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堆塑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沈華良
灰塑,是用石灰在建築物上雕塑、造型的一種傳統工藝,也是中國古建築中最富有色彩的裝飾部分,在明、清兩代尤為盛行。
在桐鄉一帶,灰塑主要用於寺院及園林建築的屋頂裝飾。2009年,石灰堆塑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沈華良成為這項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三年出師
20世紀中葉,因為許多村民當起了泥瓦匠,桐鄉市高橋鎮高橋村曾一度被叫作“泥瓦村”。那個時候,嘉興周邊一帶,家家戶戶要打灶頭,或是村鎮要修建寺廟、做碑塑,都會請“高橋泥瓦師傅”。
童年的沈華良,仰望著在寺廟屋脊上雕刻各種精美造型的大伯父,心裏便生出幾分羨慕。
1962年,沈華良初中畢業,開始跟著大伯父沈世安學習打灶頭、做灰塑。這個選擇,既是興趣所致,又是為了解決生計。
當學徒的沈華良,特別勤奮、刻苦。白天,他跟著大伯父走村串戶做泥水匠,當大伯父畫灶畫、做灰塑的時候,他就在旁邊打下手,一邊攪動石灰水,一邊看著大伯父的手法,默記於心。
“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畫”,壁畫賦予了土灶濃郁的生活氣息。那個時候,學灰塑,需先練畫功。
沈華良創作灶畫
晚上收工後,沈華良就在家裏的墻壁上練畫灶技術。他左手提著煤油燈照明,右手握筆,憑記憶把大伯父白天的作品一筆一畫臨摹下來,常常不知不覺間畫到天亮。植物、動物、人物,各種圖案反覆練習,就這樣,只用了3年時間,沈華良就出師了。
創新出彩
出師後的沈華良慢慢開始嘗試創新。“以前的灶頭畫主要是為了討吉利,題材多以財神、菩薩為主,鄰里之間大同小異。”為拓寬作畫題材,沈華良自創了“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風景畫供村民選擇,廣受歡迎。
到上世紀70年代,公社拆了集體食堂,村裏家家戶戶都要打灶頭,沈華良忙的時候一年要打200多只土灶,這一打一畫就是十來年。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1978年,在陪妻子回娘家的路上,沈華良聽到蘇州古建築公司招工的消息,便報名參加了考試。憑藉著從大伯父那裏學到的古建築知識和灰塑手藝,他從17名應試者中脫穎而出,考了第一名。
之後的四年,沈華良開啟了修補雕畫的“組織生活”,帶著10多名工人,參與了愚園等一大批蘇州古建築的修繕。這段經歷豐富了他的灰塑知識和技藝。
經沈華良修繕的古建築灰塑
“灰塑最關鍵的技術是‘牙腳’的運用,通過剔、劃、刻、壓等方法,勾勒出人物、動物的神韻和動態。”沈華良説,“中國的古建築可以分為京派、蘇州派、安徽派、湖北派4種不同風格,最具區分度的就是屋頂4個槍角的不同灰塑。”在蘇州古建築公司工作的4年,他將古建築4種不同的灰塑技藝融會貫通。
1983年,沈華良回到老家桐鄉,繼續埋頭鑽研灰塑技藝。他製作的《雙龍搶珠》《十八羅漢》《咬脊龍頭》等灰塑作品,無論構造、神態、色彩都超過以往。
1992年,得知高橋演教寺需要修繕,沈華良主動請纓接下任務。“灰塑不像磚雕,可以拿到屋子裏面做,我們必須爬到屋頂上,現場做。”歷時4個月風吹日曬,屋脊上的藝術品終於順利完成。
這次創作,他的手由於長時間接觸石灰而嚴重乾裂,但艱辛的付出也為桐鄉灰塑打響了名氣。隨後,福嚴寺、崇福孔廟、濮院香海寺、烏鎮石佛寺、屠甸寂照寺等寺廟及古建築的灰塑工作,紛紛邀請沈華良去修繕創作。
心繫傳承
沈華良為街道和企業繪製傳統灶畫
現在,74歲的沈華良經常被一些街道和企業邀請繪製灶頭畫,在南湖勺園、恒基建設集團等都能看到他的作品。
走進南湖勺園禦莊園,很多遊客被角落裏的一個傳統灶頭吸引,這是沈華良的作品,有梅蘭竹菊等植物,還有財神爺、土地公等人物肖像。這些饒有生趣的畫作,不僅讓灶臺一下靚麗了起來,還勾起了遊客們的兒時回憶。
禦莊園負責人説:“現在很多傳統建築的修復需要像沈師傅這樣的藝人,但這些藝人越來越少,也難找。”
“桐鄉市大概有150多名灶頭畫藝人,但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人對灶畫、灰塑都很陌生。我堅持滿手泥灰地到處畫灶畫、做灰塑,就是希望這種傳統工藝能後繼有人。”沈華良試過張貼廣告招學徒。
令他欣慰的是,兒子沈衛園和徒弟陳興峰一直跟著他做灰塑。“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做灰塑的年輕人能多起來,我們一起在屋脊上,把老祖宗留下來的稀罕手藝傳下去。”
來源:《今日浙江》雜誌 | 撰稿:張嫻 李虹 | 責編:趙曉霞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今日浙江》雜誌 | 撰稿:張嫻 李虹 | 責編:趙曉霞 審核:張淵