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鄉村振興 網路先行 > 台州 新聞詳情
淘寶網上的“青蟹先生”張磊:在盒子中探索,帶動盒養青蟹的發展
三門新聞網 · 陳童 | 發佈時間2019-10-24 10:55:38    

   三門縣浦壩港鎮桃峙村,路邊一間不起眼的灰泥平房,28歲的張磊站在門前接了一個電話。

  他的身後,是他用了四年時間,親手打造出的一方青蟹養殖天地——昏暗潮濕的房間裏,一排排藍色塑膠盒層層堆起;白色水管組成了自動的水處理系統,水流迴圈,發出不間斷的“嘩嘩”聲。拉開塑膠盒上的門,一隻青蟹快速地爬動了兩下,又迅速安靜下來……
 
  淘寶上有許多賣三門青蟹的,但這麼獨特的養殖技術就只有張磊獨一家。
 
  1.jpg
 
  2014年8月,張磊創辦三門縣張磊青蟹養殖專業合作社,自主研發了青蟹蟹盒單養技術,至今已擁有實用新型專利“青蟹養殖系統”,另一項專利“水産品單養盒及養殖系統”也在審批中。
 
  “青蟹先生”,是張磊為自己的青蟹註冊的商標。在淘寶網上搜索“青蟹先生”,銷量也是遙遙領先於別家。
 
  張磊在農村長大,家裏有不少親戚從事水産養殖。他從小就喜歡養寵物,從雞、狗、貓到兔子、刺猬,都養得興致盎然,“我還有一隻養了七年的烏龜,現在還活著”。
 
  但他從沒想過養青蟹。事實上,在就讀溫州醫科大學生物技術專業之前,關於名聲在外的三門青蟹,土生土長的三門人張磊對這種“體扁平、頭胸部發達、雙螯強有力,後足形如棹”的甲殼類動物的所有認知,都僅限于吃,“就覺得很好吃”。但到底“好吃”到什麼程度,他也説不上來,只是“隔段時間不吃就會想”。
 
  2.jpg
 
  張磊説自己的夢想就是做一份自由自在又能賺錢的工作,“除了自己創業,我想不到還有別的什麼工作”。但直到2013年大學畢業,他仍不知道自己未來到底要“創什麼業”。
 
  2014年4月,張磊回到三門,決定搞水産養殖。他躊躇滿志,卻遭到親戚們的反對,特別是他的父母。“搞水産養殖,還上什麼大學?大學都白讀了!”從事水産養殖多年的親戚也來勸他:“我沒上過大學養這個,你一個大學生也來養這個,跟我們有什麼區別……”
 
  張磊表現得很執拗:“我們怎麼可能沒區別?”在他看來,經過多年的系統學習,自己在分析比較、對比實驗、結算成本、提高養殖效益等理論方面頗有優勢。而老一代的水産養殖戶“思想陳舊,不太會創新”。
 
  張磊的父母最終還是拿出了一筆錢,支援他創業。2014年8月,張磊拿著這筆錢和自己在清江工作時攢下來的幾萬元,創立了三門縣張磊青蟹養殖專業合作社。
 
  在盒子中探索
 
  張磊發現,將蟹苗放入塘中的傳統粗養方法,降低了青蟹的成活率和産量,也佔用了相當一部分土地,使得投入成本增加。
 
  “早些年聽説有人用盒子養梭子蟹,但沒親眼見過。在清江,我就試著用大桶養青蟹。”那個時候,張磊就決定,自己的養殖方式要告別傳統的土塘養殖青蟹的方式,而要另辟蹊徑,採取以蟹盒養殖的室內單養技術——在室內採用精養模式,將單個青蟹放入蟹盒,每個盒子能夠容納一隻青蟹成長。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蟹盒問題。張磊打聽到青島有一家公司出售這樣的蟹盒,一番了解後,得知這樣一套被稱為“蟹公寓”的蟹盒包括1000個盒子和一套水處理系統,價格為7萬元。“太貴了,我的創業金沒有這麼多。”
 
