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娛 新聞詳情
德不配位的流量明星現象何時休?專家這麼説
法治日報 · 張守坤 本報記者 陳磊 | 發佈時間2021-09-01 09:45:40    

   一段時間以來,“明星+流量+飯圈”這一模式讓演藝圈亂象頻生。在資本助推和“流量光環”影響下,少數明星藝人失德失范甚至違法犯罪,嚴重破壞演藝圈生態,敗壞社會風氣。

  近日,國家多部門對演藝圈亂象開展重拳整治,通過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嚴管明星經紀公司、嚴禁呈現互撕資訊等措施,對“唯流量論”釜底抽薪,將演藝圈治理推向制度化、常態化。

  從今天起,“法治經緯”版開設“依法整治演藝圈亂象”專欄,揭示演藝圈流量明星模式及其收割粉絲、造假詐騙等“流量光環”背後的真相,探討明星藝人守住道德和法律底線的演藝生態機制建設性問題。敬請關注。

  從代孕到偷稅漏稅,從“精日”到涉嫌性侵犯罪,今年以來,多位流量明星跌落“神壇”,成為人們街頭巷尾的談資。人們在批判流量明星德不配位的同時,也不禁發問:是誰造就了這些流量明星?

  多位業內專家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説,一些資本、平臺、商家等依賴“演算法”評判市場,根據流量決定合作方,工廠流水線一般打造了一批才不配位甚至德不配位的流量明星,在對流量經濟的盲目推崇中形成“流量拜物教”,對年輕人價值觀産生了極為負面的影響。

  專家們表示,治理流量明星亂象應當各方協作合力整治,特別是要斬斷資本的黑手。“流量拜物教”下的流量明星該翻篇了。

  唯流量論甚囂塵上

  流量明星德不配位

  1000萬、2000萬、3000萬……在網路平臺擁有千萬級粉絲的明星,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影視劇、綜藝節目、廣告代言中,其所到之處,也經常引來一大批年輕粉絲的尖叫。而很多粉絲壓根不記得這些明星有什麼才藝或影視作品,只記得他們的顏值、身材和各種話題。

  鄭爽出事後,其令人咂舌的高片酬也被曝光。“一爽=1.6億,爽一天=208萬”等成為廣大網友調侃的新計量單位,也表達了對流量明星奢侈生活、天價片酬的強烈不滿。

  桃色新聞不斷、被詬病“唱跳雙廢”“演技面癱”的吳亦凡,卻在一次次負面新聞和爭議中積聚“人氣”,一度成為“頂流”明星的代表。甚至當其涉嫌性侵案發生後,仍有粉絲哭喊著要劫獄,“願意獻身給哥哥”。

  流量,本身沒有褒貶之意。最初,流量明星主要指一些人氣旺盛、粉絲眾多、號召力強的明星;但隨著一批無才藝無作品,靠臉蛋身材甚至話題出道的明星火了起來,特別是德不配位的流量明星接連出事後,流量明星逐漸成為人們眼中的貶義詞。

  是什麼造成演藝圈一度唯流量論?

  上海恒衍達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艷輝一針見血地指出,因為流量明星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逐利的本質決定了流量明星受到資本的青睞。

  這一觀點也得到多位專家認同。專家們指出,唯流量論的觀點之所以甚囂塵上,是資本逐利的背景下,“粉絲經濟”帶來的産物。在“流量=價值”的觀念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商業主體去追求更高效率的資本轉化,而流量明星的粉絲多為年輕人,容易被引導,為明星買單。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説,在流量裹挾之下,為吸引眼球,獲取流量和商業利益,一些流量明星及背後的資本無所不用其極,在相關規範不健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往往容易突破底線、違規違法,比如組織、動員粉絲刷數據,使用行銷號進行口碑行銷、控評,甚至製造謠言抹黑競爭對手等。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流量明星的流量,很多都是“飯圈”(粉絲圈子)刷出來的,甚至是在“黑紅也是紅”的錯誤理念下通過炒作話題炒出來的,這樣的流量本身就帶著問題。

  飯圈充斥歪風邪氣

  價值扭曲影響風氣

  前段時間,明星趙麗穎與王一博因在新劇裏合作引發雙方粉絲互撕、謾罵,部分行銷號借題發揮、惡意炒作,影響惡劣。微網志平臺迅速處置,永久禁言賬號600多個,關閉賬號2600多個,趙麗穎工作室官方賬號也因“管理失位,造成發聲引導不及時”被禁言15天。

