754825267_5e56ec09159bb83e16c3faed.jpg

  張燕燕,今年27歲,是海寧市許村鎮前進村人,在杭州市余杭第一人民醫院擔任ICU護士。1月23日,隨著疫情的升級,浙江啟動了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而張燕燕所在的余杭第一人民醫院也作為定點醫院,專門收治疑似和確診的病人,感染科負壓病房就此成了“戰疫”的最前線。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任務後,張燕燕毅然放棄了原先的行程安排,自願留下來與醫院的同事並肩作戰,擁有6年ICU負壓病房救治經驗的她,被安排到了危重護理組。

  工作的內容雖然沒有大變化,但考慮到新冠病毒的感染性,直面一線的醫護人員都作了“全副武裝”,手套加到三層,護目鏡必不可少,口罩更是時刻不離。在這樣的加持下,平時裏熟練的打針、輸液,乃至打一壺水這麼個普通動作,難度也是成倍上升。

  隔離工作難歸、操作難度加碼、連續鏖戰堅守,但問及這些辛苦時,張燕燕卻有些不好意思地撓頭説:“這沒什麼,我都已經習慣了”。

  這一輪堅守,就是半個月的時光。之後,醫院考慮到醫護工作者的身體狀況,準備先讓第一梯隊的人員陸續撤離病區時。

  張燕燕向ICU護士長打了電話,並主動請纓,“如果我們科室要派人去武漢,你就派我去吧,我沒啥顧慮......就是天不怕地不怕,膽子大。”

  2月8日深夜,張燕燕半個月來第一次回了家,但只是稍作休息,第二天一早又馬不停蹄地拖著行李趕回醫院。當天,杭州市派出了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最前線,而張燕燕就是這266名醫護人員的其中之一,同時她也是余杭緊急醫療隊中年紀最小的一個。

  “那天半夜回家,把我媽吵醒了。就説了一句要去武漢,她一晚沒睡著。”張燕燕想對媽媽説:“媽媽,全國的力量都在武漢,我們肯定能贏。我會平安回來的,您放心。”

  2月9日,抵達武漢後,張燕燕和同事被分配到了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在重症病房裏救援危重病人。相比于余杭一院隔離點的工作,這裡要面對的是數量更多、症狀更重的病人,作為護士張燕燕除了要完成基本的輸液抽血、發藥分飯外,還多了管理無創呼吸機、協助患者翻身喂食等職責。而醫護人員的風險系數也更大,防護服穿上就是一天,要等到全部結束後,才能脫下那身密不透風的“保護殼”。

1582754825410_5e56ec09159bb83e16c3faf0.jpg

  “救死扶傷本就是醫護人員的天職,而且我是黨員,面對疫情肯定要衝鋒在前,帶好頭當好示範。”張燕燕説:“希望我生日那天許的願望,可以早點變成現實——疫情早日結束,一切都會好起來。

  疫情面前顯人心,關鍵時刻見擔當。白衣天使是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最美逆行者。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已有5位許村姑娘奮戰在湖北武漢抗疫最前線,她們正在為那座“患病”城市的痊癒而默默貢獻著力量。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沈燁婷 通訊員 陸凜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沈燁婷 通訊員 陸凜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