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鄉村振興 網路先行 > 金華 新聞詳情
一天4000斤?!“85後”養蜂人搭上電商快車做大“甜蜜事業”
中國網 · 徐立 | 發佈時間2019-08-29 17:24:22    

   一頂草帽,兩袖清風,三餐露宿,四海為家。他常年與花為伴,他從事著最“甜蜜”的事業,卻也最為辛苦,他就是樓偉,一位“85後”養蜂人。樓偉的成名還是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他通過淘寶直播,創下了當天銷售五倍子蜂蜜4000斤的佳績。從一家三代行走全國養蜂,到重回家鄉婺城,樓偉一家的“甜蜜事業”依然在繼續。

微信圖片_20190829172628.jpg

 
  連綿起伏的金華山,林木森森,溪流潺潺,到處充滿著山林韻味、原野情趣。早晨,天色微亮,清風拂過殘月,蜜蜂們已經起床了。“嗡嗡”的聲音是樓偉夫婦聽慣了的,他們放飛一箱又一箱的蜜蜂,這些小東西立馬尋香而去,跌進大山深處最鮮嫩的花蕊中。“每天當陽光照進山林,霧靄還在瀰漫時,我們就開始了一天的直播。”樓偉介紹,傍晚,當夜幕降臨,四野漸漸寂靜下來,直播才告一段落。“現在一般每天從上午8點半直播至下午5點,全程約9小時,風雨無阻。”樓偉介紹,直播後還要忙著將蜂蜜打包快遞。
 
  自2010年起樓偉一家就試水淘寶網店,以原生態蜜為主打的銷售模式取得一定業績。但是隨著網路銷售競爭加劇,急需新模式來破解困局。“網路直播應運而生,讓消費者對養蜂環境有身臨其境之感,促使賣家與消費者之間的對接更緊密直觀。”如今,樓家生態蜜蜂園網店擁有了近4萬忠實粉絲,銷售穩居同行業排名首位。“讓消費者吃上源頭蜜,是我做蜜蜂事業的力量源泉。”樓偉透露。
 
  記者點進樓偉淘寶店的直播平臺,背景是一片原生態樹林和十幾個蜂箱。樓偉和父親身著帽子和工裝褲忙碌地穿梭于蜂箱間,看蜂、採蜜、搖蜜。主播是樓偉的妻子周婕,她坐在一個簡易小木桌前,用一台筆記型電腦和一台用支架支撐的手機這些簡單的裝備直播起割蜜全過程。樓偉在網路上以“嫩哥”自居,走“逗逼俏皮”路線。妻子則被稱為“嫩嫂”,以話嘮模式和“熱情馬大姐”的姿態答疑所有網友的問題,分享採蜂花絮故事和蜂蜜使用攻略。
 
微信圖片_20190829172831.jpg
 
  在樓偉看來,“粉絲”的認可與接受比什麼都重要。樓偉説:“網路直播養蜂、割蜜全過程,目的在於把最真實的養蜂生活呈現在粉絲面前。在淘寶上做生意,就應該拿出最好的品質奉獻給消費者,與他們溝通交流的同時也是為了讓他們充分了解産品。作為一個地道的自産自銷的農村養蜂人,一直用自己一點一滴的言行,將蜂蜜、蜂膠知識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消費者。”
 
  樓偉從最初的一個只會養蜂蜜的蜂農,到成功經營蜂産品的農産品電商人,他總結説,農村電商銷售最重要的服務態度和經營理念,淘寶不是只要開店就有錢賺,開店只是有了一個能夠展現産品的平臺,想要做好生意更多的是要學會經營,而經營必不可少的是服務態度。在直播平臺上,記者看到,當網友問“五歲的孩子咳嗽該吃什麼”時,周婕便很細心地回答:“可以吃枇杷蜜,有止咳、潤肺、化痰的功效,幹吃就可以。藥店裏的枇杷糖漿就是用這種材料的。”
 
  除了直播平臺,客服方面也很上心。由於生意比較好,店舖聘請了一些客服。為了保證客服服務品質和回復準確率,樓偉都會讓新來的客服去山裏養蜂場學習一段時間,跟著他父親體驗養蜂生活,這樣實踐過,才能更好地回復客戶各種疑問,也是對客戶的一種負責態度。
 
  如今,樓偉把樓家生態蜜蜂園建在婺城的青山綠水間。“回家後,我著手建立3處蜜蜂園,主要經營五倍子蜜、冬青蜜、枇杷蜜、柑橘蜜等品種,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樓偉透露。此外,他還在行走中國時做網路直播,每年會到風景秀美的建德大慈岩鎮採集優質荷花粉,堅持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原蜜。同時,呼籲更多的家鄉養蜂人參與進網路銷售的熱潮中,為鄉村振興服務。
 
微信圖片_20190829173202.jpg
 
  樂觀、闊達,永遠有陽光般的笑容,很難想像,樓偉也曾經有過一段“漂泊不定”的生活。“3月在南京採油菜花,4月在山東採槐花,5月在秦皇島和錦州採槐花,6月在吉林採椴樹,7月在錦州採荊條、益母草,8月在通遼和內蒙古採蕎麥、向日葵……”樓偉介紹,對於職業養蜂人來説,流動養蜂、風餐露宿已經成為習慣。
 
  “我家從爺爺開始就是養蜂人,後來父親歷經40多年,將爺爺手中的5箱蜜蜂發展成300多箱。到我這輩後,我們所創辦的合作社已經擁有蜜蜂5000多箱、土蜂3000多桶。”樓偉的家位於婺城區白龍橋鎮樓家村,從樓偉上幼兒園大班起,每年放假他就追隨父親走南闖北、行走中國。“一次在內蒙古採蜜,沒有找到水源,大家就接雨水燒開食用,沒有蔬菜,就只能將就吃鹽拌飯。”還有行走中身上到處被蜜蜂蟄疼……然而這些都不是最難熬的,樓偉坦言,養蜂是“靠天吃飯”,天氣不好影響收成才是更大困擾。樓偉還表示,每天檢查每桶土蜂的繁殖和採釀情況也是必備的功課。樓偉説:“木桶土蜂一旦檢查不勤快,就會有新的蜂王出現,帶走幾萬隻蜜蜂飛向森林深處,很難再收回。”
 
  樓偉還透露,為了看護好這些蜜蜂,他父親在山上親自建了一座小木屋。但由於距離山下有很長一段距離,小木屋平時用電、通訊等方面都很不方便,樓偉和父親為此傷透腦筋。最終在相關部門的幫助協調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申請,長達上千米的電線和寬頻終於接進山中。
 
微信圖片_20190829173020.jpg
 
  不過,即使養蜂生活如此艱辛,樓偉也從未想過放棄。“百年養蜂家族,我有責任傳承。”樓偉介紹,爺爺從16歲起在家鄉養蜂一直到93歲;父親從家鄉出發行走中國,養蜂養了一輩子,1985年,父親在遼寧北普陀山建立樓家蜜蜂園,一幹就是32年;2017年,樓偉與父親一起把甜蜜事業搬回婺城區。“家鄉有這麼多農業扶持政策,政府部門服務如此到位,我沒有理由不回來。”樓偉表示,能為家鄉經濟做點貢獻,他覺得非常自豪。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徐立    | 責編:王以茸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徐立    | 責編:王以茸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