  實際上,類似的粉絲群體之間拉踩引戰早已成“飯圈”常態。究其原因,與背後的流量密不可分。

  在一些資本和“飯圈”的認知裏,明星有話題、熱度就行,採取何種方式並不重要。《法治日報》記者曾臥底多個“飯圈”看到,在資本和“飯圈粉頭”的引導下,很多粉絲常常因為“哥哥”“姐姐”(即明星)的熱度下降、作品不受關注而自責,紛紛出錢出力買代言産品或做數據刷排行。

  “明星本應該做好榜樣,正確引導粉絲,但目前很多流量明星本身就存在道德問題,還放縱粉絲下場‘拱火’,讓‘飯圈’充斥著歪風邪氣。”王艷輝指出。

  王艷輝認為,流量明星的存在容易扭曲年輕人的價值觀。很多年輕人的價值觀尚未成熟,看到流量明星無需努力,僅僅通過顏值、話題等就可以成名賺大錢,會認為讀書無用。再加上不良資本的引導,很多未成年人被灌輸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消費至上的錯誤觀念,嚴重誤導其價值觀。

  “流量明星的存在,滋生出所謂‘飯圈’等專業粉絲團體,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粉絲對明星的狂熱崇拜開展違法犯罪活動,輕則侵犯他人隱私,重則非法集資、詐騙,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王艷輝説。

  此外,流量明星的存在也破壞了演藝圈的生態,不利於演藝産業的健康發展。

  朱巍説,流量一變味,正常的藝術表演也就開始變味。“很多流量明星既沒有表演的天賦,也不願意去努力,有些人唱歌修音或者乾脆假唱,有些人拍戲時現場臺詞數1234567,再通過後期加工配音,卻因為流量能變現被高片酬邀請參演。真正的實力派藝人卻往往無人問津。”

  “流量之下,很多人不再追求高品質、高價值的文藝作品,而僅僅通過被引導、被灌輸的喜好去決定作品的價值,使很多文藝作品失去了文化傳播的價值,淪為資本謀利的工具。”王艷輝説。

  平臺盡責明確標準

  合力斬斷資本黑手

  針對流量明星這一亂象,國家有關部門迅速出手。

  8月27日,國家網信辦啟動“清朗·移動應用程式PUSH彈窗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整治內容之一便是“片面追求流量,大肆炒作娛樂八卦、明星緋聞、血腥暴力、低俗惡俗等有悖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同一天,中央網信辦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指出:取消所有涉明星藝人個人或組合的排行榜單,嚴禁新增或變相上線個人榜單及相關産品或功能等。隨後,微網志、快手等平臺均下架了明星藝人相關排行榜單;微網志已不再顯示明星超話、CP超話的排名。

  但記者採訪發現,當下仍有一些明星排行榜單以變種形式出現——如8月27日,在微網志超話社區萌寵版塊,明星養的寵物迅速衝榜,一些明星寵物超話粉絲超百萬,裏面發佈的帖子內容與先前給明星打榜的內容類似。在超話社區電視劇版塊,也有大量粉絲給流量明星參演的影視作品排名打榜。

  王艷輝説,治理流量明星亂象應當各方協作合力整治,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出臺相應法律法規制定圈內紅線,完善制度和監管;網路平臺應當承擔相應的義務,及時清理不當不良賬號、言論;行業應當摒棄不良的價值取向,以作品去評價藝人,推出真正有品質的藝術作品;藝人應當潔身自好,主動學習法律知識,遵守法律和道德。

  鄭寧認為,政府相關部門應協同行業協會,依法科學設定平臺、節目製作方、藝人、藝人經紀公司、品牌方等各方主體的義務和行為規範,對藝人和經紀公司加強法治和職業倫理道德的教育培訓,對藝人的違法失德行為開展行業懲戒,對正能量的藝人予以獎勵和扶持。此外,學校和家長應當聯手對青少年加強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健全人格和心智,避免被資本驅動下的“粉絲經濟”綁架。

  在受訪者看來,很多流量明星不過是資本手裏的賺錢工具,“飯圈”也往往是被資本牽著鼻子走。因此,朱巍和鄭寧都認為,要想從根源上消除流量明星亂象,最重要的還是要斬斷資本的黑手,相關平臺本身也應負起責任,還演藝圈一個清朗的文化環境。

  實際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即使沒有流量明星參演,也能産出大量吸引人的優秀作品,比如《覺醒時代》等。

  “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這是受訪者共同的心聲。

來源:法治日報    | 撰稿:張守坤 本報記者 陳磊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法治日報    | 撰稿:張守坤 本報記者 陳磊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