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曝光臺 新聞詳情
19歲學生假冒公安騙走富婆2.5億 5個月內先後轉賬超過10次
中國新聞網 · 韓星童 | 發佈時間2021-04-21 08:14:21    

   一名住在港島山頂的九旬富婆,去年接獲聲稱“內地公安”來電,懷疑她身份遭人盜用,牽涉內地一宗嚴重案件,需將存款轉賬給騙徒用以查證是否涉“黑錢”。富婆一聽,不疑有詐,立刻配合“調查”,跟足指示做事,5個月內先後轉賬超過10次,合共被騙約2.5億元。這是香港歷來單一最高金額的電話騙案。

  “假公安”來電 席捲鉅款走人

  據港媒報道,事主是一名約90歲的退休老婦,居住在港島山頂獨立屋,與一名外籍司機及兩名家傭同住。

  去年8月,事主接獲一名自稱“內地官員”的來電,説懷疑她的身份遭人盜用,涉及內地一宗嚴重的案件,需要檢查她的銀行賬戶是否涉及“黑錢”,以此為藉口要求她把存款轉賬至指定賬戶,還承諾檢查完成後將會在今年5月歸還。

  若説此刻事主還在驚恐和將信將疑之間猶疑不決,時隔數天,再有一名自稱“內地公安”的人竟直接抵達她的家,準確説出她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等,加上她從來沒聽過有類似的電話詐騙案,事主隨即對對方“內地公安”的身份深信不疑,併為了能夠“自證清白”,開始全跟“公安”指示行動,聽從吩咐。

  假“公安”給了她一部含SIM卡的電話用作聯絡,又在去年8月12日指示她存入790萬元到騙徒賬戶。其後,事主在去年8月13日至今年1月4日期間,又先後按照騙徒指示,分10次存入約2.47億元到騙徒的兩個銀行賬戶,在短短5個月內就被騙走約2.5億元,刷新香港歷來單一電話騙案的最高損失金額。

  先察覺不對勁的是家傭

  5個月內,老婦先後轉賬11次,騙徒更是大膽現身,其中一次轉賬就是事主指示私人司機接載她和騙徒一起前往中環的銀行辦理轉賬程式。

  屢次三番的鉅額轉賬引起銀行職員注意和起疑,職員曾向事主查詢匯款原因和目的,事主用“購置山頂物業”的理由搪塞過去。職員一聽,覺得言之成理,於是就沒有再進一步跟進。

  先察覺事情不對勁的是事主的家傭,於是連忙致電事主的女兒,告知事情可疑之處。令人驚訝的是,女兒得知後雖覺得事有蹊蹺,但也沒有詢問母親或實時報警,反而讓親戚跟蹤母親,觀察她到銀行後到底在做什麼,有什麼目的,所以一來一回耽擱,沒有能夠阻止“箭在弦上”的頻繁轉賬。

  事情一直拖延到今年3月2日,女兒才遊説母親在律師陪同下報警。

  被捕大學生辯稱由受害人被招攬犯案

  香港警方在回復中新社查詢時表示,中區警區重案組第二隊經深入調查後,于3月25日在天水圍區拘捕一名19歲姓黃的非華裔男子,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産”。他現已獲准保釋候查,須于4月下旬向警方報到。案件仍在調查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據了解,這名男子是香港理工大學一年級學生,他也正是到府自稱“內地公安”的人,當時負責提供手機給事主,方便她與其同黨聯繫。

  該男生被捕後辯稱,其實自己曾經也是電話騙案的受害人,其後被招攬犯案,受假“公安”指示。警方目前已凍結騙徒賬戶逾900萬元。

  電騙案近年大增 損失金額翻約三倍

  香港警方表示,去年香港電話騙案有明顯上升趨勢,相關案件數目由2019年的648宗上升至2020年的1193宗,上升超過八成。同期的損失金額由約1.5億元上升至約5.7億元,上升接近3倍。2020年第一季度,錄得169宗電話騙案,涉案金額約5400萬元。2021年第一季度,錄得200宗電話騙案,涉案金額約3.53億元。

  警方提到,在電話騙案中,“假冒官員”是常見方式,往往佔案件總數超過五成,而造成的損失更可達到九成。他以去年為例,全年電話騙案損失金額約5.75億元,當中“假冒官員”騙案達5.5億元。

  有負責上述案件的警官表示,此案反映關心家中長輩的重要性,“如果家人對受害人多問幾句、多關心幾句,就有可能防止到此騙案。”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撰稿:韓星童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撰稿:韓星童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