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衢州府,大大姜家塢。”浮石街道姜家塢在衢州歷史上小有名氣,有700多年的建村史。今年年初,我到浮石街道工作的第二天,慕名前往姜家塢村。沒想到,這個距離城區只有9公里的城郊村,通村道路是一條僅4米寬的水泥路,村中巷道是上世紀60年代建的土路,坑坑洼洼,塵土飛揚。
在鄉村振興中,姜家塢為何會淪為“後進村”?村民們説:“大家都想把路修好,但村幹部不做事,沒人領著我們幹。”時任姜家塢聯村班子成員鄭新民告訴我,姜家塢村黨支部書記崗位空缺多時。沒有領頭人,村裏工作沒人管,土地流轉、農房整治等工作無法推進。
浮石街道姜家塢村
我向街道黨工委提議:姜家塢村黨支部書記必須儘快到位。街道黨委立即開始物色姜家塢村黨支部人選。在推薦人選中,鄉賢邵小青的名字被反覆提及,村民們誇他“有能力、有水準,做事踏實”。
翻看邵小青簡歷,這個畢業于浙江財經大學的80後青年,一直在外讀書、創業。今年1月底,街道黨工委徵求邵小青個人意見。他爽快答應:“姜家塢是我的根,村裏需要我,我理應回來為村裏做事。”
邵小青剛回村任職,就倍感壓力:“每天接到40多個村民電話,有的一開口就罵,有的還帶著威脅的口氣,這書記不好當啊!”我鼓勵他:“村民打電話給你,是信任你。這些苦衷和怨氣就是民意。”
聊著聊著,我們想出一個辦法:聘請民意專員,收集村民訴求和意見建議,收錄到“民意收集本”中。梳理這些訴求,從群眾最急、最需解決的事入手改進工作,打通民意訴求通道。
姜家塢村新貌
邵小青雷厲風行,回村後,馬上確定村民姜剛平擔任民意專員,專門負責記錄“民意收集本”。每週,他還把收集來的民意,轉送每位村兩委成員,分工負責落實,及時給村民答覆。
由此,邵小青逐漸打開工作局面、贏得村民的信任。3月中旬,我交給他一個硬任務:5月底前完成姜家塢村通村道路拓寬。接受任務後,他邀請我下午去村裏現場辦公。
當天下午,邵小青領著村兩委幹部在姜家塢村口等我。一見面,他就直奔主題:“主任,村兩委商議了多次,覺得這條3公里村主幹道的路面應拓寬到8米。”
聽到這個提議,我想:來了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村幹部,看來這條群眾期盼的道路又將“黃”了。據我了解,姜家塢村主幹道兩側密密麻麻建著農戶圍墻和附屬用房,如果再拓寬4米,將面臨大量的政策處理工作。
看著我遲疑的眼神,邵小青指著圖紙説:“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距離姜家塢只有1公里,我們村要發展鄉村旅遊,必然要依託這個綜合體。如果道路只有4米寬,旅遊大巴難交匯,開不進來。”
姜家塢村道小景墻
我表示贊同。村兩委幹部也表態:只要街道支援,政策處理村裏負責。
我立即把村裏的提議向街道黨工委彙報。街道黨工委研究決定,支援姜家塢,並派出3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街道幹部協助開展政策處理工作。
當天晚上,姜家塢村傳來消息:經摸底,共涉及45戶農戶圍墻、8戶附屬用房、22戶自留地,且做通了村口3家農戶工作、同意第二天就拆除圍墻。
從那天開始,每天都能聽到好消息,不是農戶主動找幹部丈量,就是道路施工又推進了一步。
村黨支部書記邵小青在鄉村講堂分享村莊建設經驗
5月10日,姜家塢村道拓寬工程全部完工,比原計劃提前了20天。不僅如此,8米寬的柏油路兩旁,還見縫插針地建起一個個別致的小景墻。村民笑言:“原來姜家塢可以變得這麼漂亮!”
路寬了,村莊變美了,産業“繡球”也拋來了。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項目負責人把姜家塢列為繡球花産業基地,帶領村民種植花茶和繡球花。5月19日全球旅遊日,姜家塢成功舉辦親子農耕體驗遊活動,接待遊客2000多人,村民們在家門口也能賺錢了。
召回一個人,拓寬一條路,帶活一個村。姜家塢的美麗嬗變,讓我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關鍵在於選優配強“領頭雁”“當家人”。
來源:《今日浙江》雜誌 | 撰稿:池建峰 | 責編:林雙桑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今日浙江》雜誌 | 撰稿:池建峰 | 責編:林雙桑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