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娛 新聞詳情
中紀委:娛樂圈出現了過度商業化、資本化傾向,斬斷娛樂圈亂象背後的資本鏈條
中國網 · 每日經濟新聞 | 發佈時間2021-08-31 11:34:05    

   中紀委網站刊文稱,在資本快速擴張影響下,娛樂圈出現了過度商業化、資本化傾向。平台資本、流量明星、“飯圈”文化在資本主導下形成完整利益鏈,這個利益鏈是為資本攫取超額利潤服務的。如果任由資本在文藝界無序擴張,就會失去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作用,就會瓦解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近日,相關部門針對娛樂圈、“飯圈”亂象等重拳出擊精準懲治,引發全社會關注。流量明星為何頻出負面新聞?流量明星、“飯圈”文化與平台資本的關係如何?持續深入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有何深意?記者採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江宇。

  娛樂圈不正常的行業生態背後是資本逐利的結果

  記者:流量明星為何頻頻出事?一些流量明星從默默無聞到萬眾追捧再到醜聞離場,這個過程説明瞭什麼問題?

  江宇:應當看到,流量明星和“飯圈”的産生與我國文化産業的發展是相伴的。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我國文化娛樂産業迅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推出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産業日益繁榮興盛。據國新辦8月27日消息,2019年,文化及相關産業增加值達44363億元,佔GDP比重達到4.5%。

  然而,資本天生具有逐利性,文化娛樂産業在發展的同時也産生了一些問題。近期部分流量明星負面新聞頻出,與其個人素質不高、法治意識淡漠、喪失節操密切相關,但也要看到這與娛樂界不正常的行業生態有很大關係。

  一些自身素質不高、能力水準不行的藝人卻能夠一夜走紅、萬眾追捧,頻頻佔據熱搜榜單,歸根到底是資本逐利的結果。資本通過抓住粉絲非理性心理和需求,製造出各種“巨星”“頂流”,通過“粉絲消費”“應援集資”等來牟取暴利,明明是違背文藝規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卻在資本推動下大行其道。

  平台資本、流量明星、“飯圈”文化是資本主導下的完整利益鏈

  記者:有説法認為,平台資本、流量明星、“飯圈”文化成為引發當下網路亂象的三大因素。在您看來,這三者之間的邏輯關係是什麼?

  江宇:在資本快速擴張影響下,娛樂圈出現了過度商業化、資本化傾向。平台資本、流量明星、“飯圈”文化在資本主導下形成完整利益鏈,這個利益鏈是為資本攫取超額利潤服務的。

  在這個利益鏈中,平台資本是主導力量;流量明星被資本選中在前臺表演,誘導粉絲消費;“飯圈”文化則是資本利用自己掌握的經濟力量創造出來的消費文化,通過影響社會特別是操控青少年的消費習慣,攫取經濟利益,甚至影響社會思想文化氛圍。

  “飯圈”文化帶來的亂象,説到底是某些資本從自身一己之利出發,塑造的畸形消費形態,它既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不符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更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

  整治資本無序擴張亂象,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立場的堅守

  記者:任由亂象發展、資本擴張會帶來哪些後果?為什麼強調要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江宇:文藝絕不是單純的唱歌跳舞、吹拉彈唱,而是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如果任由資本在文藝界無序擴張,就會失去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作用,就會瓦解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所以,中央有關部門部署了禁止誘導粉絲消費、嚴控未成年人參與、規範應援集資等措施,是完全及時和必要的。

  資本無序擴張不止表現在娛樂圈,人民群眾所深惡痛絕的平臺壟斷、教育課外培訓負擔過重等問題,實質也是資本逐利最大化所導致。資本讓這些領域的生産目的發生了異化。一旦資本過度擴張到深度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就會使得經濟社會發展道路日益偏離“以人民為中心”的軌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多次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讓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等,就是要在這些領域限制資本過度擴張,引導其健康發展。這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立場的堅守。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每日經濟新聞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每日經濟新聞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