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曝光臺 新聞詳情
3萬包出道、5萬拍電影?揭秘“演藝練習生”招募亂象
新華社 · 楊淑馨 參與采寫 鐘霈琳 | 發佈時間2021-08-31 11:06:18    

   “3萬元包出道”“5萬元就可拍電影”……不少青少年對“明星夢”滿懷憧憬,網路社交平臺常常發佈各種“練習生招募”資訊。然而,“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練習生的選拔,實際上是“釣魚”青少年實施斂財。

 

  為圓“明星夢”被忽悠甚至受騙

  “你好,我是××娛樂的星探。在微網志看到你的樣貌和身材各方麵條件挺好,是否有興趣當我們公司的練習生?”北京的大學生蕭艾(化名)在微網志私信中收到一家自稱總部在香港的經紀公司“星探”的邀約。喜歡偶像團體的她一直有著“明星夢”,於是答應參與線下面試。

  在面試現場,蕭艾發現,多數考生是年齡更小的初高中生。經考官簡單問了幾個問題後,蕭艾被告知符合簽約條件。但“星探”提出,蕭艾“不是專業藝術院校出身”,需要接受包裝和培訓,費用為5萬元。

  “公司承諾,簽約之後一年可以有固定的電視劇和電影拍攝資源,這筆前期支付的培訓費用很快就可以通過工作掙回來。”被“明星夢”打動的蕭艾決定簽約,“當時很激動,感覺可以出道了。”

  蕭艾興衝衝回家要錢,但家人認為她的決定太草率沒同意。不久後,蕭艾發現這家公司因涉嫌詐騙人去樓空。沒過多長時間,她又遇到一次類似的招募,只不過培訓費變成3萬元。

  蕭艾遭遇的練習生騙局並非個案。

  所謂“練習生”,最早起源於日韓,是演藝公司挖掘、培養新藝人的一種模式。通常,一些演藝公司會從青少年中選拔練習生,再通過一定的培訓流程擇優出道。近年來,國內娛樂圈也引入這一模式。隨著一些選秀節目的熱播,出現了一批練習生出身的當紅偶像。

  一些不法分子乘虛而入。今年6月,江蘇無錫網警公佈一起案例,兩名憧憬當明星的中學生陷入“練習生招募”騙局。兩人加入一個名為“練習生招募交流群”的QQ群,群內自稱是南韓某娛樂公司負責人的李某,偽造公司營業執照和身份資訊,向兩名學生索要練習生報名費、護照辦理費、服裝費等費用。

  “星探”遍地撒網忽悠人,有培訓機構“挂羊頭賣狗肉”

  在微網志練習生相關的超級話題、練習生百度貼吧等網路渠道中,存在大量“招募”“成團”資訊。其發佈者往往自稱“藝人統籌”“經紀人助理”,並配以公司的文字和海報介紹。此外,一些所謂的“星探”“經紀人”還會在抖音等平臺以私信方式進行招募。

  據廣州某經紀公司新人開發部經紀人王海棠(化名)介紹,這些招募資訊真假難辨,具體操盤者往往也是魚龍混雜。

  “我今年12歲,愛好唱歌跳舞,夢想成為一名藝人”“現在上初三,希望在初中畢業前能找到公司合作”“14歲,有舞蹈基礎,會彈鋼琴”……在微網志“練習生招募”超級話題中,不乏這樣的自薦內容,發帖人大多是未成年人。知情人説,他們往往被視為斂財的目標。

  記者以“想成為練習生”為題發表微網志,不到一個小時,就有10余名自稱“星探”的註冊用戶向記者發來私聊資訊,在推出公司海報、講了幾句內容相差無幾的招攬“套話”後,紛紛要求添加微信。

  在交談中,“星探”們多以“公司有豐富的業內資源”“與各大平臺有合作”等作為開場白,線上上進行簡單的資訊蒐集後,就要求記者參與線下面試,完成選拔和簽約環節。

  一個號稱是“南韓cube娛樂公司中國分公司”的“經紀人”稱,記者進入公司後可以去南韓進修,報名費是10萬元到20萬元,並稱“有老師安排節目,爭取中心位,一到兩年就能小有名氣”。

  記者查詢發現,該“經紀人”提供的分公司名稱在網上查不到任何有效資訊,其發送的公司地點顯示是上海某地的廠房倉庫。當記者提出疑問,該名男子隨即表示是“公司剛成立名氣太小”的緣故。

  王海棠表示,以“潛力不錯”為由忽悠人到公司面試後,這些“星探”和“面試官”往往會在現場承諾給予各種資源,誘導年輕人繳費簽約。只要完成簽約,這些“星探”就能獲得相應提成。被“招募”的年輕人進入公司後,還可能遭遇各種要求“續費”的操作。

  此外,一些培訓機構也打著經紀公司的名號招募練習生。一位自稱“湖南臺旗下經紀公司”的“藝人統籌”對記者説,交一筆近2萬元的訓練費,就能獲得演出機會。但經查詢,該公司只是一家教育培訓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調查發現,還有不法分子冒充大型經紀公司工作人員,以視頻面試為由引誘未成年人脫衣。多位受訪者向記者提供的聊天截圖顯示,賬號名為“染色體集團特招”的用戶,冒充長沙染色體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以檢查文身傷疤為由要求面試者“脫衣服檢查”。

  記者在發佈“想成為練習生”的個人微網志後,一個名為“正在招練習生中”的微網志用戶主動向記者發起私聊,表示“現在是秘密考核期,考核期間任何內容必須保密”,隨即提出拍全身無遮擋身材等要求。

  長沙染色體娛樂集團有限公司與樂華娛樂此前均曾發佈聲明,稱有不法分子冒充公司名義非法行事,並提醒所有非官方渠道消息均為虛假消息。但截至記者發稿時,這些賬號仍然活躍在練習生相關話題中,有不少人回復。

  加大規範整治,切實保護青少年利益

  當前,練習生已經成為演藝産業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愛奇藝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偶像練習生》節目中的100名練習生是從全國87家經紀公司、1908名練習生中選拔出來的。《創造營》《青春有你》以每年一季的頻次播出,每季都招募了上百名練習生參賽。

  多位專家表示,隨著選秀節目熱播,練習生市場走熱,要高度關注這個領域的亂象,切實保護青少年群體的利益。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市場的規範,同時有關平臺也要注意對資訊的監測和審核,減少不良資訊傳播。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張力表示,應提醒希望進入娛樂行業的青少年和他們的家長,“要警惕違法分子虛構所謂‘出道’機會,誘導收費和簽約。其行為可能涉嫌詐騙。”

  而對於懷揣藝術夢想的年輕人,業內人士建議,不要輕信網路上不明身份者的許諾。當有自稱“星探”的人主動聯繫時,一定要查驗對方公司資質及其真實身份。“一般來説,線上的聯繫我們會採用藍V賬號,線下的選拔對於業務能力也有硬指標要求。”北京坤音娛樂經紀有限公司經紀人蘭振榮説。

  蘭振榮表示,簽訂合同時要注意明確條款內容及違約條款等。“對需要繳費、簽約年限短但違約金高的內容要提高警惕。未成年人的辨別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弱,簽約應在家長監護陪同下進行。”

  張力建議,在面對練習生招募時要注重隱私保護,不要在網路上隨意發佈包括自己真實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高清照片等個人隱私資訊。

來源:新華社    | 撰稿:楊淑馨 參與采寫 鐘霈琳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新華社    | 撰稿:楊淑馨 參與采寫 鐘霈琳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