  “反正就是個盒子,我自己做。”張磊到路橋國際塑膠城買回了3000個藍色的零件盒。拉回三門的當天,他就開始埋頭研究,如何在盒子上打孔,怎麼組裝水處理系統。
 
  每個盒子需要在左、右及底部打5個孔,3000個盒子意味著要打1.5萬個孔。張磊恨不得多生出幾雙手來。他的父親知道了,主動前來幫忙。雖然還在“恨鐵不成鋼”地生著氣,不願開口跟兒子説話,但張爸動作利索,3000個盒子很快按照張磊的設計打孔成功。
 
  安裝好水處理系統後,張磊迫不及待地買來一批“只有指甲蓋大小”的蟹苗,挨只放入蟹盒內。還沒來得及幻想收穫時的喜悅,兩個星期後,他發現,3000隻蟹苗全死了。“沒經驗,太慘烈了。”
 
  張磊事後對這場“慘烈的經歷”作了總結,“盒養青蟹的方式並不適合小蟹苗的成長,而且小蟹苗的養殖週期通常長達五六個月,極大地增加了生産成本,卻得不到相應的經濟回報”。
 
  2015年,張磊改變了思路。“我採用‘瘦養肥’的模式,直接購買青蟹成品進行養殖,這樣可以將養殖週期縮短到一個半月。”
 
  這一年,同樣被改進的還有蟹盒——張磊更願意叫它“水産品單養盒”,“盒子不僅可以用來養青蟹,技術成熟後還可以養殖其他水産品”。盒養青蟹一年多後,他發現自己在排污孔上的設計不太合理,“盒底沒有凹槽,排污孔打的地方在底部上方,排污效果很差”。一番研究實驗後,排污孔被打在蟹盒底部,排污問題順利解決。
 
  3.jpg
 
  盒養青蟹的發展
 
  對盒養青蟹而言,育肥,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要求養殖人在挑選青蟹時眼光犀利獨到,透過堅實的甲殼,一齣手就能挑中那些能夠長得膏肥肉厚的青蟹。
 
  張磊為此下了不少功夫。他跑到專門收購青蟹的商販家,請教該怎麼挑選青蟹。但這“吃飯”的手藝,怎麼可能如此輕易外傳?他也不著急,一有空就去商販家,軟磨硬泡,到了飯點也不走,挑起一隻待煮的青蟹,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語:“這只不怎麼肥啊。”商販湊過來:“哪不肥了,肥不肥要看這裡……”“小計謀”奏效,他心裏樂著,聽得很是認真。
 
  2016年,張磊青蟹事業的觸角伸向線上——他開了一家淘寶店。他開始更賣力地拓寬養殖模式。
 
  這年年底至2017年初,張磊開始嘗試青蟹“暫養”模式,即在越冬前大批量收購青蟹,在蟹盒裏養殖一段時間後賣出。
 
  越冬時,塘養青蟹進入休眠期,大多沉入塘底無從尋覓。盒養青蟹就不同了,即使越冬,它們也都“沉睡”在蟹盒裏,自動的水迴圈系統讓日常養殖變得簡單,只需每隔幾日觀察與投喂就行。青蟹養肥後隨時可以買賣,填補了越冬時節青蟹市場的空白。
 
  通過淘寶網,全國各地的顧客都能在冬天吃到肥美的三門青蟹。
 
  目前,三門縣張磊青蟹養殖專業合作社已有入社養殖戶12戶,合作養殖戶24戶,從事養殖人員30余人,養殖覆蓋面積約為600畝。2018年,張磊又投入了一套全新改良後的水産品單養盒。
 
  説起未來的計劃,作為理事長的張磊信心滿滿:“我希望,能發動三門灣及周邊的青蟹養殖戶都採用盒養青蟹的養殖模式,做到一戶配一套水産品單養盒,以此擴大産業規模,也能有效解決土塘養殖方式導致的土地問題,實現保護生態環境與提高經濟效益的雙贏。”

來源:三門新聞網    | 撰稿:陳童    | 責編:王以茸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三門新聞網    | 撰稿:陳童    | 責編:王以茸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