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業插上新思維、搭上電商,迎來了勃勃生機,他家的農産品從台州賣到全國,甚至俄羅斯。對於以中老年人為主的種糧大軍來説,1990年出生的盛建高顯得那麼的另類,而更加與眾不同的是,當大多數農民把稻穀賣給國家或者市場時,他卻將稻穀加工成大米和其他附屬産品,網上網下同時銷售,將自己的農場經營得有聲有色。
盛建高是台州市椒江區洪家街道鴻勃家庭農場場主,今年只有24歲,他的農場總共有290畝水稻,全部採取自産自銷的模式。2013年6月份,他的淘寶店正式開張,萬事開頭難,頭4個月網店沒有一個單子,直到10月份才接到第一單。經過一年多的堅守,目前他的網店基本穩定,每天都能接到訂單,今年預計網路銷售額可達10萬元。
當記者來到該農場時,看到盛建高正將一包包的米糠進行打包,準備發往外省。從外形上看,盛建高有著一張白皙、文靜的臉,這很難讓人把他與農民聯想起來。“這是昨天江西一位客戶在網上預訂的米糠,本來預訂10噸,我考慮到數量太大就先發1噸,讓客戶先試一下産品怎麼樣,滿意的話再全部發貨,假如不滿意退貨了,運費、時間等對我和客戶來説都不划算。”説起自己的淘寶生意盛建高講得頭頭是道。
盛建高的鴻勃家庭農場淘寶店貨架上有大米、雜糧、米皮、米糠、菜籽油等。為了讓自己的大米與眾不同,盛建高今年種植的290畝稻穀全部採取人工插秧、人工曬谷,大米不打蠟、不拋光,用簡易、透明的尼龍袋包裝;為了保證大米的新鮮度,盛建高要求顧客提前兩天預訂,他每兩天碾一次米,與快遞公司簽訂“江浙滬24小時到貨,江浙滬以外3天內到貨”,保證客戶能夠吃到最新鮮的米;為了説明自己的農産品是自産自銷,他將“人工插秧、曬谷、田間自然環境、莊稼長勢、收割、送貨”整個生産過程以及“大米檢驗報告單”,用相機拍下來並放到網店裏。
除了線上銷售以外,盛建高的線下送貨到府也非常積極主動。為了擴大線下銷路,他採取了先送顧客大米讓其免費品嘗,然後再購買的方式。同時,由於擁有自己的種植基地,他的大米在市場上無論品質還是價格都有一定的優勢。“去年只有20畝左右的糧賣給國家,今年全部自己賣。”盛建高對自己的農産品信心滿滿。
“米糠可以賣給顧客當豬、雞、鴨、鵝等畜禽飼料,米皮可以食用、治病、當面膜用。”與其他農民種糧賣稻穀、只賺稻穀的錢不一樣,盛建高不僅將稻穀碾成大米賣,還加工出了米糠、糙米、米皮,幾乎挖掘了稻穀所有的附加值,實現一粒谷多重經濟效益。
這些新的思路得益於盛建高的用心觀察和敏感的商業意識。以米皮為例,有一次他在淘寶上偶然遇到一位陜西的顧客,説父親生了病,醫生囑咐其每天都要吃一些米皮,這樣對病情有好處。他上網一查,果然米皮有降低壞膽固醇和抗癌的效果,於是他決定將米皮開發出來賣,目前銷往全國,網上銷量排全國前三。
盛建高還採取了水稻和油菜輪作的種植模式。下半年割完水稻後,種上油菜,榨成菜籽油。去年該農場試水種植的20畝菜籽油銷售一空,今年290苗菜籽油也全部被預訂完畢。
上午開車送大米,下午3時後打包處理網路訂單,手機上裝有淘寶,常常與客戶聊到淩晨兩三點;不僅要幫父母管理生産,更要全權負責市場銷售,24歲的盛建高完全進入了農民的角色。創業者往往不走尋常路。盛建高沒有像多數年輕人一樣,念完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2009年剛上完高三上個學期,他毅然放棄高考,南下廣東闖蕩。在廣東,他打過工、擺過地攤,利用自己賺來的5000元和從父母那裏借來的5000元開始創業,經營一家賣百貨日用品的小店,賺了十幾萬元,可是後來還是虧了。
年輕就是資本。2012年,盛建高回到台州,總結之前教訓,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回家當農民。盛建高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父親從14歲就開始種田,擁有近50年的水稻種植經驗。他從此一邊跟在父母后面學,一邊利用業餘時間查資料自學,結合之前創業積累的經驗,一步一步開拓市場。2013年,他正式註冊了自己的家庭農場,取名為“鴻勃”,寓意為“鴻鵠之志,勃然奮勵”。傳統農業遇上新思維、搭上電商,迎來了勃勃生機,農場從最初的33畝發展到現在的290畝,産品從台州賣到全國,甚至香港、俄羅斯。
年紀輕輕就去當農民,不覺得辛苦和可惜嗎?盛建高説:“不管社會怎樣發展,飯總要吃,地總要有人來種,行業無貴踐,創業沒有不辛苦的。人生短短幾十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就沒有什麼後悔的。”
來源:台州晚報 | 撰稿: | 責編:王以茸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台州晚報 | 撰稿: | 責編:王以茸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