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杭州市下城區紅十字會以城市博愛家園建設為抓手,積極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深入參與社區治理。博愛家園建設以長慶街道王馬社區為先行先試點,以黨建紅帶動人道紅,形成可複製的樣板。
據悉,王馬社區是典型的“三老社區”即老城區、老舊居民區、老年人較多地區。王馬社區也被稱作為紅色王馬,得到過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曾3次深入考察調研。2007年,胡錦濤同志蒞臨視察。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首批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等近百項榮譽稱號。王馬社區博愛家園建設秉持“黨建帶紅建,共建促紅建”的指導思想,借力黨建+、樓道+、數字+的賦能,做好融入、融合、融洽“三融”文章。
紅十字組織建在樓道上
人道服務走進千家萬戶
2002年,隨著大量社會黨員進入社區管理,王馬社區借鑒三灣改編“支部建在連隊的”做法,以幾個相鄰的住宅樓為主,以20名左右黨員為原則,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樓道黨支部,第一個樓道紅十字小組隨即誕生,王馬社區形成了“社區紅十字會、紅十字網格組、樓道紅十字小組”三級紅十字組織。
記者了解到,截止目前王馬社區總有5個紅十字網格組,23個樓道紅十字小組,並創建“鄰里紅”品牌。樓道紅十字小組發揮貼近居民的優勢,利用各種機會和載體傳播紅十字精神,宣傳“三救三獻”核心業務,開展博愛幫困,關愛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家屬。今年3月7日,社區居民陳航突發腦梗,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家人想起,樓道紅十字小組曾到府宣傳過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知識。為此,陳航決定把能捐的器官都捐獻出去,以這樣的方式延續生命、回報社會。
正是有了樓道紅十字小組的主動宣傳,才會有其成功捐獻四個大器官和一對角膜,才能給6名患者帶去康復的希望。鄰里紅姐妹們經常去看望陳航母親俞奶奶,陪她聊天解悶,陪著一起去醫院看病配藥,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平時,也會從老年食堂免費送餐飲到她家或者陪她一起到老年食堂就餐。紅十字組織建在樓道上,把紅十字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紅十字初心“踐”在小巷裏
人道精神傳遍大街小巷
直燕子弄,一條200余米的小巷,串起了4家全國先進單位,也串起了四家紅十字特色單位,唱響了“共建促紅建”的合奏曲,是名副其實的紅十字初心之路。路的始端是全國示範社區衛生服務站中心——長慶潮鳴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下城區第一家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這裡建立了由省一級救護培訓師李君芳領銜的“救”在身邊名師工作室,普及推廣應急救護知識,在全區率先推出“急救夜學堂”、“急救週末班”,得到老百姓的點讚。
全國首批、杭州唯一“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長慶派出所也位於直燕子弄,同時也是下城區第一家流動急救站。全部民警、協警都持有紅十字救護員證,片區民警在每個片區公示牌上都醒目的亮身份:我是紅十字救護員。警車上配備急救包,遇到緊急情況,民警都是急救俠,打造流動急救站。
全國雛鷹紅旗大隊——杭州市青藍小學,是一所紅十字特色學校。早在1982年,學校就成立了紅十字會,建立了“紅十字社團”,至今已有38年。學習掌握一定的應急救護知識是每個青藍學生的必修課,成立了青青·藍藍救護隊,讓“小小救護員”走進班級,走進家庭。早在2003年,就編印了《情滿人間》紅十字校本教材,共六冊,納入教學課表,一學年學習一冊,實現紅十字教育常態化,被評為“區精品課程”。“社團+課程”的培養模式,讓紅十字青少年教育真正融入到素質教育中。
博愛家園“見”線上上
人道力量觸手可及
數字賦能已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數字紅十字會已成現實。依託社區微信公眾號,建立線上博愛家園,完全呈現線下核心業務板塊,打造指尖上的博愛家園,實現線上線下互動。主要特色是和省、市、區紅十字數字平臺一鍵連接,打通上級紅十字會數字平臺的毛細血管,延伸到社區、樓道。同時體現與老百姓的互動性,實現捐贈、人道救助、救護培訓、器官捐獻登記、造血幹細胞捐獻採樣預約、會員註冊、志願者註冊等核心業務指端辦理。借助社區官方平臺,提升紅十字會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親切度和公信力,進一步擴大和提升紅十字會的社會影響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徐立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徐立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